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 速 祸焉速:招致 B亭亭如 盖 盖:覆盖 C而读书者 与 之与:许可 D 比 及三年比:等到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虽万乘之公相 C早缫而绪 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答案: B 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汝殁 以 六月二日 以 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身死人手, 为 天下笑者 洎牧以谗诛,邯郸 为 郡 A 与 相同, 与 不同 B 与 相同, 与 也相同 C 与 不
2、同, 与 也不同 D 与 不同, 与 相同 答案: C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因 舍其名,亦自谓 “橐驼 ”云 不如 因 而厚遇之 B爪其肤 以 验其生枯 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 虽 曰忧之,其实仇之 相如 虽 弩,独畏廉将军哉 D他植者 则 不然 则 请立太子为王 答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
3、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 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 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
4、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 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 李迪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 奇 之曰公辅才也奇妙 B以章献 起 于寒微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 诛 怀政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 弛 延缓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李迪字复古 其 先赵郡人 祈祷非迪所宜 其 毋令往 B 发兵捕 之 久不得 周怀政 之 诛帝怒甚 C 时频岁蝗旱问何 以
5、 济 迪请发内藏库 以 佐国用 D 陛下有几子 乃 欲为此计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 乃 至于此 【小题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 “胆量非凡 ”的一组是 ( ) 迪深厚有器局 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 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
6、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小题 5】断句和翻译。( 10分) 用 “/”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 3分) 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3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1)李迪贤相也 /方仁宗初立 /章献临朝 /颇挟其才 /将有专制之患 /迪正色危言
7、 /能使宦官近习 /不敢窥觎 /而仁宗君德日就 /章献亦全令名 /古人所谓社稷臣 /于斯见之。 ( 2)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 “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 (从现在看 )大概是你错了! ” (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小题 1】 A.奇:意动用法, 认为 惊奇, C.诛:诛杀, D.弛:松弛。 【小题 1】 A.代词,代李迪 /表祈使,当,可。 B.代词,代亡卒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以何 ”的倒装,用 / 用来 。 D.都是竟然。 【小题 1】 说的是李迪有才情, 、 与 “胆量非凡 ”无关,删除 BD选项, 【小题 1】 A.不是李迪 “为了
8、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 ”,而是他的曾祖。 B.不是 “立即 ”,是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 ”之后。 C.“不畏众怒 ”错,“怒 ”的只有皇帝。 【小题 1】( 1)本题考查对于文言文句子的断句能力。注意一些虚词如“者 ”“也 ”“之 ”等。 ( 2)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第 句注意 “向 ”、 “ 殆 ”“ 过 ”等词的落实,第 句注意 “许 ”、 “然 ” “壮 ”等词的落实。 【附 :参考译文】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 “先生有辅才。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
9、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 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皇帝说: “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 ”李迪说: “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 ”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
10、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违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 “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 ”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 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 “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里,你以为怎么样? ”李迪回答说: “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
11、地步。 ”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 “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 ”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有其他名义赖躲 避战争,李迪愿意漱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阅读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 5-8题( 12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12、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小题 1】对下面句中的 “颠覆 ”和 “固 ”二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灭亡肯定 B倾覆本来 C倾覆肯定 D灭亡本来 【小题 2】下列句子中,最能说明 “故不战而强弱胜
13、负已判矣 ”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小题 3】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 “忧劳可以 兴 国 ”相同的一组是( ) A虽大风浪不能 鸣 也 B事不 目 见耳闻 C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 D后人哀之而不 鉴 之 【小题 4】与 “智勇多困于所溺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赵尝五战于秦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至于颠覆就是到了灭亡,固不在战就是本来不在战
14、争上。 【小题 1】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子孙不珍惜江山,自然势不如人。 【小题 1】 A 使动 B名词做状语 C形容词做动词 D为动用法 【小题 1】 A宾语前置 B定语后置 C被动句 D状语后置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8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题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分) 【小题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 “系 ”和 “啼 ”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1)作者采用拟人化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三明 中高 下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