2011-2012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 杳 不知其所之也 杳 无音讯 B根拳而土 易 江山 易 改 C余 既 为此志 既 往不咎 D奈何取之尽 锱铢锱铢 必较 答案: B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辞楼下殿, 辇 来于秦 B妪,先大母婢也, 乳 二世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 硕 茂之也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 植 也 答案: D 下列选项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文:戍边的士卒叫喊起来,函谷关被攻克,楚人点了一把火,可爱的阿房宫就变成
2、了一片焦土。 B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 “驼 ”。 译文:(他)患了佝偻病,背脊高高隆起弯着腰走路,有些像骆驼的样子,老家的人就称他为 “驼 ”。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 J,亦遂增胜。 译文:又在庭院中错杂地种植兰花、桂树、竹子等树,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 D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译文:我的妻子回家,她按时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或者靠在桌子旁学写字。 答案: C 依 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 _很深。他动情地说: “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 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
3、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 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 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依托未免 B感触依附未免 C感触依托不免 D感受依附不免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_ _ _ _ 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孔曰 “成仁 ”,孟曰 “取义 ”,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史记说: “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 A B C D 答案: D 现代文
4、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术通俗化不是学术娱乐化 近些年,学术突然与大众亲近起来。不少具有 “学者 ”身份的人, 在电视上以时髦的话语方式,谈先秦诸子,谈三国风云,或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出版界自然也不甘落后,趁机大出这类以浅显易懂而又充满噱头的方式谈论 “学术问题 ”的书。有人对之非议,也有人出而辩护。辩护的理由是:学术的通俗化是必要的,学术走向大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学术通俗化与学术娱乐化,是极易混淆却又大不相同的两回事。 学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要影响社会,影响大众的生活。实际上,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许多常识,当初都是高深的学术观点。抽烟有害,如今尽人皆知,当初却不过是实验室里的结论
5、;人权的意识和观念,在中国也日渐普及,起 先却仅仅是象牙塔里的呼声。学术的通俗化,其实一直以各种方式在进行着。过去的学者,是很注重这方面的工作的,他们往往一方面从事很专业很艰深的研究,一方面又致力于将自己专业艰深的成果尽可能向社会普及。这种普及性的著作,也能成为经典。费孝通、萨孟武,都是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学者,他们都另有多种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行世;至于他们的乡土中国、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这样的著作,则是在非专业的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结集,都是民国时期的 “通俗经典 ”。 在将学术通俗化时,必然要考虑到大众的接受水平,必然要将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牺牲 掉。但这丝毫不意味着迎合大众、讨好大众。如果说,
6、一个学者,在从事艰深的学术研究时,应该心怀一种神圣感,应该有着对学术的敬畏,那他在从事将学术通俗化的工作时,这种神圣感,这份敬畏之心,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学术通俗化,目的是在教育大众、启迪大众、唤醒大众,仍然是以对大众启蒙为目的。它不是要强化而是要摧毁、改变大众心中某些固有的东西。 以这种眼光来看今日学术与大众的 “零距离接触 ”,称之为学术娱乐化或许更合适。将学术娱乐化的目的,无非是名与利,迎合和讨好大众,就是他们的基本策略。大众最想听什么,听了什么最开心,他们就 说什么。而将学术通俗化绝不这样。不妨以萨盂武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为例。在这本通俗性的学术著作中,萨孟武对梁山泊集团予以坚决的批判和否
7、定。他强调,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造反集团,不过是一个 “流氓集团 ”。他从多方面分析了这种 “流氓集团 ”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指出这种 “流氓集团 ”在中国历史上屡屡起着极其恶劣的作用。这样一种对 “梁山好汉 ”的评说,显然与大众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观念相冲突。而萨孟武的目的,就是要摧毁改变大众长期以来对 “梁山好汉 ”的仰慕崇拜,就是想清扫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 “水浒气 ”。如果让今天的那些热衷于将学术娱乐 化的 “学者 ”来讲水浒传,他们决不会这样讲。他们一定会极力歌颂 “梁山好汉 ”的 “义 ”与 “勇 ”,一定不敢对他们的滥杀无辜、打家劫舍有半句微词。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名与利,他们就必须最大限度
8、地迎合社会上的 “水浒气 ”。为了讨得大众更多的喜爱,也不妨顺便称林冲为 “帅哥 ”,说李逵是 “猛男 ”。而大众呢,大众自然乐得合不拢嘴。在这合不拢嘴的过程中,大众身上原有的 “水浒气 ”,就被进一步强化了。 【小题 1】根据文意,下列对 “学术通俗化 ”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 A学术走向大众,影响大众的生活,与大众亲近起来,让大众最开心 。 B将学术专业艰深的成果以 “通俗经典 ”的形式尽可能地向社会普及。 C牺牲掉学术著作中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好恶。 D浅显易懂,但与大众心目中原有的情感观念相冲突,不会讨得大众的喜爱。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
9、的一项是 (3分 ) A如今尽人皆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常识,都是由当初高深的学术观点,借助学术通俗化方式逐渐普及形成的。 B无论是从事艰深的学术研究,还是从事学术通俗化的工作,学者们都应心怀一种神圣和对学术的敬畏。 C今日学术与大众的 “零距离接触 ”,常常以时髦而又充满噱头的话语方式,来解读古今中外的 “学术问题 ”。 D对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 “水浒气 ”,将学术通俗化的学者和将学术娱乐化的学者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小题 3】文中先后两次列举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各有什么作用 (4分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第一次写水浒传与中国社会,是论证过去的学者很注重
10、学术通俗化的工作,并致力于将自己专业艰深的成果尽可能向社会普及 (答对一点得 1分,答对两点得 2分 );第二次举出水浒传与中国社会,旨在把学 术通俗化与学术娱乐化进行对比,进而揭示将学术娱乐化的目的、表现和危害 (答对一点得 1分,答对两点得 2分 ) 【小题 1】 A、 C“无中生有 ”, D项 “以偏概全 ” 【小题 1】原文是 “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许多常识,当初都是高深的学术观点 ”,在 A项中变成了 “如今尽人皆知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常识,都是由当初高深的学术观点,借助学术通俗化方式逐渐普及形成的 ”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事例的作用,同样的事例用在不同的地方表过的意义不同。第一
11、次在第二段,中心句为过去的学者,是很注重这方面的工作的,他们往往一方面从事很专业很艰深的研究,一方面又致力于将自己专业艰深的成果尽可能向社会普及。第二次在第四段,答题时要抓住对比,论述不能将经典娱乐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现在一提到 “经 ”,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 “经 ”字的本义只是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 “纬 ”,没有 “经 ”, “纬 ”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 “经 ”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 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 “经 ”,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 “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 ”,所以称作
12、“经 ”。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 “经 ”,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 较起来,论语只是个 “袖珍本 ”,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 “经 ”,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
13、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 “袖珍本 ”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 “人性化 ”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即是小 学教科书,又可以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
14、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字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 ”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 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小题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 “经 ”,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朴质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小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
15、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 “经 ”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 “经 ”。 B论语采用 “袖珍本 ”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 .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 “人性化 ”了。 D从杜甫的诗句 “小儿学问止论语 ”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 “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
16、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 ”“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应该是指 “南北朝以前 ” 【小题 1】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 “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 ”,所以 “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 ”无从考据 文言文阅读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 言于景公曰: “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福州 中高 下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