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2010-2011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念去去,千里烟波, 。 ( 2)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 3) ,水随天去秋无际。 (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_ _。 ( 5)吾所以为此者, 。 ( 6)谁怕? 。 ( 7)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 8)舞榭歌台, 。 答案:( 1)暮霭沉沉楚天阔。( 2)小乔初嫁了。( 3)楚天千里清秋。( 4)凄凄惨惨戚戚(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一蓑烟雨任平生。( 7)羌管弄晴。( 8)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每答对一空给 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选择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诚信缺失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也扭曲了一部分学生,诱发了道德上的堕落或变质。 B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如何防止个别公务员不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慷公家之慨确实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试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近年来,由于观众的锐减、剧目贫乏和演员青黄不接 ,导致中国戏剧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答案: C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二十四史 ”中的 “前四史 ”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其中,史记的作者
3、是西汉的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东汉的班固,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晔,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 B “元曲四大家 ”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被称为 “四大悲剧 ”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D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等。建国后,有王昭君等著名剧作。 答案: B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封建社会,大臣年老
4、了请求辞职为 “乞骸骨 ”,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 艺。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仙吕】【赏花时】我也只为无计营生四壁贫,因此上割舍得亲儿在两处分。 仙吕,宫调之一。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 “宫 ”,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 “调 ”,合称 “宫调 ”。 D教使者谓单于,言 “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 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
5、如曾作上林赋。 答案: B 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答案: D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楔( xi)子 亢( kng)旱荒阡( xin) 苌( chng)弘化碧 B给予( j)妃嫔( bn) 厮( s)守 面面相觑( q) C变徵( zh) 玉簪( zn) 蹩( b)进 残羹冷炙( zh) D自诩( x) 涔涔( cn) 脑髓( su) 咄咄( du)逼人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冷战阶段,各发展中国家
6、都懂得两虎共斗,必有一伤的道理。 B这些人也真够冠冕堂皇,经人这么一说,他们就死心塌地地转起 “法轮 ”来了。 C谈起垃圾短信,广大手机用户深恶痛绝,当有关媒体记者探访发送垃圾短信的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D人类的共同家园已千疮百孔,极端气候频繁发生,这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 答案: B 下列各组句子中,含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A群臣孰计议之畔主背亲 B召有司案图因泣下 衿,与武决去 C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衡因上书陈事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若知我不降明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孔子有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
7、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 “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 要诊治
8、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 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那 “天下 ”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
9、置信语体文时 ,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 “桐城派 ”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 “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有能欣赏那种作品 的趣味。 ”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
10、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朱光潜的谈美 谈文学) 【小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精神上的残废 ”具体指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 B “精神上的中毒 ”具体指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 C “精神上的短视 ”具体指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 D本文第 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 段列举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第 段提出诊治的办法,第 段作者主要批判了自己错误的文学欣赏态度。 【小
11、题 2】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下列关于其具体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 1段引用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话,引出了对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 B第 4段引用了 “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的语句,形容一些欣赏者心胸狭隘,推卸责任的欣赏态度。 C第 5段引用孔子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 ,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 D第 6段引用华兹华斯 “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有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 ”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
12、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的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 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 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 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只有扇子崖 苏叶 也许,这又是怪癖 我游山水,顶怕看见帝王的碑刻。偏偏泰山,四下里都是它们。我心郁闷,好好一座山,一经御驾禅封,没奈何地连身份都改变,仿佛成了一块护王权、安四邦的大镇石。而名人又好捧它,僧人亦爱噪它,后世代代供它拜它。山成了神祗,再巍峨高大,除了招引些糊涂百姓往树枝上拴红绳儿求福求禄而外,只
13、是一个大祭坛吧 失了本性的土石,哪里真还有什么苍野雄秀可言 这几千级的盘山道,不过是 “平步青云 ”的爬梯罢了。 心思忤慢,所以,我登南天门,天门雾障不为我开。我去仙人桥, 仙桥云乱不为我渡。东岳大帝不向我显圣,泰山老母也不为我超度。只有舍身崖不怀好意地招我前往,那万仞深渊,黑风如簇,阴凄凄不是玩儿的。 便玩碧霞祠,便闹丈人峰。笑了探海石,又嘲瞻鲁台。玩闹笑嘲中,谁知道我的落寞 想不到会有一个扇子崖。 一面峭壁,绝立于万斛青翠之上。半幅残旗,啸傲于深山密林之中。远离了帝王冠盖,疏弃了名士题咏。脚下不要招摇的店幌,身边没有谒拜的游人。蝉声躲在绿得浸人的树阴里,一声急,一声慢,凿着空凉的石道。而这
14、一扇断壁悬崖,却沉默着,披了满身犀利,削立在酷烈的阳光下。 这一身 虻谋藓 鄹檬腔褂型锤 这褶皱千叠的额角又有几多哀雄 坐在山间乱石上向它凝望,真想伸出手去轻声叩问。到底,是有怎样的内力,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在哪一声嘶吼中,于挤压逼卡下,猛一跺脚,又挣出了自己的头颅自己的生命 这独立特行的风姿,难道果真只是古老的地壳运动偶然形成的 就算如此,扇子崖当初也必定结结实实地死过一回。死在岩板的崩裂时,死在熔浆的奔突里,死在洪峰的漩流下,死在天雷与野火、风压与雪埋的撕裂毁灭中 !而又悄然突兀,拔地崛起,剐却了血肉,聚一身筋骨耸向天际 ! 想必是,每一寸骨骼都是尖利的吧 想必是,每一声 呼吸都是粗硬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甘肃省 兰州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