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中考模拟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一支新 2B铅笔的质量约是 0.4kg B普通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 50 N C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 3m D普通中学生的走路速度约为 5m/s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一支新 2B铅笔的质量约是 0.4kg,也就是 400g,相当于 8个鸡蛋的质量,显然估计太大, 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普通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50 N,换算成质量为 5kg,显然估计太小, 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 3m,与生活中教室高度相当, C正确,符合题意; D普通中学生的
2、走路速度约为 5m/s,不符合题意,中学生步行约是 1.2m/s,答案:选 C。 考点:物理量的估测 下列关于电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B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C验电器是根据异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D风扇转动,是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原子核组成,所以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流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串联,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C错误,符合题意; D.风扇转动,是电动机带动扇叶转动,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D
3、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C。 考点:原子结构,电流表的使用,验电器的使用,电动机的原理 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笔尖受力面积小压强大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手指 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 A、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压圆珠笔芯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手指感到疼痛是因为作用效果明显,即笔尖受力面积小压强大,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圆珠笔芯受力时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运动状态
4、改变是指运动的方向或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改变,圆珠笔芯没有从静止到运动,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 D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 D.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压强 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答案 : A 试题分析: A.镊子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A正确,符合题意; B.钳子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起子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C 错误,不符合题意;D.剪子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D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 考点:杠杆的分类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
5、用 B超检查身体应用声能传递信息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利用 B超检查身体时,能发现身体正常与不正常应用声能传递信息,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汽车发出的噪声在传播过程中阻断,所以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通过空气把声音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也就是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而不是音调不同
6、, D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 D。 考点:声音 的利用,减少噪声的方法,声音的特征 如图所示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形成的太阳的实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不符合题意; C.露珠下的叶脉是凸透镜成像,是叶脉的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 A人体、大地、铜钥匙 B橡皮、煤油、塑料袋 C铅笔芯、盐水、玻璃杯 D瓷 瓶、空气、钢板尺 答案: B
7、 试题分析:绝缘体是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选项 A 中物体在通常导电,属于导体;不符合题意;选项 B中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不导电,属于绝缘体;符合题意;选项 C中物体铅笔芯在通常情况下导电,属于导体;不符合题意;选项 D 中物体钢板尺在通常情况下导电,属于导体;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B。 考点:导体与绝缘体 实验题 ( 6分)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边,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会凹向 深度小的一侧。 ( 1)他在容器两边各倒入适量的水,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_边水产生的压强较大,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_,这种
8、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_有关。这种通过橡皮膜形状的改变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方法叫_法; ( 2)小明在知道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后,想用以上实验装置来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他设计的简要实验步骤如下: 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 _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观察橡皮膜的变形情况,判断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请 你帮小明把实验步骤 补充完整,说明判断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的方法: 判断方法:_。 答案:( 1)右;橡皮膜凹向左边;深度;转换法;( 2)深度;若橡皮膜凹向左边,则右边液体密度大(意思对就得分) 试题分析:( 1)在容器两边各倒入适量的水,液体的密度相同,由图中橡皮膜凸起方向,说明右侧的压强
9、大,理由是橡皮膜凹向左边;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考点: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中左 右两边的液面深度不同,所以这种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在物理学中,把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压强),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橡皮膜的形变)去认识,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小明在知道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后,想用以上实验装置来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他就要用到控制变法,即控制要研究的量以外的量不变,即控制深度相同,所以 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具体判断方法为橡皮膜凹向哪边,则哪边液体密度小。 ( 6分)如图甲是我国某公路两旁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外景 ,其中的风力发电
10、机组主要由风机叶片和 发动机组成;该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 1)风力发电利用的是风能,风能是清洁的、 _(选填 “可再生 ”或 “不可再生 ”)能源; ( 2)风力发电机利用 _原理把 _转化为电能; ( 3)由图乙图像可知,能使该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电能的风速范围是_(用图像中的字母表示); ( 4)下表给出的是在不同风速下该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平均风速( m/s) 2 4 8 16 输出功率( W) 1.25 10 ? 640 当风速为 8m/s时,该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_ W; 当风速为 16m/s时,这台风力发电机工作 1s
11、所产生的电能可供 1只 “12V 60W”电灯正常工作 2s,那么风力发电机发电的效率为 _。 答案:( 1)可再生;( 2)电磁感应 机械能;( 3) V1 V3;( 4) 80; 18.75% 试题分析:( 1)风能在自然界中是可再生能源;( 2)发电机的原理为电磁感应原理,能量转化过程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图像可看出,在 V1 V3范围内风力发电机有电功率输出,所以生电能的风速范围是 V1 V3,( 4)对表格进行分析,你发现该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即当风速增大为原来的 2 倍,功率增大为原来的 8 倍,所以当风速为 8m/s时是
12、4m/s的 2倍,则功率为 10w的 8倍即 80w,根据题意得 W 总 =Pt=640W1s=640J;根据公式 P=W/t,得: W 有 =Pt=60W2s=120J, 风机发电的效率 =W有 /W 总 =120J/640J=18.75% 考点:能源的分类;功率的计算 ( 7分)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中导体 两端电压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图中 R0的阻值为 10,电源电压恒为 3V;他分别用 5、10、 20等三个电阻替换 Rx接在 ab之间,并读出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 Ux-R图像。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在 Rx两端; ( 2
13、)根据图像信息可知:串联电路中,其中一导体 R0的电阻不变时,另一导体 Rx的电阻越大, Rx两端电压越 _;由此规律可知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将变 _; ( 3)如果用导线替换 Rx接在 ab之间,则电压表的示数为接近 _V;若电阻Rx断路,则电压表的示数接近 _V; ( 4)小明同学在 ab间接入某一未知电阻 Rx(定值)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0.5 V,则 Rx的阻值是 _;若电压表的示数为 Ux ,则计算 Rx的表达式为:Rx =_。(用字母 Ux、 R0和电源电压 U表示) 答案:( 1)如右图; ( 2)大;小 ;( 3) 0; 3;( 4) 2
14、; UxR0/( U-Ux) 试题分析:( 1)探究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与电阻并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连线如图;( 2)根据图像信息可知:串联电路中,其中一导体 R0的电阻不变时,另一导体 Rx的电阻越大,即横坐标增大时, Rx两端电压纵坐标越大;由此规律可知在如图 20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小;( 3)如果用导线替换 Rx接在 ab之间,ab间的电阻为零,则电压表测得电阻为零的电压示数为接近 0V;若电阻 Rx断路,则电压表与 R0串联,由于电压表的电阻远大于
15、 R0电阻,则电压表分压远大于 R0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 电压为 3V;( 4)小明同学在 ab间接入某一未知电阻 Rx(定值)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0.5 V,由于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所以 则 Rx的阻值是 2;若电压表的示数为 Ux ,则整理得 Rx的表达式为: Rx = UxR0/( U-Ux)。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 6分)下面是关于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的描述,请按要求填空: ( 1)将天平放在 _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_(选填 “左 ”或 “右 ”)调节。
16、(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 18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_g;放入小石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10mL,放入小石块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 18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_ cm3,小石块的密度为 _ kg/m3。 答案:( 1)水平桌面;零刻度线;右( 2) 32.4; 20; 1.62103 试题分析:天平的使用时一定要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必须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平衡时,哪端高平衡螺母向哪端移动, 所以指针指在分度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右端高,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物体质量测量时,质量为砝码质量加游码读数,所以物体质量为 32.4g;放入
17、小石块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10mL,放入小石块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在 30mL处,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20 cm3,小石块的密度为 32.4g/20cm3=1.62g/cm3=1.62103 kg/m3。 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 6分)( 1)如图 1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_cm。 ( 2)如图 2所示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体温计的示数为 _ 。 ( 3)如图 3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路程( cm) 运动时间( s) 平均速度 s1=90 t1=3 s2=40 t2=2 该实验的原理是 _; 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18、_;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_m/s。 答案:( 1) 4.70 ( 2) 35 42 , 36.9 ( 3) v=s/t 便于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0.5 试题分析:(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测量物体时从零刻度开始,末端对应 4.7cm,根据要求,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物体长度为 4.70cm;( 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 42 ,此时读数为 36.9 ;( 3)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v=s/t;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在实验中,能准确的看到小车到达到该位置,有一个参考位置,从而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的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汕头市 湖区 中考 模拟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