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云南省潞西市芒市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doc
《2011-2012学年云南省潞西市芒市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云南省潞西市芒市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云南省潞西市芒市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 26日在莫斯科表示,设立禁飞区不适用于叙利亚的情况,俄罗斯将 不遗余力 加以阻止,否则就是对国际秩序基础的动摇。 B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部分河段镉浓度严重超标,最大污染团 步步为营 ,逼近柳州。广西要求各方全力以赴做好事件处置工作,确保柳州市取水口水质达标。 C诸侯纷争的战国打破了天下的安宁,生灵涂炭。在秦这块土地上,这时孕育着一股亘古未有的强大力量,也只有这种力量,才能平息烽烟, 海晏河清 。 D赵本山暂别龙年春晚的
2、消息传出后,大部分观众都表示震惊,惋惜者有之,祝福者有之,也有不少观众认为赵本山此举乃 “急流勇退 ”的明智选择。 答案: B 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 _。 , _。 。 _。 _。只有当全世界都公认 中华文化真正繁荣起来、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强大的时候。 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乃至政治文明形成一定制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兴衰成败,历史文化的根脉始终生生不息、编延不绝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 如果说,经济发展改
3、变的是 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化育 个民族的风骨 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 为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打假斗士方舟子向韩寒发射了一枚名为 “代笔 ”的炮弹,纷争的原由最早起源于今年 1月 15日麦田发表了一篇博文公开质疑韩寒的作品,同时也引起了方舟子的注意。 B昆明理工大学内有一座五星级标准设计的酒店,日房价最高 2000元。据称,酒店用于接待来校交流访问的外国政
4、要、知名专家、学者,搞得过于寒酸,难免不丢中国人的脸。 C农业部 25日表示,康菲公司提供的 10亿元将用于解决河北省和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以及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将组织做好资金发放工作。 D WTA最新一期排名李娜连降三位,但其状态的回升有目共睹。加上目前排名第 17位的彭帅及伤愈复出的郑洁,三朵金花同时跻身世界前二十的辉煌极有可能在今年实现。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医文化 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西方医学还没传到我国时,没有 “中医 ”这个名词。此 前, “中医 ”有很多称谓: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
5、。每个名称都与 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例如, “中医 ”的第一个名字 “岐黄 ”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被称为 “天师 ”的歧伯讨论医学的书,后世的人们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 “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所以“岐黄 ”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又如鲜为人知的 “橘井 ”,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饮服井水泡橘叶可防治。第二年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救治了无数病人。为纪念其功德,后人用 “橘井泉香 ”来称赞中医。 “中医 ”二字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 艺文志,其中有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的话。意思是有病而 不医治,却常常因为合乎医理
6、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这正是中医的奥妙: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我们现在说的 “中医 ”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区别中西医学,给中国医学起名 “中医 ”。 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以法律形式将中国医学命名为 “中医 ”,人们又称之为 “汉医 ”“传统医学 ”“国医 ”等。 中医的原理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来简单概括,就是 “中和 ”。汉代说的 “中医 ”,“中 ”虽然不是 “中和 ”之意,但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7、 ”这句话却深得中医理论的精髓: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平衡,人才不会生病。如果阴阳失衡,疾病就来了。中医有 “持中守一而医百病 ”的说法,就是说身体没有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就会百病全无。为实现 “中和 ”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采用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秘密。中医学中的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 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就是气聚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气散了形体就灭亡了;不光人体,天下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正是有了这个气,万物才生生不息,变化不止。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认为,人是由气聚合成的,气分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持健康;人有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脏腑是聚藏
8、气的地方,经脉是疏导气的管道,脏腑的健康情况又通过经脉穴位,乃至发、牙、舌、耳、唇、眉、指甲、皮肤等外表器官表现出来,五脏分别对应五官、五色。中医专家可以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出现的异常来判断疾病情况,并通过多种手段辨证施治,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学 的最终目标并不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它不光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株万年巨树上结出来的硕果。尽管传统的中医学观念与源于欧洲现代科学的西医学并不能完全相容,但是我们应当乐观地看到,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两大医学必然会在实践
9、中互相完善,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医文化,作者:过常宝)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顾 名思义,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这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在西方医学传到中国以前,中国虽然没有 “中医 ”这个说法,但有其他多种称谓。 B中国流传着许多赞誉中医的动人故事,例如 “橘井泉香 ”歌颂西汉道士苏耽及其母亲的功德,他们在瘟疫爆发之年用井水泡橘叶救治了无数患者。 C有些病痛,患者无需就医自会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自身调节功能,这种自身调节往往可以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这样有些病痛就会不药而愈。 D我们通常说的 “中医 ”,
10、源于鸦片战争前后,是英国的西医给中国医学起的名称,以区别中西医学; 1936年,国民党政府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命名。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中和 ”二字,是对中医原理和精神的简单概括,意思是身体保持中和之气,无阳燥,不阴虚,就会百病全无;反之,阴阳失衡,就会疾病缠身。 B为了解释生命的秘密,实现 “中和 ”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为理论基础。 C人是由气聚合而成的,这是中医学中的精气、阴阳、五行三种学说的共识;阴阳五行学说还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是气的聚藏之地。 D中 医专家之所以能
11、够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是因为经脉穴位以及发、牙、舌、皮肤等外表器官可以反映脏腑的健康情况。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的医学经典,后人称其医学为 “岐黄之术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书中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 B中医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主张有病扛着不治。班固汉书 艺文志中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的记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C中医是中华文明的巨树结出的硕果,它不仅 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它的最终目标不单是治病,更是帮助人类达到至高境界。 D中医和西医都是
12、人类文明的成果,尽管两大医学在观念认识上绝不相容,但二者必然会在实践中取长补短,互相完善,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没有 “中医 ”这个说法,改为:没有 “中医 ”这个名词。东汉班固的汉书 艺文志中已有 “中医 ”这个说法,但这是个动词,意思是 “合乎医理 ”;我们现在说的 “中医 ”是名词,指的是中国医学。 【小题 1】八脉十三经不是气的聚藏之地,而是 “疏导气的管道 ”。参见第四段对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解释。 【小题 1】 “两大医学在观念认识上绝不相容 ”有误,应是 “不完全相容 ”。 参见最后一段。 阅读下面的文
13、字,完成小题( 23分) 落 价 冰 心 我们家的老阿姨回安徽老家去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对我说: “宋老师,我这次回去,可能不来了。我总觉着在您家里干活,挺轻松、挺安逸的。我的侄女昨天从乡下来了。她刚念完初中,她妈妈就死了,她爹又娶了后妻,待她很不好,尽叫她下地干农活。我听说了怪心疼的,就托同乡把她带来了,想让她顶我的缺。她 什么都会,又有文化,比我强多了。 ”说着从身后拉过一个二十岁左右、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姑娘来,说她叫方玉凤,又催她说: “你快见见宋老师,她就是你的东家! ”小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那时我还没有退休,我女儿小真大学刚毕业,也在中学里教书。家中里里外外的事也不少,
14、有小方来帮忙,我很高兴。 小方虽然瘦弱,却很利落麻利,来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都十分喜欢她。她也因为久已没有家庭的温暖,在我们这个简单的小家庭里,似乎又得到了和睦融洽的 “家 ”的滋味。小真总把自己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她俩就像姐妹一样地亲热 。每天晚上小真还教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 两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小方很难为情地来对我说:有个同乡介绍她到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每月工资有一百九十元,奖金除外。她几乎流着眼泪说: “我真是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是我若想上学,不攒一点学费不行 ” 这时我已经退休了,足可以料理家务了,因此我和小真都连忙说: “这个我们了解而且也替你高兴,你去吧,有
15、空常来走走。 ” 小方真的像回家一样,每个星期天都来。本来在我们家两年,她已经丰满光鲜得多了,这时再穿上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更是十分漂亮,我们都笑说几乎认不得她了。 她每次 来,都带着果品,尤其常送些新鲜的南豆腐,她说: “从书上看到老人骨节疏松,最好吃些带 钙 的东西,除了牛奶、鸡蛋之外,最好的是豆制品了。你们上街买菜时,不容易碰得到好豆腐。 ”当我们辞谢她时,她还对小真挤眼,笑说: “我的工资比你们都高,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 ”我们也只好由她。 有一天,她拿来了一架小长方形的白色蓝面的收音机,放在我的书桌上,说:“这收音机才十八块钱,不到我工资的十分之一,你们早晨起来听 新闻和报纸摘要 不比
16、订那些报纸强么?从前我每次到邮局去替您订这个报、那个报的,我都觉得很浪费!其实那些报纸上头登 的都是一样的话! ”我一边赏玩着那架小巧的收音机,一边笑说: “报纸上也不尽是新闻,还有许多别的栏目呢。而且几份报纸看过了,整理起来,也是一大摞,可以卖给收买破烂的,不也可以收回一点钱? ” 小方打断了我,说: “您不知道, 破烂 才不值钱呢!现在人人都在说,一切东西都在天天涨价,只有两样东西落价,一样是 破烂 ,一样是知识 ” 小方忽然不往下说了。 我的心猛然往下一沉,心说:和破烂一样,我们是落价了,这我早就知道!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
17、 “我们家的老阿姨 ”出场时,人物语言特点是句式短,语言逻辑带着鲜明的口头表述方式;于是,一个形象生动、语言准确的农妇角色跃然纸上。 B小方出场时,只见她 “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这一句话,就把小方的年龄、外貌、衣着和动作准确地描写出来了。 C小真是中学教师,她把自己的衣服 “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 ”,还教 “小方 ”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这只是为给 “小方 ”之后的拜金做铺垫。 D两年后, “小方 ”去了一家面铺当售货员, “我 ”和小真表示 “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 ”。这里可以看出, “常来走走 ”的表示则是为引出下文。 E小说对 “我 ”的描写一般都是点到即止,轻描淡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云南省 潞西市 芒市一 中高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