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卷.doc
《2010—2011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 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8分)。 ,岁岁重阳。又今重阳, 。(采桑子)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 。(再别康桥) _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邹忌讽齐王纳谏) 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 长沙)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纪念刘和珍君) 芭蕉不展丁香结, 。(代赠) 答案: 人生易老天难老 , 战地黄花分外香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风萧萧兮易水寒 谎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同向春 风各自愁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百舸( g) ( zhn
2、)目彷( png)徨惆怅( chng) B方遒( qi)颓 ( p)哽咽( y)青荇( xng) C浪遏( )浮藻( zo)千乘 (shng)漫溯( shu) D阙( qu)秦忸怩( n)深邃( su)簸箕( q)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幽僻嘻游荒芜游目骋怀 B班驳挺拔沧桑失魂落魄 C稀疏缥缈蝉蜕玉砌雕栏 D和谐拙劣余暇走头无路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
3、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 无伤大雅 的玩笑。 B近 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 络绎不绝 ,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 各尽所能 :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
4、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 伯仲之间 ,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答案: C 下列对四部史书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共 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B史记是纪传体通
5、史,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C资治通鉴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北宋名臣司马光负责编撰,历时十九年,成书共 294卷。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吏官左丘明所作。记事始于鲁隐公元 年 (公元前 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54年)。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 “春
6、秋 ”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 “春秋 ”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 “天命靡常 ”的观点,命名当世为 “战国 ”;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
7、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 “春秋 ”。两汉时,人们 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 至于说 “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 ”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家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 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 “吾见百国春秋 ”? 可见,战国人是不会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小题 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墨 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
8、秋,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 “春秋 ”命名。 C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 “春秋 ”命名,而绝大多数均已被秦始皇烧毁。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 【小题 2】徐文认为 “春秋 ”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B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 C当时各国国史均以 “春秋 ”为名, 并非鲁国一国。 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 【小题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9、。 B “春秋 ”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C “春秋 ”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D产生于战国的 “天命靡常 ”的观点,是 “战国 ”时代得名的依据。 答案: 【小题 1】 C。此题考查对文句的正确理解。原文第二段语句 “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 ”,可判定正确答案:。 【小题 1】 B。此题考查正确筛选信息的能力。 B项意思不完整。 【小题 1】 D。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D项 “天命靡常 ”的观点春秋已有,并非产生于战国。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18分) 诗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 一阕关睢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
10、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 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 ,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 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 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 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江西省 上高二 中高 上学 期期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