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物理(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物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物理(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物理(带解析) 选择题 化石能源是当今我国的主要消耗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会造成危害 B使用化石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C我国消耗的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D化石能源可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石能源是目前全球消耗的主要能源,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化石能源本世纪将被开采殆尽。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 CO2,同时可能产能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故 BCD是错误的,核泄漏一般的情
2、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 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受到外照射伤害。选项 A正确。 考点 :能源分类,化石能源 人直接用 F1的力匀速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 W1,若人使用某机械匀速提升该重物到同一高度则人的拉力为 F2,所做的功是 W2( ) A F1一定大于 F2 B F1一定小于 F2 C W2一定大于 W1 D只有 F2大于 F1, W2才大于 W1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们使用机械是为了操作方便,使用的机械可以是省力的,也可是省距离的,还可以是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的。但使
3、用机械都不可避免的克服机械自重和机械零件间的摩擦而做一些额外功,故使用机械做的功一定会比不用机械直接对物体做的功多。故选项 C是正确的 D是错误的,因为不知道使用的是什么机械,故力的大小无法判断。故选项 AB错误。 考点:简单机械与做功的判断 图中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 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 50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4、,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物理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因为在水平雪地上,所以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的大小就等于他们的重力的大小,而芳芳的质量大,故芳芳的重力大,所以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大。选项 AB错误,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小明却深陷雪地说明小明对雪地压 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大。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所以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小。选项 C正确, D错误。 考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云中冰粒下落,温度升高变成雨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粒液化为雨滴 B雨滴内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引力 C雨滴的内能大于同质量冰粒的内能 D雨滴内能
5、转化为动能,所以下落越来越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冰粒是固态,雨滴是液态,冰粒变成雨滴发生了熔化这一物态变化,熔化要吸热。故选项 A错误; B.物体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选项 B错误; C.冰粒变成雨滴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物体吸热,内能会增加。(或雨滴与冰粒的质量相同,但雨滴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 C选项正确; D.雨滴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下落越来越快,在下落的过程中由于与空气摩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项错误。 考点:物态变化,分子力,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能量转化 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
6、,另一只是橡胶的。他滑行时,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如 图,他用 b脚蹬冰面后,只用 a脚向右滑行,可以确定的是( ) A滑行时冰对 a鞋的摩擦力向右 B蹬冰时冰对 b鞋的摩擦力向左 C a鞋底是橡胶会滑得更远 D a鞋底是塑料会滑更远 答案: D 试题分析:冰壶运动员蹬冰面的脚与冰面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是为了更好启动,故该脚与冰面间的摩擦力要尽量大,这样人就会获得一个较大的向前的力。所以 b鞋底是橡胶(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的摩擦力大),当用脚蹬冰面时,鞋底对冰面施加一个向左的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到的,冰就会对 b鞋底施加一个向右的力,这样运动员才 会向右运动。故选项
7、 B是错误的;当运动员只用 a脚滑行时, a鞋底 与冰面间的摩擦是有害摩擦,会阻碍运动员向右运动,故冰面对 a鞋底摩擦力的方向向左,要尽量减小这个摩擦,所以 a鞋底要用塑料,这样会滑得更远。故选项 AC错误, D选项正确。 考点: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 如图,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 A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大 C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D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表示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而液体
8、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所以两杯液体吸收外资的热量相等。故 A选项正确;选项 CD错误。根据 可知:在质量,初温和吸收的热量都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小。故选项 B 错误。 考点:热量的计算,比热容 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 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 tabtcd,运动距离 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 A ab段做功较多 B ab段与 cd段的功一样多 C ab段功率较大 D ab段与 cd段的功率一样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力学中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9、距离。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两种情况下,用大小相等的拉力 F,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的距离也是相同的,故拉力做功一样多。 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功与做功时间的比值。即 ,拉力做功一样多,而时间 tabtcd,所以 ab段的功率比 cd段的功率小。故选项 B正确。 考点:功和功率的计算 如图,小明把蜡烛 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B恰好与蜡烛 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 “若将蜡烛 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 ”。他这一提法属于( )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答案: A
10、 试题分析:物理科学研究实验的七个探究步骤一般是: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分析论证 6、得出结论 7、评估交流。小明仅一次实验是不能得出准确结论的,故小明提出的观点不是实验结论而只 是一个猜想。故选项 A合题意。 考点:探究实验的环节 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哪一幅( ) 答案: B 试题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从图中可看出在相同的时间内, B图中振动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音调最高, C图的振动频率与图 4一
11、样, AD两图的振动频率比图 4低,故 B图是乙声音的波形。选项 B合题意。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波形的认识 图中的 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 答案: D 试题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法拉弟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 1闭合的电路, 2只有一部分导体, 3切割磁感线 。分析上图可知磁场的方向都是从左到右,只有 D图中导线运动的方向是从左到右的,与磁场方向一致,没有切割磁感线,其它三种情况都有切割磁感线,故选项 D合题意。 考点:电磁感
12、应 图是电磁波及其应用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紫外线是紫色的 B电视机遥控器用 射线遥控 C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频率比无线电波低 D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紫外线的频率比紫光的频率高,不是紫色的,故 A选项错误; B.电视机遥控器用的是红外线遥控,是因为红外线的穿透云雾能力强。故选项B错误; C.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是 X射线,从上图中可看出 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高。故选项 C错误; D.可见光与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家族,电磁波在真空传播的速度都是 3108m/s 。故 D是正确的。 考点:电磁波的频率及应用
13、图中电路中 R1R2,开关闭合,电压表 V的示数为 6V,电压表 V1的示数( ) A等于 6V B大于 3V C等于 3V D小于 3V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电路可知:开关闭合, R1与 R2串联,电压表 V测电源电压,V1测 R1两端电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故 V1的示数小于V的示数。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一定,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R1的电阻大,故 R1两端的电压大。所以 V1的示数大于 3V。选项B正确。 考点: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 实验题 有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设计实验比较哪个杯的保温效果好。 ( 1)需要的实验器材: _。 (
14、2)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哪个杯保温效果好的根据。 答案:( 1)温度计,秒表,热水 ( 2)实验步骤: 在保温杯中装满相同温度的热水,并把两个保温杯放在同一个室内; 经过相同时间后,同时用两支温度计测量两个保温杯中水的温度; 所装水的温度较高的保温瓶保温效果较好。 根据:向相同容积的保温杯中加满相同温度的水,水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根据 Q=cmt 可知:在质量、初温和比热容都相同的情况下,经过相同的时间,末温越高的保温杯向外散失的热量越少,所以末温越高的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越好。 试题分析:要比较哪个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即要把两个保温杯都装上等质量等温度的水,通过比较在相同时间内温
15、度的变化的多少来判断保温效果的好坏。未温高表示散失的热量少,保温效果好。所以需要的实验器材:( 1)温度计,秒表,热水 ( 2)实验步骤: 在保温杯中装满相同温度的热水,并把两个保温 杯放在同一个室内; 经过相同时间后,同时用两支温度计测量两个保温杯中水的温度; 所装水的温度较高的保温瓶保温效果较好。 根据:向相同容积的保温杯中加满相同温度的水,水的质量相同,初温相同,根据 Q=cmt 可知:在质量、初温和比热容都相同的情况下,经过相同的时间,末温越高的保温杯向外散失的热量越少,所以末温越高的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越好。 考点:探究性实验设计 滚摆从图的位置 1静止释放,下降经过位置 2,继续下降,
16、再上升到达最高点 3,这三个位置:滚摆重力势能最大的是 _、动能为零的是 _、机械能 最大的是 _。(填写位置序号) 答案:, 1、 3, 1 试题分析:滚摆在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因为存在空气阻力,滚摆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有一小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每次滚摆上升的高度会比前一次低。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滚摆的质量是不变的,故滚摆在位置最高时重力势能最大,即位置 1,滚摆在位置 1是静止的,在最高点位置 3时也是静止的,速度都为零,而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为零,动能也为零。因为滚摆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而是一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广东广州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