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攻 讦 (ji)趿 (j)拉 毗 (b) 邻 旌 (jng)旗招展 B夜 缒 ( zhu)愧 怍 (zu)褶 (zh)皱 刎 (wn) 颈之交 C户 牖 (yu)( chn)目 绯 (fi)红命途多 舛 (chui) D刀 俎 (zh)罡 (gng)风脑 髓 (su)目 眦 ( z)尽裂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是时 以 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吾所以为此者, 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 买五人之头 而 函之 北驱予并往, 而
2、不在使者之目 C 五人 之 当刑也,意气扬扬 邻 之 厚,君之薄也 D 奔车朽索, 其 可忽乎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 其 谓予何 答案: C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道 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A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 而 函 之 B众不能堪, x而 仆 之 C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 事之 D不得已,变姓名, 诡 踪迹 答案: A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焉河伯始旋其 面目 B 明年 ,复攻赵,杀二万人 C以父母之 遗体 行殆 D项王 即日 因留沛公与饮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
3、诟虏帅失信 B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C主辱,臣死有余 J D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答案: A 下列加线字词解释有误的 项是 ( ) A 会 使 辙交驰(使者) 使 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让) B 得 间 奔真州(空闲) 予在患难中, 间 以诗记所遭(中间) C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 徒 (指某类人) 哀斯墓之 徒 有其石也(仅仅) D 以父母之遗体 行 殆(做) 其辱人贱 行 (品行) 答案: B 下列新闻标题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于丹和易中天的新书最受年轻读者青睐 B我的名字叫红在中国出版,因而作者帕慕克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C郭敬明 “抄袭门 ”事件的终审结果再次令
4、 “80后 ”作家成话题焦点 D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热播带动相关报刊、杂志、图书和出版物热销。 答案: C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茕茕孑立 翠锦斑斓 残羹冷炙 昙花一现 B不稂不莠一见钟情与时具进抱残守缺 C玲珑剔透瞠目结舌截然相反历尽苍桑 D完璧归赵言简意赅怡笑大方走头无路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16分) 王安忆的世俗与清雅 舒晋瑜 若用法国思想家罗兰 巴特的符号学原理来诠释,那么王安忆因其书写,可以说是上海某种不可替代的标志性符号:上海的世俗生活在她的笔下,被演绎出活色生香。 上海给王安忆提供了基本的写作素材, “人自然要在某一个地方生活,上海恰恰是我生活
5、的地方。我个人觉得我的写作同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很辩证的关系。 ”长恨歌描写上世纪 40 年代至 80 年代沪上名媛王琦瑶的人生;富萍关注的是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市民生活;新加坡人写的是当下的上海新贵;到了新作天香,她从明嘉靖三十八年一直写到明朝灭亡,所写虽始自大家族,最后仍回归市井。 她把日常生活的精致繁杂表现到精妙,上海的气息由弄堂、流言,甚至由某个女人婀娜的步态弥漫开来。在王安忆看来,这沪上的清雅就杂在这俗世里面,沸反盈天。而她的文字则在经历了华丽堆砌的繁复之后,亦回到这清雅的平白简洁,就像冯梦龙编辑整理的挂枝儿。 虽然写的是这琐细的市井生活,王安忆的笔下却时常透出她对人类生存现状的 关怀与思考
6、。在遍地枭雄中,书中人物目睹各地的变化,强势发展的痕迹仿佛在地上凿出一个个窟窿,满目疮痍。在小说集乌托邦诗篇中,王安忆写道, “我晓得这世界无论变到哪里去,人心总是古典的。 ” 她担心城市变化太急剧,担心人们对物质的抵抗力越来越弱。 而她,就距离这喧嚣与繁华咫尺之遥,安守宁静寂寞。她一向觉得写作是诉诸内心的,也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曾经挂职到上海南市区文化局任局长助理,却只待了两个半天。在上海,她大概是最晚装电话的作家,从不上网。到现在,她仍然用笔写作,产量不是很高,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很多 每天只写一点儿。王安忆说,她特别想写一部关于养蚕的小说。下乡时在安徽农村看到养蚕的情景,至今留在她记忆的深处
7、。这或者也可被视作王安忆的创作写照:不管外界如何喧嚣,始终严丝合缝地裹住自己,最终破茧而出。 她本来也不怎么喜欢太多的人关注自己,最理想的状态便是 “让我一个人静下心来慢慢写。 ”她曾经用 “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原始部落 ”形容自己缓慢的写作。恰如天香绵长遥远的由来,自有一种秩序隐藏在时间深处,想快也快不了。还是在很多年前,王安忆心生好奇地想去了解自己居住的这座城市。于是,她跑到图书馆和藏书楼里翻检。她何尝 不知网络检索的快捷?只是在她看来,到故纸堆里翻检固然缓慢,但这自会生出一种经历。 慢的写作追求与生活节奏,让王安忆的日子生出些许诗意。即使是到安徽农村插队时,在给母亲茹志鹃的信中,王安忆写到当
8、时孤独无助又艰难的生活也是如此动人: “别人家屋梁上来了燕子,但我家的却没有来。 ” 很多知名且成熟的作家,愿意划清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线。若以此区分,毫无疑问,王安忆要归到前者。可是她向来不排斥对畅销书优秀元素的吸纳,尤其喜欢推理小说。 “生活的逻辑是很强大严密的,你必须掌握了逻辑才可能表现生活。为什么这样写,而 不是那样写?你要不断问自己,这是很严格的事情,这就是小说的想象力,推到多远就看你的想象力的能量。 ”过去,她曾经诚实地表示自己是 “比较笨的写作者 ”,如果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没有经验过的事情,她很难去想象。即使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她最不满意的也是完全凭借想象的第一卷。可
9、是到了纯粹信赖想象的天香里,她却渐入佳境,左右逢源。 每次见到王安忆,总见她头发挽在脑后,清清爽爽,说话简洁,语速很快,举手投足都是高雅的气质。看起来不苟言笑的她,似乎不太容易亲近。而这在外人看来的疏离与冷静,掩盖了她丰富热忱 的内心。在熟悉她的人眼中,王安忆是个坦率真实又细腻体贴的女人:她织好送给史铁生的毛衣,史铁生去世后,被妻子陈希米珍存着;她给病中的陈星儿送去自己熬的鱼片粥;陈世旭要买藤椅,她跑到家具店亲手一笔笔画下 (不允许拍照 )寄给他 30 年前,她在中央文学讲习所 (现鲁迅文学院 )学习,遇到不会写的字便转过身问: “陈世旭, 兔zi子 的 zi怎么写? ”越过几排桌椅,远处的莫
10、伸插嘴道: “安忆也要用这样粗鲁的字吗? ” 她让我想起她的长恨歌, “上海的弄堂总有着一股小女儿情态 这情态是有一些优美的,它不那么高不可攀, 而是平易近人,可亲可爱的。 ” 【小题 1】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说王安忆是 “上海某种不可替代的标志性符号 ”?( 3分) 【小题 2】 王安忆的 “清雅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文章筛选信息。( 6分) 【小题 3】 “别人家屋梁上来了燕子,但我家的却没有来 ”一句有何动人之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 【小题 4】王安忆女士从不上网,用笔写作,在当下显得有些不合潮流,请你以其读者的身份写一段话,劝说其接受电脑,要求语言得体,字数 50-80字
11、(含标点)。( 4分) 答案: 【小题 1】 上海给王安忆提供了基本的写作素材,王安忆创作了 大量以上海为背景的作品; 上海的世俗生活在她的笔下,被演绎出活色生香; 王安忆是上海世俗与清雅女性的代表。 【小题 1】 创作风格:她的小说作品写的虽是俗世的繁华生活但平白简洁;甚至有人认为她的小说连一个粗鲁的字都不用; 创作习惯:用笔写作;她不用网络而从书本上查找资料; 生活习惯:她的头发挽在脑后,清清爽爽,举手投足间透出高雅的气质;她是上海最晚装电话的作家,从不上网。 【小题 1】用对比用一个对比手法,写出 “我家 ”和 “人家 ”的差别,燕子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如此一来,便将那种孤独无助的情境
12、形象地表现出来。 【小题 1】略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本题 3分,可从文中筛选出 3点信息。如第一段、第二段可直接引用,而第三点则要从倒数第二段中总结出来。 【小题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清雅 ”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她的习惯入手。如她不喜欢上网,用笔写作,它的作品风格等。这些习惯体现了她的为人及创作风格。 【小题 1】如果直言孤独则少了意味。而王安忆则用形象的语言对对比的方式描述了自己的处境,连燕子都没有,何况人呢。此题答托物言情、衬托亦可酌情给分 【小题 1】此题为开放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切入点:要生动形象地说明上网的好处。其中语言得体 2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仪征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