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doc
《2010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卷 其他 补充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7分;任选 4句) (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 (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 4)谈笑间, 。 ( 5)人间如梦, 。 ( 6)使天下之人, ,独夫之心, 。 答案:( 1)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 4)樯橹灰飞烟灭 ( 5)一樽还酹江月 ( 6)不敢言而敢怒 日益骄固 选择题 选择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亘古不变(
2、gn)蜕变( tu)恪守( k)炫耀( xun) B成绩斐然( fi)瞥见( pi)开辟( p)粗糙( co) C羽扇纶巾( ln)炽热( zh)鼎铛( dng)数落( sh) D早生华发( hu)妃嫔( pn)亲昵( n)蛰伏( zh)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声名狼籍莫名其妙沧桑和谐缘分 B一筹莫展仓惶溃逃步履烽火纹身 C目不瑕接势不可挡安详坚忍余暇 D大浪淘沙舞榭歌台贿赂无邪废弃 答案: D 填入下列各组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 )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 2)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
3、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 )。 ( 3)只是在她( )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 ( 4)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 ),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A剥脱透彻突然苍白 B剥蚀深彻猝然苍幽 C剥落透亮猝然清幽 D剥离深刻忽然苍老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
4、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
5、,哪怕是 “部分 ”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后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 答案: A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苏洵( 1009年 -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 “三苏 ”,均被列入 “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 集传世。 B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派。 C欧 亨利,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的作
6、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其中一些名篇如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D海伦 凯勒( 18801968) , 20世纪美国残障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 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 “总统自由勋章 ”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 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_。_, _,
7、_。 _,_。 一阵晨风拂过 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 ,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B C D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12分)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
8、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 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 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
9、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十 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
10、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 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小题 1】身患残疾的史铁生陷入人生的低谷,在他逃避现实来到地坛中他长时间的思考哪些问 题?思考之后,又分别得出了怎样的看法?( 4分;第一问 1分,第二问 3分) 【小题 2】作者通过六个 “譬如 ”句的景物描写 ,
11、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生命怎样的感悟?请分条概括回答。( 3分,每条 1分) 【小题 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 “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的原因?( 2分) 【小题 4】说说你最喜欢文段中的哪一句话或哪一段文字,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喜欢的原因。 ( 3分 ,;第一问 1分,第二问 2分) 答案: 【小题 1】 为何生、怎样死、怎样活的三个问题。 生:生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生的必然结果是死;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而降临的节日;活: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它将伴你终生。 【小题 1】 生命是永恒存在的 ; 所有的生命都会留下痕迹; 在艰难的环境中的生命更能震撼人心。 【小题 1】
12、能逃避现实,让自己一颗受伤的心得到宁静; 发现地坛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启迪他,告诉他生命的真谛。 【小题 1】 可选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譬如 -譬如 -譬如 -譬如 -”或其他。 比喻:如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将死比作节日,表达出了作者对死亡的坦然心态;如 “怕是活多久 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用 “魔鬼 ”“恋人 ”,形象的告诉了我们,怎样活的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考虑好了,它就是恋人,否则就是魔鬼。既生动形象,又饱含哲理。排比: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广东省 广州市 白云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