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建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福建省建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福建省建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福建省建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汽油挥发 C水的电解 D干冰升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石蜡由固体变成液体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成气态,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干冰升华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气态,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木糖醇( C5H1
2、2O5)是一种广泛用于口香糖的防龋齿物质。下列有关木糖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一个木糖醇分子由 5个氢原子、 12个氧原子和 5个氧原子构成 C一个木糖醇分子由 5个氢元素、 12个氧元素和 5个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个木糖醇分子由 5个氢原子、 12个氧原子和 5个氧原子构成,元素不能说 “个 ”,只能讲 “种 ”。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中的金属的硬度大 B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D铁桶可用来盛
3、装稀硫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氢的前面,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 D错误。 考点:金属和金属材料 下列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应装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中,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 D电解水实验中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答案: C 试题分析: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 “雾 ”一般指的是液体。 考点:常见实验现象 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退到卫生间暂避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封闭房门 跳楼
4、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可退到卫生间暂避封闭房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考点:逃生措施 我国已经立法规定酒驾入刑。 “酒精检测仪 ”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 C2H5OH+4CrO3+6H2SO4=2Cr2( SO4) 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 Cr2( SO4) 3,其中 X的化学式为 A O2 B H2O C SO2 D CO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 C:2 , H: 18 , O: 37 , Cr: 4 , S: 6 ,反
5、应后 C: 2 , H: 0, O: 28 , Cr: 4 ,S: 6 , X前有系数 2,故 X的化学式为 H2O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元素。结合下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8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5.85g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A正确;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错误;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易失去 3个电子, C错误;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 D错误。故选 A。 考点: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
6、是 A点燃酒精灯 B液体取用 C量取液体 D过滤 答案: B 试题分析: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A错误;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 B正确;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错误;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D错误。故选 B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硅酸钠( Na2SiO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的原则,其中 Na为 +1价, O 的化合价为 -2价,设
7、Si的化合价为 x,则( +1) 2+x +( -2) 2=0,解得 x= +4。故选 D。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发生了变化 C变成了新的分子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发生了变化,其中气体分子的间隔最大,固态分子的间隔最小。 考点:分子的性质 填空题 山梨酸钾是常用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 C6H7O2K 。 ( 1)山梨酸钾由 种元素组成; ( 2)山梨酸钾中碳元素和钾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四 ( 2) 24: 13 试题分析:
8、( 1)根据山梨酸钾的化学式为 C6H7O2K ,可知山梨酸钾由 C、 H、O、 K 四种元素组成; ( 2)山梨酸钾中碳元素和钾元素的质量比 =126: 39=24: 13 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 、 。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若用 C装置收集氧气,观察到导气管口气泡 ,再开始收集。氧气的检验方法是 _。 ( 3)写出用 B装置和适当药品制取气体( O2除外)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 _ 。 (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
9、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制取和收集装置是 _和 (填字母)。 答案:( 1) 试管 集气瓶 ( 2) 2H2O2 2H2O+O2 催化 连续均匀放出时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瓶中气体是氧气。 ( 3) CaCO3+2HCl = CaCl2+H2O+CO2(或 Zn+H2SO4 = ZnSO4+H2等) ( 4) A E 试题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生成的是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钙反应的催化剂,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排水法收集,则要待气泡连续均匀
10、放出时开始收集;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瓶中气体是氧气。 ( 3) B装置属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或氢气; (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固 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属固固加热型,应选 A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则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1)我国是现代湿法冶金术的先驱,早在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写到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这里的曾青是指硫酸铜一类的化合物,请写出硫酸铜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福建省 建阳市 九年级 上学 期期 水平 测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