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第一次质检语文卷2(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第一次质检语文卷2(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第一次质检语文卷2(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二第一次质检语文卷 2(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蹒 ( pn)跚 肖 ( xio)像踯 躅 ( zh)一丘之 貉 ( h) B 牝 ( pn)马分 蘖 ( ni)脖 颈 ( n) 纡 ( y)尊降贵 C 龌 ( w)龊 供 ( gng)养倾 轧 ( y)纵横 捭 ( bi)阖 D 蜷 ( qun)缩 媲 ( p)美 召 ( zho)唤浑身 解( xi)数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翻来复去找寻的那条街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过去,它却是坐落在城市中心的一条繁华街道。 B不曾被任何外在的力量裹胁,
2、内心的焦燥不安将裹挟着随之而来的反应向着未知的将来绵延而去。 C目前制约浙江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快东西两翼和山区产,高速公路的建设。 D这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话剧,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示了新与旧、闰与丑、文明与野蛮等错纵复杂的社会矛盾。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 振聋发聩 的雷声惊醒了。 B半幽闭的参天的树木纹丝不动地挺立着,使你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 美轮美奂 的禁宫之中。 C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舞,一边向人们致意,在场观众纷纷拍 手称快 。 D他还 为
3、 在中国建立一种更生动、更快捷的销售模式很感兴趣。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即使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近 50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个别地方春季的平均温度仍旧突破了近年的最低点。 B他正自在悠闲地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天然美景,忽然想起昨天傍晚是谁发给自己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 C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D国家安检总局早前的一份通报显示,王家岭矿施工过程中存在劳动组织管理混乱、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等问题。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4、成小题。( 16分) 素芭(节选) 一天,在加尔各答的一座住宅里,素芭的母亲在仔细地为她梳妆打扮:把她的头发扎起来,编成发辫,在发辫上扎上彩带,给她戴上首饰 这样就破坏了她那自然的美。素芭的两眼在流着泪水。她母亲担心她会把眼睛哭肿,于是就狠狠地责骂她,但眼泪是不会顺从责骂的。 新郎和他的朋友一起来相亲了。 父母惶恐地忙碌一番 ,仿佛是天神亲自降临人间,为自己挑选祭畜来了。母亲在背后大声训斥女儿,致使素芭的眼泪加倍地流淌。就这样她被带到了来相亲的人面前。 相亲的人看了好一会儿,说道: “还不错。 ” 特别是当他看到姑娘啼哭的时候,就意识到: “她一定有 一颗温柔的心。她今天在与父母分别的时候这样
5、难过,那么将来对我也会是如此。 ”姑娘的眼泪只会提高她的身份,这就如同珍珠会提高海蚌价格一样。因此,他再也没有说什么。 查过历书之后,在一个吉日良辰为他们举行了婚礼。素芭的父母把哑女交给别人之后,就回到乡下的家里去了 ,他们 踌躇满志 ,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新郎在西部地区工作。婚后不久,他就带着妻子到那里去了。 没过一周,大家就知道了,新媳妇是个哑巴。如果谁还不知道的话,那也不是她的过错。她并没有欺骗任何人。她的两只眼睛已经述说了一切,可是并没有人能 理解。她望着四周,说不出话来。她看不到懂得哑人语言的、从小就熟悉她的那些人的面孔。在这个小姑娘永远沉默的心中,发出了一种
6、无休止的不可名状的哭泣,但是除了神仙再也没有谁能听到。 这一次,她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 ,非常仔细的察听 ,相了亲,娶来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 【小题 1】文中划线的 “父母惶恐地忙碌一番 ”和 “他们踌躇满志 ”中素芭的父母为什么会 “惶恐 ”和 “踌躇满志 ”,请分别加以说明。( 4分) “惶恐 ”是因为 “踌躇满志 ”是因为 【小题 2】你认为素芭哭泣的原因是什么 ( 3分) 【小题 3】 “素芭因远嫁而哭得像泪人 儿似的 ,可是她的父母把哑女交给别人之后,踏上了回村的归途 , 他们踌躇满志 ,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这里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其用意是什么 ( 4分
7、) 【小题 4】 对小说结尾 “这一次,她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 ,非常仔细的察听 ,相了亲,娶来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 ”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悲剧,有人认为是喜剧。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结尾这句话的含意的,试分析说明。( 5分) 答案: 【小题 1】 素芭的父母生怕相亲者看出素芭是个哑女而不要素芭 ,这样他们要卸掉素芭这个包袱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一方面把自己的残疾 女儿 “ 累赘 ”终于嫁出去了,这对他们无疑是一种解脱;另一方面是 “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 【小题 1】为了欺骗别人,远离家乡和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哭。 【小题 1】对比手法。通过对比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在这里 ,
8、看不到人性的美好 ,看不到亲情的可贵 ,只有欺骗和交易 ,女儿因为残疾变成了亲人的负担 ,他们丝毫不关心体会素芭的痛苦 ,反而为自己的利益有了充分保障而踌躇满志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不仅是素芭的悲哀 ,也是泰戈尔对人们这种漠视的态度感到悲哀。 【小题 1】对这个结尾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 “这一次 ”就 是指上文的素芭出嫁之事 ,素芭虽哑 ,但她有清澈的眼睛 ,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心灵 ,她可以观察世界 ,倾听世界 ,用眼神表达世界 ,能够与无言的大自然亲密接触 ,和小动物亲密交谈。因此素芭能被她丈夫理解 ,素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另一种是 “这一次 ”是又一次
9、,含蓄的写她的丈夫抛弃了她 ,另娶新娘 ,写的轻松却有沉重无比 .前文写素芭虽然是个哑女 ,但她有着比常人更善良更丰富的内心世界 ,许多人有着健全的器官 ,却未必好好利用 ,来观察 ,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素芭的眼睛会说话 ,会表达情感。可是如此善良美好的女孩 ,仍然不能摆脱被 抛弃的悲剧命运 ,悲剧色彩更浓重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 1】本题考
10、查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E,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语言是心灵的桥梁 周伟东 精神的堕落是从语
11、言开始的。如果一个时代的语言,除了偶尔玩弄一些洋泾浜的新词汇以外,再也了无新意;如果生活中的对白都成了白开水,报纸上的社论成了死教条,作家失去了想象力,学生的作文干瘪得像公文,主谓宾的搭配陈旧如生锈的链条;如果在这个时代里不再有人写文学性很强的信件,指望这个时代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怕是痴人说梦了。 灵感来自自由,文章出自随意,此为网络为文之道。缺乏思索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时下大是流行的 BBS文章的苍白便逐渐暴露了出来。原本试图通过 BBS用中文的砖石架一座思想的风雨廊桥,让寻找情感彼岸的 人们内心有所宣泄、寄托和自得的满足,而最终却只能是贫血、低智、 隆 甸镪适隆br 语言的贫乏本质上是心
12、智的贫乏,而心智的贫乏下的倾听与阅读就如同遥望风景时却满眼都是凡夫俗子呆滞的表情。一切深奥的思想都蕴涵于语言之中。思想不必仰仗理论,因为思想首先表现为语言。而那些 BBS文学中随意创作信手拈来的语言文字是否就是思想就另当别论了。 当我们追溯着时间的河流,与先秦的那些智者们相遇,我们很难分清刻在竹简上隽永的话语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语言。仅将语言视为一种载体,试图将语言从思想中剥离出来是可笑的。思想之美统 一于语言之美中,对于精深奥妙的中文,对于听泉眠云、饮露餐菊的智者,尤为如此。语言与文化的其他因素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赖于某种物质形式才能得以保存,比如乐音离不开笙管笛箫,雕刻离不开泥土金
13、石,物质的流失与毁灭对于文化的损害是难以避免的,惟有语言可以口口相传,并进入灵魂深处,被智慧的人们赋予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线索。当然,语言与文化的其他层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毕竟,语言的对象是物。物质世界的嬗变,古典生活器具和生存方式的流逝,也必将导致语言本身及其传播媒体的变化。语言和传统的 进化是历史必然。然而纵观时下作家语言之邋遢,学者文句之夹生,又教人如何能够对眼下这些的时髦文本产生文化上的信赖 更何况那些所谓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宣泄,爱写不写,随心所欲,写自己,自己写,轻松的环境,轻松的心态,随意的潇洒 有人把这叫做进步,其实所谓的进步也只是一种好听的命名而已,我们完
14、全可以命之以另外的名字。这使我想起梭罗的名言: “文明改善了我们的房屋,却没有改善房屋里的人。 ”很多人认为 21世纪里中国文化是强势文化,却不知长此以往,丧失了民族智慧的中文将如何孕育思想,没有思想的文化又将在哪里着陆 真正好的 语言是不能与思想分离的,五四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谁能说没敞开思想不表达情感 那些精微奥博、深透劲锐、惊心动魄之作,大都善于从文言中获取质感、力量、气韵与胸襟,而使人获得启迪的深思和激进的力量,时代要有生机,语文要有新意,否则山水人文转眼都老得优雅不起来了,也就失去生机失去生命。 在文化意识上,我是如此的守旧,与此同时却也不甘心放纵自己化为故纸堆中的书蠹。我只希
15、望在安装了空调设备的现代书房里,依然会有一盏传统的明灯照亮我的稿纸和电脑。新和旧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多少前朝旧宅的深深庭院里,处处是花叶掩映的古 树。房子和树是老的,花和叶是新的。优雅的语文不可能洗尽铅华、摒绝丝竹。浓妆艳抹的时代固然已经远去,淡扫蛾眉的分寸又何尝不正是修养之所在。留住文字的绿意也罢,为红袖文化招魂也罢。我却总以为从语言中能寻找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从语言的酒窖中伊始发酵出中华思想的醇绵。就从个人而言,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真实流露涌动的情感,精炼的句读背后,潜藏的正是睿智的心神。 【小题 1】 “语言是心灵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宜作为论据的一项是( ) A灵感来自自由,文章出自随意
16、 B一切深奥的思想都蕴涵于语言之中 C思想之美统一于 语言之美中 D真正好的语言是不能与思想分离的 【小题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如果缺乏思想,缺乏激情,即使玩弄一些洋泾浜的新词汇,也依然显得苍白。 B第 段中,作者说 “思想不必仰仗理论 ”,意思是说,理论常常以一种僵化的模式干扰思想的火花迸发。 C五四时期的许多经典佳作其实都是从文言中获取了 “质感、力量、气韵与胸襟 ”。 D在作者看来,能够体现心灵睿智的语言应该具有精确、真实和精炼的特点。 【小题 3】第 段中,作者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其他因素相比,他们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不相同的。语言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文
17、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 (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语言不依赖物质才能保存,它可以口口相传( 2分)。但是,物质世界的变化,也会导致语言本身及其传播媒体的变化。( 1分) 【小题 1】答非所问 【小题 1】思想不必仰仗理论,因为思想首先表现为语言。 【小题 1】本题考查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表达应用 ”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 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20分)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浙江省 余姚 中学 第一次 质检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