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4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4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4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九年级 4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从固态变成液态,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非晶体熔化时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
2、后变成液体,晶体熔化时吸热直接变成液体,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B 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点评:能否记住晶体与非晶体的不同特性是本题的解题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潜水员由水面下 2 m深处潜入水面下 20 m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压强、浮力变化情况是() 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D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由于潜水员是完全潜入水中,潜水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而液体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液 gV 排 可知,在潜水员继续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潜水员在下潜过程中,深度越来越大,由液体压强公式 p=液 gh
3、可知,潜水员在下潜过程中,所受的压强逐渐增大故选 B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有关浮力的分析关键知道影响浮力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抓住下潜时深度变大、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两个灯泡,其中 L1 标 有 “6伏 3瓦 ”, L2 没有标记,但测得它的电阻是 4欧,把它们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时,两灯 L1、 L2 均能正常发光,这个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灯 L2 的电功率分别是 () A 6伏 3瓦 B 8伏 1瓦 C 12伏 3瓦 D 6伏 1瓦 答案: B 试题分析:( 1)灯泡 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 2)两
4、灯串联且都正常发光,则电路电流 I=I1=0.5A, 电路两端电压 U=U1+U2=U1+IR2=6V+0.5A4=8V; 灯 L2的电功率 P2=I2R2=( 0.5A) 24=1W,故选 B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掌握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熟练应用电功率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渔民在叉鱼时 ,为了能叉到鱼 ,应使鱼叉对准 ( ) A所看到的鱼 B所看到的鱼的下方 C所看到的鱼的上方 D以上选项均不好 答案: B 试题分析:渔民发现水中有一条鱼,因为光的折射定律,看到的鱼的位置并不是真正的鱼的位置,而是鱼的虚像,虚像在实际物体的上方,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
5、瞄准鱼下方叉故选 B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从鱼反射出去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是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一些。 甲、乙两条电阻丝的阻值之比是 5 4,把它们分别接在两个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2 1。那么,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条电阻丝放出的热量之比是( ) A 2 1 B 4 1 C 5 4 D 5 1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电热公式 ,根据题意, ,带入公式得, ,选 D。 考点:电热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电热公式的计算,会用比值计算 ,属于中等难度。 如图所示,甲
6、、乙两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在它们中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水和酒精,则() A甲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 B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 C甲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 D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 答案: AC 试题分析: p=gh, h水 =h 酒精 ,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对容器底的压强: p 甲 p 乙 , , s 甲 =s 乙 ,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 甲 F 乙 故选 A、 C 考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压力的计算 点评:对于不规则的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要先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gh、再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 两实心物体质量之比为 4: 5,体积之
7、比为 3: 4,密度之比为:() A 16: 15 B 3: 4 C 15: 16 D 4: 3 答案: A 试题分析:密度之比: 故选 D 考点:密度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密度公式的计算,属于中等难度。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水从高处向下流 B教室里灰尘飞扬 C铁在空气中生锈 D一杯白开水中放一勺糖,不久水变甜了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水从高处向下流,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与分子运动无关; B、教室里灰尘飞扬,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 C、铁在空气中生锈是化学变化,与分子运动无关; D、一杯白开水中放
8、一勺糖,不久水变甜,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故选 D 考点:分子的运动 点评: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把同样长短和同样粗细的一根铜导线和一根镍铬合金导线串联在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导线两端电压大,通过的电流大 B镍铬合金两端电压大,通过的电流大 C铜导线两端电压大,但两根导线通过的电流一样大 D镍铬合金两端电压大,但两根导线通过的电流一样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铜导线与镍镉合金丝是串联,所以通过他们的电流相等, A、 B错;相同长度同样粗细的铜导线与镍镉合金丝,由于材料不同,镍
9、镉合金丝的电阻较大,根据 ,镍镉合金丝的电压较大,选 D。 考点:电阻的大小、串联电路电流的关系、欧姆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知道电阻的影响材料,属于中等难度。 将图中的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移动时,要使电阻减少,下列哪种接法正确( ) A a和 b B a和 c C c和 d D b和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择 a和 b时,滑动变阻器被短路不符合题意 B、选择 a和 c时,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左移电阻变短,电阻变小符合题意 C、选择 c和 d时,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定值电阻不符合题意 D、选择 b和 d时,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右半段,左移电阻变长,电
10、阻变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掌握滑动变阻器的结构、接线柱的接法、作用、原理、连入电路的方法。 在 “人面桃花相映红 ”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花是不透明的物体,桃花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可以反射红光,选 C。 考点:物体的颜色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 如图所示, a、 b、 c表 示的是伏特表或安培表,当 K1、 K2都闭合时,下列正确说法是 ( ) A a、 b、 c都是安培表 B a、 b、 c都是伏特表
11、C a、 b是伏特表,而 c是安培表 D b、 c是安培表,而 a是伏特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图观察可知: a在电路中和用电器 樟 、 c在电路中和用电器串联,故 a 是伏特表,即电压表;而 bc 是电流表,即安培表,故 ABC 错误,故选 D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点评: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故电压表应和用电器并联,电流表应和用电器串联。 一块石头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石头加热 B把石头磨成粉 C把石头加工成石像 D把石头运到月球上 答案: C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
12、改变 把石块磨成粉是状态变了;把石头加热是温度变了;从地球运到月球是位置变了; 但石块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 把石头加工成石像所含铁物质会改变,所以质量变了。故选 C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点评: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当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6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 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 3V,那么这时该导体的电阻和通过的电流分别是( ) A. 0.9A B. 0.3A C. 0.4A D. 0.6A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欧姆定律得: ; 增加 3V后,电压变为 U=U+3V=9V, 则 ;故选 A 考点:欧姆
13、定律的应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点评: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阻,由电阻的决定因素可知电压变化后的电阻,再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压增加后的电流。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冬天的早 晨树木上挂满了霜 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 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 D早晨的浓雾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 A正确;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 B错误;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是水发生了汽化(蒸发)现象,形成了水蒸气散发在空气中;故 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 D错误
14、;故选 D 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点评: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图中有 A、 B、 C、 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确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的温度计碰到了容器底,错误; C中的温度计碰到了容器底,错误; D中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接触液面,错误; B中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所以是正确的,选 B。 考点:温度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甘肃省 武威 第五 中学 九年级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