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郑州市教研室九年级考前测试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南郑州市教研室九年级考前测试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南郑州市教研室九年级考前测试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南郑州市教研室九年级考前测试 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 “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 支持正常贸易 反对鸦片走私 维护民族利益 反对开放口岸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林则徐禁烟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林则徐支持正常的对外贸易,严禁鸦片走私,故第四项是错误的,可排除,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 历史学家托马斯 伍兹认为:林肯并不是黑人的朋友,也不是民族平等主义者,并不是为了帮助黑人而解放黑人奴隶的。但至少从大历史观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林肯 实现了美国
2、的独立 维护了美国国家的统一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林肯的贡献,对于此类多选题,学生可以用排除法进行选择。首先林肯领导的是美国内战,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是华盛顿,排除第一项。故可以快速选出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南北战争 据说 1793年,路易十六在监狱里感慨说: “是这两个人(一个是伏尔泰,一个是卢梭)打垮了法国。 ”我们可以理解为 A路易十六的政敌强大 B路易十六被出卖 C观念推动了世界的变化 D科技推动了世界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伏尔泰和卢梭都
3、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根据题意可以看出题目重点在于强调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璀璨的近代文化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右图客轮于 1912年 4月,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使用电灯照明 豪华客舱配备计算机 航行过程中可用卫星定位来追踪其行程 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的选择应围绕时间 1912 年。结合材料,电子计算机和卫星定位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912 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
4、界 人类迈入 “电气时代 ”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 ”该国 “社会制度初显优 ”最集中体现在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的历史。一战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将社会主义同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经济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故 “社会制度初显优 ”,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欧洲曾是两次世 界大战的发源地,但至今没有再发生任何战争,这给全世界人
5、们卤有益的启示是 A人民厌倦战争才不会有战争 B出现更大的威胁才会避免 “内战 ” C加强合作与互补,才能避免战争 D欧洲经济衰落,无力再战 答案: C “国际会议往往成为大国角逐利益的特殊战场 ”。关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说法错误的是 A都召开于大战结束之后 B都具有强权色彩,侵害了中国国家利益 C都推动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 D都维持了世界短暂的和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综合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是在 1919年和 1922年一战结束之后召开的,而雅尔塔会议召开于 1945年 2月二战胜利前夕,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
6、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中东问题的由来与现状的历史图片展,下列不应该选用的是 A巴勒斯坦地区 B苏伊士运河 C科索沃战争示意图 D阿拉法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中东指亚洲西南和非洲北部地区,而科索沃则属于欧洲巴尔干半岛,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动荡的中东地区 我们为右图中物品算笔账,其市场售价 600美元,主要部件来自于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成本仅约为 187 51美元,中国组装企业只得到每台6 54美元的酬劳,美国军少净赚 360美元以上。对此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济全球
7、化趋势日趋明显 B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处于劣势 C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处于优势 D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很多规则都是由发达国家制定,对于发展中国家很不公平,但有利也有弊,发展中国家不但要抓住机遇,更要制定应对风险的措施,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 ” 拿破仑法典在法律上保障了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确保了私人财产所有权的神圣不可侵犯,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易和价值秩序。由此可见拿破仑 A是个代表地主阶级利
8、益的封建皇帝 B奠定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系 C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D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从拿破仑法典的影响来考查拿破仑的贡献。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虽然在后期带有侵略性,但其最伟大的功绩就在于他的法典,通过其内容可以看出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用法律的形式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2013年,翟峰一家三口航海环游世界的消息让很多人心动。关于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说法错误的是 A欧洲经济的重心从地中海转移到欧洲大西洋沿岸 B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导致中国
9、的衰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结合所学可知,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将世界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各大洲之间的交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欧洲的经济重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带动了大西洋沿岸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开始了殖民扩展与掠夺。可中国的衰败并不完全是外因所致,更重要的是内因,是当时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以及闭关锁国政策所致。故选 D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小明是个文学爱好者,他想了解能体现人类追求以人为中心,反对封建神权思想的作品,应该阅读下列哪本书 A荷马 史诗 B最后的晚餐 C神曲 D战争与和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10、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作。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首先排除 AD两项,其次本题考查的是 “那本书 ”,可以再排除 B项。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如右图,图中 A、 B、 C、 D四处是中国近代损失的大面积领土,其沦丧主要集中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阿古柏侵略新疆时期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地图,图中 ABCD 四处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集中于西北、东北,结合所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中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英法联军侵略之际,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 150多万平
11、方公里的土地。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中国所走过的探索路程的顺序是 思想上的科学、民主化 制度上的民主、平等化 经济上的机械、工业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可以得出,洋务运动 经济上的机械、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制度上的民主、平等化;新文化运动 思想上的科学、民主化;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1923年,梁启超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 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于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
12、 A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B新文化运动的必然性 C辛亥革命对人们思想的冲击 D国民革命运动的两面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结合题目中的时间, 1923年,故可以首选排除 A项;国民革命运动发生于 1926年,也可以排除。题目中梁启超 “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重在思想观念上,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辛亥革命重在制度上的变化,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 2014年 2月 17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到大陆参访交流。他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晤,针对共同关切问题交换了意见。而
13、 90年前,国共两党就曾合作为中国革命做 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为创建革命军奠定基础 彻底完成反封建任务 建立民主国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时间, 201490=1924 ,结合所学可知, 1924年 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开始,在这之后,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军事政治人才,为革命军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并组织北伐,但北伐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大军阀中只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并没有消灭张作霖,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 有人说, 2014年是新长征的开始。当
1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瑞金开始长征的目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清算党内的左倾错误 C北上抗日 D保存革命实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为保存革命实力,中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军事上的指导地位,清算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注意题目中问的是长征的目的,故选 D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红军不怕远征难 习近平总书记曾填词一首歌颂一个历史人物,部分如下: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请问他所歌颂的是
15、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答案: C 试题分析:学生要学会从题目中找到解题的题眼,分析诗句, “好官 ”“焦桐 ”“沙丘 ”,从这些关键词中可以看出,诗词中歌颂的是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1962年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 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被誉为 “党的好干部 ”、 “人民的好公仆 ”。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早年留学日法,军校担当主任,打响首义第一枪,斡旋干戈挽危局,外交打开新局面,文革力保人与财! ”上面描述的是哪位历史
16、人物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邓小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学生要学会从题目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关键词。结合所学,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领导南昌起义,在遵义会议中为三人军事小组成员之一,新中国初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学生能确定其中任意一项都可做出选择,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014 年 3 月 1 日,昆明火车站发生砍杀事件。新疆政协副主席黄昌元表示,这种反人类活动代表不了任何民族,其背后是政治势力。我们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反恐维稳,另一方面要发展新疆民生,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历
17、史上充分证明中国政府重视各个民族发展的举措包括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帮助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行一国两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快速做出选择,本题问的是民族关系,分析选项,“一国两制 ”主要针对的是港澳台问题,可以排除,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民族团结 综合题 ( 5分)世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世界遗产能帮我们更好地探究历史,了解 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文明。观察下面世界遗产图片资料。 A马可 波罗行纪 B龙门石窟 C雅典卫城 D清明上河园 请回答: (1)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南 郑州市 教研室 九年级 考前 测试 03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