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3分 ) A凋蔽水龙头好高骛远文过饰非有志者事竟成 B寒暄挖墙角一如既往 勇往直前事实胜于雄辨 C厮杀电饭煲察言观色仗义执言英雄所见略同 D慰藉度假村循私舞弊轻歌曼舞万变不离其宗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 A皖西是革命老区红色遗址多分散于县域的崇山峻岭之中,建立一条 不蔓不枝 的红色旅游公路,是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迫切需求。 B近年来,一些正值 豆蔻年华 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
2、真让人痛惜不已。 C美国著名作家欧 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创作的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 匪夷所思 。 D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专家学者在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虽然不能代替政府来进行改革,但是可以为改革 推波助澜 。 答案: C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正在研制最大载荷 25吨大推力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 ”有望于 2014年完成对月球车、大 卫星和空间站的发射。 B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威海以公共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保证各项活动顺应民意,贴近民心。 C周恩来总理的高尚人格、崇高品德和卓越功勋,永远铭记
3、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 D高铁运行了大约 40分钟左右,我们被 “破例 ”允许到驾驶室参观。驾驶室不大,我在司机右边的位子上坐下来,前方铁路一览无余。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 张伟 8月 13日,美国重量级的学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姆 乔姆斯基在北京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讲。只有经过仔细鉴别和彼此对照之后,才能弄清这位 82岁的老人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作为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政论家,或按他自己喜欢的称呼,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乔姆斯基在短暂的中国之行期间,用沙哑低沉的声音表达了对中国当下事务的认
4、识,并延续了批判美国政府的老调。他带来一股旋风,除了知识界的欢呼外,人民日报也就此发表报道,称他受欢迎的程度 “超过国家元首 ”。 事实上,只要对这名学者的生平略作了解,我们便不会感到讶异。乔姆斯 基以“异见 ”姿态闻名世界,他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立场一生不变,曾把美国政府比作“饿狼 ”或 “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 ”。他甚至抨击美国人最珍视的 “民主 ”,认为它是虚伪的。 这些批评,并未给他带来太大麻烦,相反,却为他赢得卓越的声望。他被美国媒体评为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10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全部赞同乔姆斯基的尖锐抨击,以及他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观点。如果说乔姆斯基为我们带
5、来了有益的启示,那也并不在于他的观点本身,而在于这种观点所持的姿态:批评者。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合 格的批评者,以及对待批评者的宽容态度,是我们社会当下亟须拥有的资源。在目前这个变化急剧、事端丛生的发展阶段,缺少合格的批评者,或者缺少对于批评者的宽容态度,将会带来无穷恶果。 在乔姆斯基看来,保持怀疑和批判的姿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因为知识分子享有知识的 “特权 ”,并有专业能力对事物进行深刻剖析。在他看来,知识分子永远面临着两种选择:做一个向权威俯首帖耳的御用文人,或做一个独立的批评者。他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可能在当下遭遇烦恼,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
6、对他的审判。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乔姆斯基 成了美国政府永远的反对派。即使在中国之行的演讲中,他也会时不时地将话锋转回到大洋彼岸那个 “强权政府 ”上。中国的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有必要对这一番我们略有些陌生的言论进行检视,并且从中得到有益的思考。我想,乔姆斯基的中国之行,是促进这种思考的恰当时机。 我们的社会历来缺少对 “批评 ”的集体思考。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有必要从乔姆斯基所带来的信息中学到点什么。 对于那些试图以自己的批评来使社会获得或大或小改进的人来说,学习乔姆斯基强硬而坚持的姿态并不困难。通常,他们只需要准备几句犀利的言辞和一副好胆量,就 可以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反对者。然而
7、他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使自己的批评变得真诚并获得逻辑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对手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批评? 而对于被批评者而言,他们应该从乔姆斯基的身上得到更多启示。 乔姆斯基在对美国社会和政府提出千般批评的同时,内心却承认,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他对美国的批评,与其说是一种敌视,毋宁说是一种认同:一个人肯付出一生来对一个国家的缺点进行批评,也许是他用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式。古今的历史一再证明: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 一个如同乔姆斯基这样的批评者,对于一个公民社会而言意义重大。他可以帮助警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甚至,
8、这样一个批评者能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是否开明的评判标准。 如今,尽管批评声存在于我们社会的诸多领域,但在一些重要领域,尤其是在乔姆斯基所重视的知识分子群体中,批评者的角色却愈发稀缺 至少,像他本人那样有品质的批评者日益鲜见。 颇有意味的是,乔姆斯基发表演讲的北京大学,曾经因为引领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批 判精神而广受美誉,如今却同样因为日渐失去这种精神而饱受批 评。不知道乔姆斯基这次来访,是否能帮这所学校乃至整个中国知识界,拾回一些并不久远的记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疵改 ) 【小题 1】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乔姆斯基被美国媒体评为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100名公
9、共知识分子之首,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需要全部赞同乔姆斯基的尖锐抨击,以及他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观点。 B几句犀利的言辞和一副好胆量,就可以变成一个像乔姆斯基那样的无所不在的反对者。 C一个卓越的批评者,可以帮助政府警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 的独断和冒进。 D批评者也需要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批评变得真诚并具有逻辑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对手也正视自己的批评这一问题。 【小题 2】下列有关乔姆斯基在中国受欢迎程度 “超过国家元首 ”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他所有的批评都源于对国家和民族无私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B他对知识分子的天职有着深刻而全
10、面的认识,以及他给批评者所需要的正确态度提供了范例。 C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伟大的批评者,往往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D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像乔姆斯基那样有品质的批评者日益鲜见。 【小题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乔姆斯基以 “异见 ”姿态闻名世界,他曾经把美国政府比作 “饿狼 ”、 “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 ”,他甚至认为美国人最珍贵的 “民主 ”是虚伪的。 B文章认为,相对于被批评者而言,批评者从乔姆斯基身上得到的启示应该更多。 C乔姆斯基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在当下会遭遇麻烦,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审判。 D乔姆斯基认为自己对美国的批评,与其说一
11、种敌视,毋宁说是一种认同:因为他认 为这是他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式。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B以偏赅全,原文说的是 “通常,他们只需要准备一些犀利的言辞和一副好胆量,就可以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反对者 ”。 【小题 1】 D该项不属于原因。 【小题 1】 B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 “对于被批评者而言,他们应该从乔姆斯基的身上得到更多启示 ”。 C混淆或然与必然,原文说的是 “他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可能在当下会遭遇麻烦 ”。 D强加因果,原文中是作者的观点,而非乔姆斯基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8分 ) 随风吹笛
12、林清玄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箭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连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 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 家呢 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问,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
13、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问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 “逢竹林莫入 ”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被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 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 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
14、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 IrN远 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盂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
15、,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溪水流动的声哥,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 王从 ,突然有两声山乌长呜的锐音 盈耳绕粱,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 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 tz,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
16、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 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 “风景美得像一幅画 ”时,境界诬低 7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竞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洙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 【小题 1】文章由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安徽省 屯溪一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