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语文卷.doc
《2010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语文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广东省增城市高三调研测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 6分) (1)_, 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_, _。 (陶渊明饮酒 )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_ _ _, _。 (荀子劝学 )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_,_。 (李商隐锦瑟 ) 答案: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2)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此情可待成追忆
2、只是当时已惘然 选择题 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露骨露脸原形毕露藏头露尾 B复辟辟邪开天辟地透彻精辟 C瑰丽日晷大家闺秀奉为圭臬 D沏茶蹊跷芳草萋萋休 戚相关 答案: D 在下列文字末尾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句, 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 。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
3、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藏独 ”分子和幕后指使者破坏和谐共处,是不得人心的举动,必将失败。 B能不能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是当代青年学生的正确选择,也是光荣而高尚的选择。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 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谁能不承认这个事实呢? D年轻有为的高三学子们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对中华民族复兴有着较大贡献的人才。 答案: C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在故宫,小张站在大门口,高声地 呼朋引类 ,引来许多人驻足观看。每到一个大殿,他总是最先 升堂入室 ,将皇家 宫殿看了个遍。最令人佩服
4、的是,他能把导游讲的知识背得 滚瓜烂熟 , 侃侃而谈 过去的历史掌故。 A呼朋引类 B升堂入室 C滚瓜烂熟 D侃侃而谈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访 2008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肖勇 昨 天,是 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下午 2: 30,记者有幸在烟台见到了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主创设计师 山东汉子肖勇。 记者: 2008奥运会举世瞩目,能够设计奥运奖牌是一份非常光荣而有意义的工作。是怎样的机缘,让你有机会参与到这一工作中? 肖勇:作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我一直想着用设计来推广中国的 传统文化。前几年,我曾有机会到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参观,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5、。尤其是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我非常渴望有一天能够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虽然我个人不是体育迷,但我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可以说,我一直有这个准备。 记者:听说整个设计工作是由你和你的团队共同完成的,能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肖勇:是这样的,我是设计小组的组长、主创设计师,另有杭海、王沂蓬两位教授全程参与,先后有十几位学生参加。当时的工作很苦! 2006年 1月 11日,我们的 方案中标,整个团队立刻着手修改。因时间紧迫,限时 3个月完成, 24小时加班很正常。可以说很单调、枯燥。 记者: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设计之初,你们拟订了怎样的一系列思路? 肖勇:我们尽可能屏除任何限制,对中国
6、传统文化的门类进行了地毯式挖掘,然后提出了 100多套方案,分 10多个方向进行梳理。第一次复选,我们的方案有多个入围前 10名;第二次复选,我们有两个方案获得前 3名,其中有一个最终胜出。总的来说,最终作品与我们的创意理念是吻合的。 我认为,设计奥运奖牌应该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以此来体现中国精神、北京特色。因此 ,在最终的设计中,我们也没有过多采用繁复的造型和图案,而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此实现文化与奥运的沟通。 记者:对于这件作品,有官方评价称: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选用玉作为奖牌,这个创意是如何产生的? 肖勇:玉的方案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出来的。在设计之初,所
7、有设计者心目当中对奖牌的属性和最后的结果是摸不透的。设计团队成员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找了馆藏的所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元素和有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线索。前期共产生了以脸谱、丝绸、敦煌壁画、铜镜、长城等许多代表中国元素的 100多套构思方案,然后进 行提炼、筛选。在这个由繁入简、从广至精的过程中,玉的理念逐步清晰。 记者:本届奥运会奖牌与往届有什么不同?体现在哪里? 肖勇:我们希望能够赋予奖牌一种新的文化符号,能够展示中国的文化、思想,从创意上真正地创造出与往届很不相同的奖牌设计。最终的设计,我想大家也看到了,它是中西合璧的。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还有包装的方形也体
8、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还有中国传统对于天、地、人,对于自然、对于人文、对于奥运精神的一种追求,同时也真正能够实现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的完美 理念。 【小题 1】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往往有多方面因素,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出肖勇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小题 2】你是怎么理解官方评价肖勇的作品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 5分) 【小题 3】肖勇设计的奖牌是怎么体现 “个性 ”和 “民族 ”的?请简要回答。( 6 分) 答案: 【小题 1】 对与运动相关的设计很感兴趣,曾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重视团队合作,发挥众人的力量。 敢于创新,彰显个性,真正做到了 “中西合璧
9、”。 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脸谱、丝绸、敦煌壁画等。 【小题 2】用玉作为奖牌,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1分) (1)玉自古以来代表人们美好的情操,中国有以 “玉 ”比 “德 ”的价值观。 (2分 )整体形态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包装的方形体现出中国传统对于奥运精神的一种追求,充分展示了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的奥运理念。( 2分) 【小题 3】与往届奥运奖牌很不相同,肖勇的设计理念是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其设计充分体现了 “中西合璧 ”的特征。( 3分)在整体形态上,融合了圆形和北京奥运的标志。包装的方形也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形态认识,体现了中国传统 “天人合一 ”的思想
10、。圆形的整体形态 和方形的包装这一独特的造型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思想的文化符号。( 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想像你姐 陈永林 那天,晓晓到婺源县的小雨村参观明朝建筑。进村口里,晓晓见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紧紧跟在她身后,晓晓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晓晓停下来,男孩也停下来,男孩的眼珠一动不动粘在晓晓脸上。 晓晓问男孩,你为啥跟着我? 男孩说,你像我姐姐一样好看。如果我姐姐不死,也同你一样大。 晓晓说,我毕竟不是你姐姐,你别跟着我。 来源 :学 |科 |网 男孩说,我们能一起照张相吗?我姐姐从没照过相。 晓晓说,同你一起照 相行,但你得把你脖子上的竹项链给我。晓晓早注意到男孩脖子上的竹
11、项链了,竹项链做工很精美,一粒粒竹珠子磨得圆溜溜光滑滑的,做这条竹项链得花不少时间。 男孩摇摇头说,这竹项链是姐姐特意做给我的,我不会给任何人的。 男孩很失望地走了。 晓晓一连游了几个景点,晓晓走了不少路,感到累。走到小雨村村口时,晓晓就在村口的河边坐下来。晓晓的脚伸进河里,河水柔柔地滑过晓晓的脚板,晓晓酥痒得直想笑。后来晓晓又把手伸进河里,可挎在肩上的手提包掉进河里了。晓晓急忙伸手捞,却够不着,手提包随着河水越流越远。 晓晓见河堤有十几个小孩, 晓晓急着求他们,小兄弟,你们谁会游泳,帮我下河捞一下手提包吧。晓晓自然急,那包里有她的身份证、火车票,还有一千多块钱。 一个男孩说,帮你拿到手提包,
12、你拿啥给我? 晓晓说,你想要啥? 那男孩说,想要你脖子上的项链。 晓晓自然舍不得,项链花了她一千多块钱。晓晓说,你的心太狠了,下河捞个包就要项链。 男孩说,你的心不狠?开初,木子想同你照张相,你竟要他姐姐送给他的项链。 晓晓这才知道那个想同她合影的男孩叫木子。晓晓说,要不,我给你 100块钱吧。 谁要你的 100块钱! 晓晓看着越漂越远的手提包,急得直跺脚。晓晓这时 看见木子了,晓晓惊喜地喊,木子兄弟,你会游泳吗?你快帮帮我,我的手提包掉进河里了。 那些男孩都喊,木子,别给她捞手提包。 晓晓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木子,帮帮我,你拿到了手提包,你想同我照多少张相都行。 木子很快拿到了手提包。 晓晓接
13、过手提包,激动地说,木子,谢谢你!晓晓又从包里掏出 200块钱递给木子,木子不接。 晓晓说,你不要钱?哦,我知道你是想同我合影,来,我们合影。晓晓说着拉木子。 木子挣脱了晓晓的手,摇摇头,我现在不想同你合影。 晓晓问,为什么? 来源 :学科网 ZXXK 木子看了眼晓晓的脸说,你只是相貌长 得像我姐,其他地方一点也不像我姐。 晓晓又问,你既不要钱,又不想同我合影,那你为什么下河帮我捞包? 木子说,我想像我姐,我姐总是乐意帮人,她帮人从不要回报。我姐就是为救掉下河的小孩淹死的。 晓晓羞得脖子都红了。木子看都不看晓晓,就往村里走。 晓晓喊,木子,木子。 木子站在那儿。 晓晓说,木子,你信不信,我今后
14、会越来越像你姐。 木子说,我信。 【小题 1】小说中对晓晓请求男孩们捞手提包的场面描写有何作用? 【小题 2】木子一开始为了与晓晓合影,跟了她很久,为什么后来却说 “我现在不想同你合影 ”了? 来源 :K 【小题 3】对于 “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这一问题,有人说是木子,有人说是晓晓,也有人说是未出场的 “姐姐 ”,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 【小题 1】 推动情节发展; 对晓晓的讽刺; 衬托出木子善良纯朴的性格特点。 【小题 2】因为木子发现晓晓只是相貌像自己的姐姐,其品行修养一点也不像自己的姐姐。晓晓缺少了姐姐的善良和无私的品质。 【小题 3】我认为应该是姐姐。虽然 “姐姐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广东省 增城市 调研 测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