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 O、 Si、 Al、 Fe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故选 C。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在反应 2A+B=3C+D中, A和 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 1,已知 20g A与一定量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g D,则在此反应中 B和 C的质量比为: A 4: 19 B 2: 17 C 1: 3 D 3: 5 答案: B 试题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反应的质量比,由于在化学方程式中 A的前面有系数 2
2、,即 A和 B反应的质量比为 10:1,现 A反应了 20g,那么 B反应了2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可得: C的质量 =20+2-5=17g , B和 C的质量比为 2: 17 。 B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某物质 R与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为: 2R+2H2O+7O2=2FeSO4+2H2SO4,推断R的化学式为 A FeS2 B Fe2S3 C FeO D FeS 答案: A 试题分析:反应前各原子的数目为: H:4 O:16 , 反应后各原子的数目为: Fe:2 H:4 O: 16 S: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X的
3、化学式为 FeS2 , A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 “电解水实验 ”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 a、 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 2:1 D试管 a、 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 答案: D 试题分析: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可用燃烧法检验,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质量比为 8:1 ,该实验能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由图可知, a与负极相连,收集的是氢气, b与正极相连,收集的是氧气。综上所述,故选
4、D。 考点:电解水实验 下列变化中,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5g水受热变成 5g水蒸气 B 5g食盐溶解在 95g水中,成为 100g食盐溶液 C 100mL水加入 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 200mL的溶液 D木炭燃烧后质量减 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中,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A、 B均是物理变化,错误; 00mL水加入 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 200mL的溶液,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 C错误;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是因为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正确。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CO2: “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 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 S2- :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CO2中的 “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A正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2Na: “2”表示两个钠原子, B错误;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C中 +2”表示镁元素显 +2价, C错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
6、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要省略, S2- : “2”表示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D错误;故选 A.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某同学在做过滤净化水的实验中发现滤液仍然很浑浊,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A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有洗干净 B在过滤过程中,漏斗中待过滤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 C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D滤纸破损 答案: C 试题分析: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过滤器内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都会导致待滤液不经过滤直接进入下面的烧杯中,从而出现浑浊;还有,盛装滤液的烧杯不洁净,也会造成滤液仍浑浊,。故选 C。 考点
7、:过滤操作 今年 4月 20日,四川雅安发生 7.0级地震,引起当地水质变化,下列有关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志愿者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B水体有自净能力,震后灾区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C志愿者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吸附主要是用活性炭吸附颜色和异味, A正确;水体有自净能力,但自净能力是有限的,震后灾区的水可能含有很多的污染物,不能直接饮用, B错误;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用肥皂水来检验, C正确;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可用燃烧法检验,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
8、比为 1:2 ,质量比为 8:1 ,该实验能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 D正确。故选 B。 考点:净化水的方法及水的组成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 象 解 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 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夏天的温度比冬天的温度高,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A 正确;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状态的物质,气体的分
9、子间隔最大,最易压缩, B正确;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正确;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变大了,分子的大小是不变的, D错误。故选 D。 考点:分子的性质 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78%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铁丝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 “惰性气体 ” 答案: D 试题分析:空气中各成分是按体积分数计算的,即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A错误;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可以将红磷换成铁丝, B错误;
10、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 C错误;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极难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 “惰性气体 ”, D正确。故选 D。 考点:空气的成分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A错误;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