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下期限时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下期限时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下期限时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下期限时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阐述中,属于儒家思想的主张是( ) A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C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D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属于墨家的思想主张。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属于兵家的思想主张。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属于法家思想主张。 “为政以德 ”
2、属于孔子的政治观点,是儒家思想的主张,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某校将进行一次周恩来生平主题的展览,下列不能选为题材的是( ) A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B领导武昌起义 C任黄埔军校政治部 主任 D出席万隆会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周恩来相关的内容。周恩来参与解决西安事变,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提出了 “求同存异 ”方针。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不是武昌起义,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国民革命的洪流 黄埔军校的创建
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西安事变;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万隆会议 一位资本家这样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 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 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描述的史实是( ) A “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上述这段话描述说明了资本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支
4、持。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大改造 下列关于台湾问题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导致台湾和祖国第二次分离 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分别属于内政问题和外交问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 指导思想 台湾地区可享有高度自治权和保留自己军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湾问题的相关内容。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导致台湾和祖国第三次分离,前两次分离分别是荷兰殖民者侵占和马关条约割台湾。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分别属于内政问题和外
5、交问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对台基本方针, 1995年江泽民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台湾地区可享有高度自治权和保留自己军队。所以 说法正确,答案:选 D。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渡江战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一国两制 ”的构想;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
6、方式 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 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 “组织方式上的变化 ”、 “改变组织方式 ”分别指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业合作化运动、实行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 ”是指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特点是 “一大二公 ”,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改变组织方式 ”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发
7、展。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人民公社化运动;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近代以来,人们的 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1909年,赵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 1910年,钱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 1911年,孙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 1912年,李某打电报邀请朋友参加自己的婚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 1909年通车,所以赵某乘坐火车,可以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
8、筑的铁路上。申报创办于 19世纪 70年代, 1911年会报道武昌起义的消息。电报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912年已经发明了电报。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了科举制度,所以 1910年钱某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近代工业的兴起 京张铁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近代工业的兴起 电报事业的发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申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科举制度的废除 下列关于解放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1946年 6月,蒋介石撕毁 “双十协
9、定 ”,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进攻,全 面内战爆发 B在辽沈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和平解放 C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D 1949年 4月 23日南京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相关内容。 1946年 6月,蒋介石撕毁 “双十协定 ”,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不是陕甘宁解放区。在平津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和平解放,不是辽沈战役。 1949年 4月 23日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所以答案:选 C。 考
10、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全面内战的爆发;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平津战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淮海战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渡江战役 国共两党于 1924年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 1924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 ) A民 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 1月 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是民国元年,1924年应
11、为民国十三年,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下列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或报刊,按出版或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海国图志 新青年 民报 天演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近代化探索。魏源的海国图志,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第一次把这一理论付诸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严复译著的天演论,以西方学说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宣扬了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之一。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所以按时间
12、排序正确的是 ,答案: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近代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维新变法运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辛亥革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新文化运动 革命志士陈天华痛斥清政府为 “洋人的朝廷 ”,下列条款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清政府赔偿白银 4.5亿两 B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中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 活动 ”,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 “洋人
13、的朝廷 ”,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 “成中国之巨祸 ”,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甲午战败影响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 B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近代史上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
14、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属于战争战败的原因,不是影响,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甲午中日战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材料所提及 “运动 ”的代表人物是( ) A左宗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胡适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19世纪 60年代 90 年代,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左宗棠。梁启超是戊戌变法
15、的代表人物,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近代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编写晚清风云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B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C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再度出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晚清历史的相关内容。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16、。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再度出逃。甲午中日战争 的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不是黄海大战,所以 C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鸦片战争 虎门硝烟;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甲午中日战争 威海卫之战;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段话的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肯定了 中国抗击侵略的正义性 C抹
17、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战争起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 “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 ”原因是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使用了武力,发动了鸦片战争。这段话的观点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其实质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沦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鸦片战争的烽烟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18、 B科举考试提高了缙绅的地位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们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获得官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唐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根据材料 “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说明了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人们普遍推崇进士科,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科举制度 下列关于四大发明阐述正确的有( ) 四大发明均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北宋制成罗盘针并开始运用于航海 西汉的 “蔡侯纸 ”是人类书写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是金刚经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A B C D 答案
19、: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四大发明的相关内容。四大发明均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北宋制成罗盘针并开始运用于航海。 “蔡侯纸 ”是东汉蔡伦改进的,不是西汉,所以 错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不是活字印刷,所以 错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得到改进,威力大增。所以正确的是 ,答案:选 A。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活字印刷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指南针;北师大 版七年级下册 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火药;北师
20、大版七年级上册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先进的科学技术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里的历史现象。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出自 明朝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反映了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的崇高品质。“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反映了元朝回族的形成。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歌颂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
21、邑犹藏万家室。 ”反映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局面。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秦朝、唐朝、元朝、明朝,所以正确的顺序是 ,答案:选 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秦帝国的兴亡 秦朝的建立;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开元盛世;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回族的形成;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戚继光抗倭 史载: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 “宗室贵戚多怨望 ”的关键原因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秦孝公去世,失去政治支持 C根据军功大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长沙 市长 教育 集团 九年级 下期 限时 训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