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史书记载,周成王以一片桐叶将弟弟叔虞封在了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桐叶封唐 ”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这个国家实施了 A禅让制度 B郡县制度 C世袭制度 D分封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准确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对 “周成王以一片桐叶将弟弟叔虞封在了唐 ”准确理解,也就是周成王把自己的弟弟分封在唐,据此分析可知 “桐叶封唐 ”体现的是分封制,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分封制 关于权利法案、独立
2、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文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要英法美三国的法律文献,由已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分别是英、美、法三国的历史文献,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法为共和制,英法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而美国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而颁布的,据此分析可知 ACD的表述不合史实,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3、人权宣言 列宁指出: “当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的民族战争。 ”这里的 “帝国主义战争 ”是指 A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B对外侵略战争 C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D对外殖民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准确认识,材料中列宁主要强调了拿破仑对外战争带有侵略、奴役的性质,侵犯他国民族利益,据此分析可知 “帝国主义战争 ”是指对外的侵略战争, B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战争的性质 186
4、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1865 年美国爆发内战,奴隶制废除;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进入快速的经济和政治变化的时期。这说明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开始到来 B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C资本主义的时空发展在加大加快 D资本主义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联系优秀而知识可知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美国内战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 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 “脱亚入欧 ”,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三者都是带有资
5、本主义改革性质的社会变革,为各自国家的崛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此分析可知三国的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时空发展在加大加快,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独立战争、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 “新时代 ”特征的发明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 “电气时代 ”,最显著的特征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A是火车, B是汽车, C是飞机, D是电灯,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
6、 “瓦特 ”为功率计算单位是为了纪念某位发明家。下列与他的成就无关的是 A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 B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发明 D蒸汽轮船的发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瓦特在工业革命中的贡献是改进了蒸汽机,使人类迈入了 “蒸汽时代 ”,利用蒸汽机出现了火车、蒸汽轮船的发明,而珍妮纺纱机与蒸汽机无关,据此分析可知 B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蒸汽时代 ”的到来 工业革命的成果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里的 “新 ”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世界上
7、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英国工业化的发展,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 “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蒸汽时代 ”的到来 英国工业化 1863年 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 “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
8、家统一 D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 A指的是制定 1787宪法,与美国南北战争不合,故排除; B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题干所实现的目标不合,故排除;林肯在演说中要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的前提是要实现祖国的统一,而颁布解放黑人努力宣言,只是废除了奴隶制,并不能最终实现林肯演说的目标, C 符合题意, D 不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南北战争 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其所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誉为打开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爱
9、迪生 C牛顿 D爱因斯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牛顿的的成就,材料中 “科学家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打开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 ”等信息可以得出科学家应该是牛顿,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牛顿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 “全才 ”,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牛顿 2013年上半年 “中国流行语 ”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 “中国梦 ”“正能量 ”等词句。如果 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 “年度流行语 ”排行榜,你认为能上榜的是 A “新宪法颁布 ” B “苏联成立 ” C “新经济政策 ” D “
10、十月革命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解题时紧扣时间 “1917年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年 11月 7日,因此 D符合题意,而 A发生在 1936年, B发生在 1922年, C1921年开始实施,据此可知 ABC在时间上均不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十月革命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进行 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都取得了成效 目的是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
11、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都在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下对经济发展做出的一些调整,都缓解了危机,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在农业政策上都主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以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据此分析可知 均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2011年 4月 29日英国女王出席威廉王子的盛大婚礼,受到世人普遍关注。根据权利法案,下列对英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的象征 B在英国人民心中仍有较高的威
12、望 C仍享有统治国家的绝对权力 D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内容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英国在 1688年光荣革命后与 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权利受到议会的制约,只是国家的象征,在英国人民心中依然有较高的威望,据此分析可知 C 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能准确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是 A百家争鸣 人们普遍赞同各家学派 B文艺复兴 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启蒙运动 追求民主与自由 D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
13、革命的武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因此 “普遍赞同各家学派 ”表述不合史实;文艺复兴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B不合史实;启蒙思想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据此分析可知 C的表述符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启蒙思想运动 新航路开辟和丝绸之路开 通的共同影响是 A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沿
14、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和丝绸之路影响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因此 B的表述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新航路开辟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15、。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最主要的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准确识记,特别是内容的历史意义,解题的关键是 “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在经济上,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时代 商鞅变法 某班同学准备排演孔子的话剧,其中一个场景是孔子编写春秋。下列场景设计有历史知识性错误的是 孔子在查看史记等文献资料 考证到鲁国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
16、桌上有本兰亭序 在研究赤壁之战发生的背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时间跨度的准确记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 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 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因此 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 3000余年间的历史,是由西汉司马迁所著,不可能出现在孔子时代, 在春秋的时间范围内, 兰亭序是东晋王羲之所书,不可能出现春秋 时期, 赤壁之战是在三国鼎立时期,不可能出现在孔子时代, 均不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春秋 右为 “司隶校
17、尉 ”印文,掌握此印长官的职责是 A主持管理长安太学 B检举皇族不法行为 C监督地方官员 D监察郡国长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司隶校尉 ”准确识记,由图片中 “汉 司隶校尉 印文 ”可知是汉朝的官职,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 “司隶校尉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一统的汉朝 政治制度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
18、融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国鼎立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局部的统一,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此分析可知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秦、隋两朝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都采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 都用暴力手段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隋朝代的相似的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扬州 中学 教育 集团 九年级 第一次 模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