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宝应县中南片七校九年级12月月度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宝应县中南片七校九年级12月月度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宝应县中南片七校九年级12月月度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宝应县中南片七校九年级 12月月度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答案: C 试题: A、木已成舟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 B、花香四溢是由于构成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而闻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 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正确; D、滴水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错。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图 1是元素周期表中
2、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 2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13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g C铝原子的核外电子分三层排布 D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 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由图中信息可知:铝原子的质子数为 13,故 A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 “1”而不是 g,常省略不写,所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故 B错误; C、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核外电子分三层排布,故 C正确; D、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说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3、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故 D正确; 故选 B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交警常用一种 “酒精检测仪 ”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 C2H5OH + 4CrO3 + 6H2SO4 = 2X + 2CO2+9H2O,反应 中红色的 CrO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 X,则 X的化学式为 A Cr2O3 B CrSO3 C Cr2(SO4)3 D Cr2S3 答案: C 试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 C 考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且碳、氧
4、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 CO2 B一定是 CO与 CO2组成的混合物 C一定是 CO与 O2组成的混合物 D该气体最多可能由 3种物质组成 答案: D 试题:根据题意,混合气体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1: 2,而 CO2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3: 8,因此不可能只含有二氧化碳;而 CO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3: 4,因此也不可能只含有 CO气体;因 3/8 1/2 3/4,故混合气体可能为一氧化碳与氧气、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也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三种气体的混合物;若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则碳氧元素质量比会小于 3/8,故
5、D正确。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 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 / g 3.2 3 待测 3.2 A W可能是单质 B 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 Z物质的质量为 86.4g 答案: D 2012 年 11 月,中国白酒行业遭遇了塑化剂风波。 DBP(化学式为 C16H22O4)和 DEHP(化学式为 C24H38O4)是两种常见的塑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BP中有 42个原子 B DBP和 DEHP均由 C、
6、 H、 O元素组成 C DBP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78 D DBP和 DEHP中 O元素质量分数相同 答案: B、 C 试题: A、 DBP是由 DBP分子构成的, 1个 DBP分子中含有 42个原子 ,故选项说法错误; B、 DBP和 DEHP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 DBP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16+122+164=278,故选项说法正确 D、 DBP和 DEHP中 O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 ,二者数值不同,故选 BC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不能鉴别的是 A NaCl、 Na2CO3 B
7、K2SO4、 KCl C NH4NO3、 NaOH D CuSO4、 Fe2(SO4)3 答案: AB 试题: A NaCl、 Na2CO3二者都易溶于水,不能用水鉴别; B K2SO4、 KCl二者都易溶于水,不能用水鉴别; C NH4NO3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 NaOH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能用水鉴别; D CuSO4溶液呈蓝色, Fe2(SO4)3溶液呈红褐色,能用水鉴别;故选 AB 考点: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颜色。 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 CO2。你认为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 CO2,因为 CO2能溶于水 B选择 B、
8、 C两种装置,导管 b接导管 d可收集到一瓶 CO2 C选择 B、 C两种装置,导管 c接导管 d可收集到一瓶 CO2 D选择 A、 B两种装置,导管 a接导管 c可收集到一瓶 CO2 答案: C 试题: A、 CO2能溶于水,只是一体积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当达到饱和就不会再溶了,所以用排水法也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 A错误; B、选择 B、 C两种装置,导管 b接导管 d收集不到 CO2,二氧化碳比水的密度小,当气体从 b进入集气瓶,然后又从 c逸出,故 B错误; C、选择 B、 C两 种装置,导管 c接导管 d可收集到一瓶 CO2,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水小,从 c进入集气瓶内形成气压,把水
9、从 b 排出,故 C 正确; D、装置 A 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从长颈漏斗的底端跑掉,所以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所呈现的信息如下表: Fe质量 /g 5.6 11.2 16.8 22.4来 Cu质量 /g 6.4 12.8 19.2 22.4 根据信息,下图所示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 BC 试题:由图表数据可知前三次每增加 5.6g铁则铜的质量增加 6.4g,而第四次则铜的质量没有增加 6.4g,所以铁能置换出铜的最大值为 22.4g,也就是溶液中铜元素的质
10、量是 22.4g 设生成 22.4g铜时需要铁的质量是 x,消耗硫酸铜的质量是 y CuSO4+Fe=FeSO4+Cu 160 56 64 y x 22.4g 56/64=y/22.4g x=19.6g 160/64=y/22.4g y=56g 分析选项中的图象数据可知 BC所示的质量关系正确; 故选 B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亚硒酸钠( Na2SeO3)具 有清除人体内活性氧的作用,其中硒元素( Se)的化合价是 A -2 B +2 C +4 D +6 答案: C 试题:识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物中正价和负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 ( +1) 2+x+( -2) 3=0,x=+4 故选
11、C 考点:化合价有关计算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石灰石逐步减少至完全消失,并生成气体 答案: A 试题: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烟指固体小颗粒,雾指小液滴; C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D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石灰石逐步减少至完全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 A现象描述正确,故选 A 考点:化学反应现象描述,木炭、红磷、铁丝与氧气反应现象,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现象。 “瘦肉精 ”的化学式 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
12、中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瘦肉精是化合物 D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答案: A 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 A制造白炽灯灯丝 熔点高 B制造飞机 坚硬而质轻 C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 耐腐蚀 D制造保险丝 硬度大 答案: D 试题: A、白炽灯灯丝通电后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熔点必须高,故 A 说法正确;B、飞机是在天上飞的所以需要质量轻,为了安全必须材料坚硬,故 B说法正确; C、化工原料有很多具有腐蚀性的,所以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必须耐腐蚀,故 C说法正确; D、保险丝是在短
13、路时断开的,所以熔点要低,故 D说法错误。故选 D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可以看做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酱油 C橙汁 D奶茶 答案: A 试题: A、蒸馏水的化学式为 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纯净物,故 A正确; B、酱油中含有氯化钠、色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橙汁中含有维生素、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错; D、奶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错。故选 A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A用作医疗急救 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
14、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答案: D 试题:空气中含有 21%氧气、 78%氮气、 0.94%稀有气体、 0.03%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等。 A、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 A正确; 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用于焊接保护气,故 B正确; C、空气中 78%的是氮气,氮气不活泼,较稳定,可以分离出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 C正确; D、空气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 D错误;故选 D 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当地土壤的重金属官方检测结果为镉含量超标 0.59 mg/kg、铅含量超标 60 mg/kg。这里的镉和铬是指 A元
15、素 B原子 C分子 D金属单质 答案: A 试题: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元素是宏观概念,故选 A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 答案: A 试题:因为氢气燃烧生成无污染的水 , A正确; B、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烟尘等总悬浮颗粒; C、汽车排放尾气会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二氧化氮、烟尘; D、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炭粒、尘粒等。故选 A 考点:空气污染、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下列
16、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B倾倒液体 C过滤 D加热液体 答案: A 试题: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A 正确; B、取用液体药品时,拿下瓶塞, 倒 放 在桌面上,标签 朝向手心 ,防止残留的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 试管倾斜 ,瓶口与试管口 挨紧 ,故 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漏斗长管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故 C错误; D、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多试管容积的1/3,且大拇指不能按住试管夹的短柄,故 D错误。故选 A
17、 考点: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种氧化物 C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答案: A 试题: A、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明矾不能区分,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故 A错误 ,选 A ;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种氧化物,故正确; C、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故正确;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故正确。所以选 A 考点:硬水与软水;常见的溶剂;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宝应县 中南 片七校 九年级 12 月度 调研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