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三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愚公移山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A、 B、 D 都是形状、位置的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是燃烧反应,燃烧都会生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区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注射器内有液体 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答
2、案: A 试题分析: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锥形瓶内气压会减小,外界空气会从长颈漏斗口进入,所以下端会有气泡冒出 考点: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利用温室进行植物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人适量的 二氧化碳,促进农作物增产,这是因为( ) A施用后可防止火灾 B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C施用后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适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加快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农作物产量提高 考点:光合作用的原理 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锰、二氧化碳三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3、) A都含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是化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氧气、二氧化锰、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氧气属于单质,有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化合物 考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成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烛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烟雾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
4、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烛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考点:熟记化学反应的现象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 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 Na D核外电子数为 22 99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小方块告诉我们四个信息: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22 99是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核外电子数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
5、识 饮 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铁、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 其中 “钙、镁、锌、铁、硒 ”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的成分一般是指元素 考点:物质组成的用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闻气体气味 B检查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取用块状固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闻气味是不能把鼻子凑到容器口,而应该把气体轻轻往鼻子跟前煽动,防止中毒; B、检查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C、绝对禁止拿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 D、块状固体应该先把试管横
6、放,再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防止击破试管底 考点:学生实验基本操作 儿童每日要摄取适量的钙,才能避免 ( ) A贫血症 B佝偻病 C夜盲症 D甲状腺肿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体缺铁会贫血,缺钙会患佝偻病或骨质疏松,却维生素 A容易患夜盲症,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 考点:无机盐缺乏症 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金刚石 B氯化钠晶体 C铜 D氧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金刚石和铜有原子构成,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考点:物质构成的规律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东方之冠 ”(如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 Q460钢
7、制成的。下列有关 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耐腐蚀 B能导电 C强度高 D抗震性好 答案: A 试题分析:导电性、强度、抗震性都属于物理性质;,耐腐蚀是指物质跟水分、氧气、二氧化碳已经酸性物质等在常温下不容易发 生化学反应,所以属于化学性质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 “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构成物质的微粒是有质量的 B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C微粒之间有空隙 D微粒是可以分割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选 B 考点:用分子的特点解释某些现象 填空题
8、 通过对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 _; 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_(填字母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可选用 _ _(写一种即可 );取用高锰酸钾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_ 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3)选择图中的仪器组合也可制取另一种气体 ,制取该气体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该气体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是 ,用该方法收集,检验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为: 。 答案:( 1)酒精灯、集气瓶( 2) C; E或 F; A;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3)二氧化碳
9、;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 +水 +二氧化碳; D; F;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试题分析:( 2)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应该用 C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是颗粒,要用钥匙取用( 3) D装置可以作为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所以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氧气、氢气,题目要求制取另一种气体,所以不能填写氧气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充满集气瓶后会从瓶口溢出,所以应该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 口而不伸进瓶口 考点:常见仪器名称、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县 第三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