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豁 出去( hu) 吮 吸( sh n)扪 参 ( shn)猿 猱 ( no) B迁 谪 ( zh)轻拢慢 捻 ( ni n)幽 咽 ( yn) 钿 头( din) C 跬 步( k i) 镂 刻( lu) 驽 钝( n ) 舆 马( y) D 缅 甸( mi n) 聒 噪( gu)尾 鳍 ( q)追 逐 ( zh)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皮开肉绽逡巡瓮牖谪戍 B沸反盈天阜盛梦靥嗔视 C白浪涛天榫头膏腴凑和 D惴惴不安钗钏促缩寒喧 答案:
2、 A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内容,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 _ _ _一下,叫 “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李思佳同志 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以后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 。 我再次 :让大家购买这本资料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A篡改就教 申明 B窜改就教声明 C篡改 执教声明 D窜改执教 申明 答案: D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 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 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天问更改写了
3、中国历史的进程 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 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洲上空 南宋朱熹、张 蛲 从谠缆词樵河氤悄鲜樵航惭 闹煺哦桑 故妥虐税倌昵昂 孀拥芮笱 氖 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粮食的生产,长期都能做到自给,对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十分不易的,这与科学家袁隆平的巨大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B一些 “80后 ”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新的称呼 “ 鸟巢一代 ”,这些年轻人擅长与外国人对话,且爱国心强,北京奥运会是他们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 C清华大学在江
4、苏招生的负责人说,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 2009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目前清华大学招办反馈的信息看,学校认为 2008年 “AA+”这一等级要求比较合理。 D马拉多纳表示,出任阿根廷国足教练圆了人生的一大梦想, “通过重返阿根廷国家队,让我再次感到了作为球员时的激情和动力,唯一不复存在的是当年的紧张。 ”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宝钗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莺儿说 这与宝钗项圈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 (第八回) B林黛玉曾与贾宝玉在花园里共
5、读西厢记,薛宝钗知道后,就告诫林黛玉说: “至 于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偏又认得几个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第二十七回) C忠顺王府遣人来见贾政,说宝玉私藏了忠顺王爷的戏子,引得贾政大怒,又赶上贾环告状说宝玉逼死了王夫人的丫环金钏,贾政气急,于是打了宝玉,几乎还要勒死他,后被王夫人拉住,被贾母呵退。(第三十三回) D诗社即景联句,凤姐以 “一夜北风紧 ”开头,大家争先恐后,尤其是湘云、惜春是大展其才。结果又是宝玉落第,李纨罚他向黛玉求一枝红梅来。(第五十回)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看望 德国海 格
6、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 “培德 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 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 ”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
7、、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 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 “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 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 “我
8、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 “怎么 ” 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 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 “这是我妈妈, ”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
9、“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 ”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 “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 ”这肯 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 “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 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 “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 ”他没有把握地建议, “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 “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 他还想说
10、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 “妈妈! ”他喊着 ,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 ”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 “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 “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
11、”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小题 1】 小说第三段( “她在接待室里 提着它出门。 ”)有什么作用 请作具体说明。( 4分) 【小题 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 6分) ( 1)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 2)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小题 3】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 【小题 4】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7分) 答案: 【小题 1】 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裕; 突出母亲
12、衣着 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伏笔)。(每点 2分,共 4分) 【小题 1】 心理描写。表现了培德的紧张不安,怕母亲丢了自己的面子。 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母亲为自己来看望儿子,却让他因此而丢面子而窘迫。(答 “自己来看望儿子,儿子却因担心丢面子而让她离开这里。母亲有些心凉气恼 ”也得分。)(每点 3分,共 6分。手法 1分,心情 2分) 【小题 1】拒绝吃蛋糕希望母亲早点离开;回房间看见蛋糕自责羞愧;与齐姆森一起吃蛋糕担心消除,内心转向平静。(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1】形象特点: 彬彬有礼(有教养); 成熟懂事。( 每点 1分,共 2分)作用: 怕齐姆森瞧不起母亲,培德
13、才要母亲赶紧离开;齐姆森责备自己、跟自己分吃蛋糕,才让培德轻松一些。齐姆森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作者用齐姆森仁厚来反衬培德的虚荣,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 作者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抛弃虚荣,珍惜亲情。(每答对一点得 2分,答全三点得 5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此题考查对人物的描写手法。 【小题 1】结合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题 1】本题考 查 “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 1
14、2分,每小题 3分)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 “一代新人 ”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 “知识分子 ”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 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
15、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 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
16、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明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小题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西省 上高二 中高 一下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