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2010-2011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名句默写(任选十个空作答,填在对应的题号上。每空 1分,共 10分) ( 1)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奈何 ,用之如泥沙 ! ( 2)古人云: “以地事秦, ,薪不尽,火不灭。 ” ( 3)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舳。 ( 4)千岩万转路不定, 。 ( 5) ?江月何年初照人? ( 6) ,乾坤日夜浮。 ( 7)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 ( 8)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 ( 9)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10)漠漠水田飞白鹭, 。 (11) ,尽荠麦青青。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
2、一句是 A这家企业在危机发生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找理由推脱责任,让本可继续下去的合作,变得很难进行。 B虽然多数国人已是居者有其屋,但大家仍都忙于 “挣钱 ”,唯恐钱不够用,既无安全感,又有 危机感,如此一来,便有了季孙之忧。 C为能听到这场盼望已久的讲座,下车伊始,他就匆匆忙忙地往礼堂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D某出版社分册出版了一部散文全集,各册书的颜色、用纸都不统一。对此,责任编辑说: “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但对出版书 籍的其他环节,我就望尘莫及了。 ” 答案: A( B项季孙之忧:比喻来自内部的忧患; C项下车伊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D项应将
3、 “望尘莫及 ”改为 “鞭长莫及 ”。 “望尘莫及 ”,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鞭长莫及 ”,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把下面几个句子调整为一段语意连贯能说明世 博会中国馆特点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 3分) 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 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 两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 东方之冠 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构成,它的造型亮点是充
4、满中国元素并满足功能需求 答案: (解答本题先注意语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本题很显然是说明中国馆的造型亮点,因此第一句是 ,然后按照先国家馆后地区馆的顺序说明,后面应是 , 是 两句的总结, 是整个语段的总结。全段是按总 分 总的顺序编排的, 4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语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文笔清雅、闲适。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长篇小说京华烟云。 B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后期词作常含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 “哀其不
5、幸,怒其不争 ”的态度。 D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词的内容以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为主。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答案: C 彷徨 呐喊。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馆本身的设计容量和接待能力有一定限度,世博会开幕前,呼吁中国游客将参观机会留给外国游客,上海本地游客将参观机会留给外地游客。 B我国成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用 “长征三号丙 ”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这是连续发射的我国今年的第 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C在新课改形势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 经常看书、读报,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否则就会对许多新事物感到陌生,
6、说话做事也就难免贻笑大方。 D北大招生办公室公布了 2011年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 “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 答案: C( A主语残缺,在 “呼吁 ”前加上 “主办方 ”; B语序不当,该句改为“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用 “长征三号丙 ”运载火箭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 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 D句子杂糅,将 “了 ”改为 “的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珐琅日晷坚如磬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B陨落影碟推心置腹为山九仞功亏一溃 C浮燥圭臬以偏概全明修栈道暗渡陈
7、仓 D涣散照相神志不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答案: D( A“磬石 ”应为 “磐石 ”; B“功亏一溃 ”应为 “功亏一篑 ”; C“浮燥 ”应为 “浮躁 ”)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9分 每小题 3分)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获重大考古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考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确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 魏武王曹操高陵。 27 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安阳市及国家文物局有关方面负责人与部分专家学者一起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重要发现。 据介绍,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 2004年底后
8、多次被盗。为有效予以保护, 2008年 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后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共出土器物 250余件,有金、银、铜、铁、玉、石、骨、漆、 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类主要有铜带钩、铁甲、铁剑、铁镞、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圭、石璧、石枕、刻铭石牌、陶俑等,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其中 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 “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 ”、
9、“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 ”等铭文。在追缴回的从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 “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 ”铭文。在墓室清理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 3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 有关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 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魏武王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高陵。有关专家陈述了考古认定的依据。 第一,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 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 “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的情况相符。第
10、二,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第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 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 ,灵柩运回邺城,葬于高陵,高陵在 “西门豹祠西原上 ”。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该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 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 “殓以时服 ”“无藏金玉珍宝 ”,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
11、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 “常所用 ”之器。第五,最为确 切的证据就是刻有 “魏武王 ”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 “魏公 ”,后进爵为 “魏王 ”,死后谥号为 “武王 ”。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 “魏武王 ”,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 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 66岁吻合,应为曹 操遗骨。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在发布会上表示:西高穴墓发掘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目前根据专家们的确定,可以认为,西高穴墓为曹操高陵。 1、以下各项中,不能作为认定位于现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
12、穴村的大墓是曹操墓的依据的一项 是 A该墓葬规模巨大,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死前的身份相符;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B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 C该墓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这合乎曹操薄葬的主张和临终前留下的 “殓以时服 ”、 “无藏金玉珍宝 ”的遗令。 D出土文物中有 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 “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 ”、“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 ”等铭文。在追缴回的从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 “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 ”铭文。 “魏武王 ”,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2、下列理解和分析
13、,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献记载的所谓 “高陵 ”,指的就是曹操墓; “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 ”中的 “慰项石 ”,指的就是石枕。 B该墓出土刻铭石牌 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上有铭文。刻铭石牌的作用是记录随葬品的名称和数量。 C经专家鉴定,在该墓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其人年龄在 60岁左右,这与曹操终年 66岁吻合。这是证明该墓墓主为曹操的辅助性依据。 D关于曹操墓葬的具体位置,只在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和 1988年出土的鲁潜志有所记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在将来的发掘和研究中发现 “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 ”、 “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 ”的实物,那么将与先前
14、发现形成证据链,更能有力的证明西高墓穴就是曹操墓。 B虽然赵建武十一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的墓志铭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但鲁潜的墓志铭并非专门用作记载曹操墓情况的。 C在对古墓的考古研究中,弄清了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 的时代特征,就能认定该墓葬所属的年代以及该墓主人的确切身份。 D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证明西高墓穴就是曹操墓高陵的证据较充分,但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或许会发现对此结论不利的证据。 答案: 1、 B( “西门豹祠的位置 ”不能单独作为 “认定西高穴村的大墓是曹操墓 ”的依据。他只有结合了文献资料中记载的 “曹操葬于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 ”和 “西高穴墓在西门豹祠以
15、西 ”这两个事实,才能作为 “认定西高穴村的大墓是曹操墓 ”的一个依据) 2、 D(原文 “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 ”和 “据三国志 魏 书 武帝纪等文献记载 ”句中,皆有 “等 ”字,说明并非只有 “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和 “鲁潜墓志 ”对曹操墓葬的具体位置有记载。) 3、 C(该项误在将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从原文 “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魏武王曹操 ”句末看,弄清 “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 ”这一条件,对于 “认定该墓葬所属的年代以及该墓主人的确切身份 ”不充分,必须添加其他
16、条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 儿行千里 我第一次骑单车穿越中国的途中,母亲还不时将 一封封家书提前寄到我将到达的地方,好让我每次到达一个陌生的城镇,都会收到家人的问候,它温暖了我一程又一程。每次风尘仆仆地归来时,我的背囊里总塞有一摞沉甸甸的家书。 在一座乡村,一个农妇的儿子爱上了美丽的贵族少女。备受单相思煎熬的他,做出了离家到庄园主家当花匠的决定。启程的那天,雨丝纷飞。孤独的母亲坐在滴雨的屋檐下目送儿子欢天喜地朝远方的庄园走去,年轻的农夫欢快地走着,他吹着欢快的口哨,始终也没有回过头。 秋收的一天,他自告奋勇爬上高高的草垛,卖力地干活,因为他心爱的少女正在楼上的阳台注视这
17、里。高傲的少女或许 也被这劳动的场面所感染,顽皮地向草垛上的人们伸出了手臂,年轻人踮起脚尖为了握一握少女的纤手,不幸从高高的草垛上跌落摔死。 母亲闻讯赶来了。与儿子分别已久,万万没有想到会以这种结局重逢。当儿子在村人的嬉笑中下葬的时候,她紧紧地搂住冰冷的儿子,没有一丝抱怨,两行热泪从这位一生倔强从不落泪的农妇的脸庞上滑落。她说: “我的孩子 !” 从小到大看电影无数,许多影片别说情节,就连名字也记不大清楚了,但少年时看过的这部外国影片至今记忆犹新。 我恰恰是影片中那样一个孩子,疯狂地爱上了去远方的大路。多少年行色匆匆地行于中国的地 图,拎起行囊道一声: “我去西藏了 !”“我去黑龙江了 !”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黑龙江 大庆 铁人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