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州八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2010年福州八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福州八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福州八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 1)岂无山歌与村笛, 。 (白居易琵琶行 ) ( 2) ,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 ( 3)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李密陈情表 ) ( 4)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 5)鹤汀凫渚, 。 (王勃滕王阁序 ) ( 6)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答案: ( 1)呕哑嘲哳难为听 ( 2)乍暖还寒时候 ( 3)宠命优渥 ( 4)俯察品类之盛 ( 5)穷岛屿之萦回 ( 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写一篇不少于 8
2、00字的文章。 一个推销员在街头推销气球。生意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中飘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又会好一阵子。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换颜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望着他,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气球,会不会上升 ”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小孩,以一种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 “孩子,那是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 ” 请根据这材料,选择一 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3、 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 l00字左右 )(5分 ) (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后,利用木牛流马所取得的一次胜利。 ( 2)堂 吉诃德离开深山,借宿在一家旅店里。这时,桑丘忽然慌慌张张地从堂 吉诃德住的那个顶楼上跑了下来,大声喊道: “诸位,快来吧,来帮帮我的主人吧,他正在进行一场我从没见到的激烈战斗呢。 ”请你简要叙述上文所说的“激烈战斗 ”。 答案: (1) 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后利用其搬运粮草,( 1)司马懿得报后偷袭蜀军,偷回数匹并仿造。( 1分)诸葛亮安排王平袭击魏军运粮队,扭动木牛流马口内舌头,致其不能行动,剿灭护粮队后再扭回开关,尽驱木牛流马而回。( 3分) (
4、2) 堂 吉诃德所住的房里堆放着许多装满红葡萄酒的酒囊。他惦记着替多若泰复仇的事,连做梦也和迫害公主的巨人交战。他把酒囊当成巨人的头颅一样砍杀,结果红酒流了一地,他还认为这是巨人的血。店主见状后,勃然大怒,他向堂 吉诃德冲去,猛打一顿。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 (6分 ) 子曰: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雍也 ) 公孙丑曰: “道则高矣,美矣 !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 也 ”孟子曰: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君子引而不发 ,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 尽心 ) 【注】 孳孳:同 “孜孜
5、 ”,勤勉。 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引:张弓。发:发箭。 (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认为,要根据受教育者才智的高低来传授不同程度的内容,比较高深的学问只能传授给中等以上 才智的人。 B公孙丑认为 “道 ”虽然至高至美,但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因此建议降低标准,以鼓励从学者不断地努力上进。 C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羿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 D善于教射箭的人,拉开弓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以此为喻,意在说明教人学道要善于启发引导。 (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
6、现 “中道而立 ”的思想 (3分 ) 答案: (1)C (2)“中道而立 ”就是做事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1分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从学者才智水平的高低传授相应的知识,这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正是中道的体现。 (1分 )孟子要求教育既要启发到位又不要包办代替,这种恰到好处的指导也是中道的体现。 (1分 )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 A飞曰: “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事,二兄之仇,如何不报。 ”先主曰: “多官谏阻,未敢轻举。 ”飞曰: “他人岂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舍此躯与二兄报仇。若不能报时,臣宁死不见陛下也。 ”先主曰: “朕与
7、卿同往。 ” 关羽死后,刘备倾全国之力兴师伐吴。以诸 葛亮为首的群臣一再痛陈利害,刘备全然不听。学士秦宓因为强谏,险些丢了老命。仇恨的怒火已经烧得刘备失去了理智,他拒绝了东吴归还荆州,送还夫人的请求,一心只想灭吴复仇,结果夷陵一战,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逃。(三国演义) B曹植很喜欢杨修的才华,经常邀请杨修高谈阔论。曹操想立曹植为世子的消息被曹丕知道后,曹丕用大筐秘请吴质入府商议对策。杨修知道这件事后,报告曹操。曹丕在吴质授意下,第二天用大筐载绢入府。曹操派人搜查大筐。只发现绢匹,因而怀疑杨修陷害曹丕。杨修本想打击曹丕,没想到吴质比他更胜一筹。(三 国演义) C一天晚上,堂 吉诃德主仆二人找不
8、到客店,正在路上茫然 着,迎面碰到一支送葬队伍,堂 吉诃德陡升精神,他一边高喊 “我的事业就是走遍天下,为人除害。一边托起长枪,刺向送葬的僧侣们。可怜的僧侣无端挨刺主仆二人却庆祝 “除害 ”胜利。(堂 吉诃德) D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被打得满身是伤,爬不起来,被过路的邻居带回家。他的家人和朋友痛心他竟被骑士小说毒害到这等程度,就把他积存的骑士小说以及书房全部烧掉。但他还是顽固地认为 “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 ”。 (堂 吉诃德) E在任职期间,桑丘廉洁奉公,亲自制订法令,规定价格,不准贩卖粮食,严禁淫荡歌曲,把辖区治理得井井有条,无可挑剔,于是,他得到爵位。(堂
9、 吉诃德) 答案: D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l5 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 Email ,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 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 亨利博物馆,而在昨 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
10、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 10美元。 ”就是怀揣着仅仅的 l0 美元, 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风餐露宿, 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 “大烟炮儿 ”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
11、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 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
12、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 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 “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 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
13、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 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 ”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摘自共鸣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 A文章第一段,写儿子的漫游,既开宗明义,引出年轻应该漂泊的话题。又抒发情感,表达对儿子能独立闯荡的欣慰与激动。 B文章第三段,写柏林火车站留学生的事件,表现了漂泊者非凡的勇气,也经留学 生现在的状态证明了漂泊对年轻人成长的意义。 C文章第四段,
14、写 “我 ”在 “北大荒 ”的漂泊。但比较起儿子来, “我 ”这一辈子的人生半径就显得狭短了,这段流露了作者的失落。 D文章第六段中 “青春 ”,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青春脆弱,单薄,无力掌控方向的特点。 E文章第七段引用泰戈尔的诗,增加了文章的的文化韵味,又升华了漂泊对于人生的意义的主题,且使文章的结尾有了浪漫的情致。 【小题 2】文章第 3段 “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这句话有怎样深刻含义? (4分 ) 【小题 3】 (6分 ) ( 1)作者认为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答。 ( 2)为了将来告别中学之后,可以 “漂泊 ”,你
15、还需要准备什么?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2】这句话的意思是柏林留学生经历了举目无亲、风餐宿露的漂泊生活,但漂泊的生活也相应塑造了他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坚强个性。表达了对勇敢漂泊者的赞扬与尊敬。 【小题 3】 (1)漂泊能扩大人生的范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漂泊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能力,锻造坚强的意志;漂泊能丰富人生体验,增加美好的回忆;漂泊能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走出枯燥的牢笼;漂泊能纵展想象力 ,给人生带来浪漫色彩。 (2)准备知识或智慧,准备更好的意志与心态,准备更强健的体魄等等。 【小题 1】 C项 “流露了作者的失落 ”有误,作者要表现的是自己的漂泊经历同样是自己人生的财富。 D项
16、 “写出了青春的脆弱、单薄、无力掌控方向的特点 ”有误,应是表现了青春富有生命力,和勇敢追求的特点。 【小题 2】 4分 【小题 3】 (1) 每点 1分,写出 4点,即得 4分。 (2) 只要作具体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即得 2分。 蒋天枢:师道的重量 徐百柯 蒋天枢( 1903-1988)字秉南,江苏丰县人,文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 在近十年来围绕陈寅恪的推崇与传奇当中,他的受业弟子蒋天枢向人们透出一个清矍高瘦、若隐若现的身影。 陈寅恪晚年,在病榻上将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与蒋天枢,这被后辈学人视为他一生学问事业的 “性命之托 ”。受托之人蒋天枢,作为陈寅恪早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 1
17、949年后,十余年间两人只见过两次面。这十余年间,陈寅恪目睹和经历了太多昔日亲密无间的师友亲朋一夜之间反目为仇的事情,但他信赖晚年只有两面之缘的蒋天枢。 蒋天枢值得这种信赖。 1958 年,他在其履历表 主要社会关系 一栏中写道:“陈寅恪, 69 岁,师生 关系,无党派。生平最敬重之师长,常通信问业。此外,无重大社会关系,朋友很少,久不通信。 ” 当年,批判资产阶级史学权威的政治运动正如火如荼,蒋天枢在这种只会带来麻烦而不会有任何好处的 “社会关系 ”中,丝毫不掩饰对陈寅恪的敬重之情,足见其为人之笃忠执着。 他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份重托。晚年,他放弃了自己学术成果的整理,全力校订编辑陈寅恪遗稿,终
18、于在 1981年出版了 300余万言的陈寅恪文集,基本保持了陈寅恪生前所编定的著作原貌,作为附录还出版了他编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这大概是 “陈寅恪 ”这个名字在大陆重新浮现 之始。 当时出版社给他 3000元整理费,他一分钱也没有收,全部退还。因为 “学生给老师整理遗稿,怎么可以拿钱呢 ”。到了上世纪 90年代,陈寅恪突然 “走红 ”,很多人出来自称是陈先生的弟子,蒋天枢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从来没有借陈寅恪以自重。 在陈寅恪托付毕生著作的那几日见面中,一天,蒋天枢如约上门,恰好陈夫人不在,没有人招呼他,已目盲的陈寅恪也不在意,径直开始谈话,结果蒋天枢就一直毕恭毕敬地站在老师床边听着,几个
19、钟头始终没有坐下。那年,他已年过花甲。 接触过蒋天枢的复旦教师说, “程门立雪 ”这类传统,在蒋先生心中原 是稀松平常之事,一个学生总得有他应该躬行的本分。 有人评说,蒋天枢对老师的尊重,出于一种对文化的负载感,而这种负载感正是传自其师门。陈寅恪在论韩愈文中就曾说过: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 编撰陈寅恪事辑,蒋天枢自己在致友人的信中表示,他的中心意旨是想写出陈先生是 “中国历史文化所托命之人 ”。 蒋天枢出身清华国学研究院,与陈寅恪有师生之谊,并且对自己入学前就已自沉的王国维也严执弟子礼。同行或学生 “王国维长王国维短 ”,即便语气中充满敬意,也会引起他的侧目。在他看来,说 “王国维先生 ”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福州 中高 下学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