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宜城市李当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湖北省宜城市李当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湖北省宜城市李当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湖北省宜城市李当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挥发 B水结成冰 C钢铁生锈 D空气液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酒精挥发、水结成冰、空气液化都是物质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有铁锈这种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C。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我国的 “神舟六号 ”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 “嫦娥 ”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
2、附着数百万吨的氦( He3 ),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每百吨氦( He3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 关于氦( He3 )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 B相对原子质量为 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氦( He3 ),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近似整数值), A、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2, B、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1+2=3; C、氦原子最外层应有 2个电
3、子; D、题中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正确。选 D。 考点: 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 “普通水 ”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普通水 ”含有氮分子 B “普通水 ”含有氧分子 C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 D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和氮气 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 “普通水 ”中含有氮气和氧气,说明含有氮分子和氧分子。 “普通水 ”中含有氮气,就含有氮分子, A正确;由于氧气能溶于水,所以水中
4、含有氧气的分子, B正确;除去氧气后的水中还有水,水中含有的氧元素, C错误;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水中也就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和氮气, D正确。选 C。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水的组成。 点评:根据所给的信息,结合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知识,解此题不难。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天然种植的蔬菜,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 “绿色 ”食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化学,咖啡也不例外,矿泉水中溶解了多种矿物质,不是纯净物,蔬菜也是有多种元素组成的, A、 B、
5、 D说法都不对;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物质,遇到肥皂水会产生较大沉淀,泡沫少,而软水正好相反。选 C。 考点:化学与生活;软水与硬水。 点评: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化学。 下列化学用语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 2个氢离子 H2+ B氧化铝 AlO3 C五氧化二磷 P2O5 D氖气 Ne2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2个氢离子为 2H+, A错;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2O3, B错;五氧化二磷分子的化
6、学式为 P2O5, C正确;、 .氖气的化学式为 Ne, D错。选 C。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符号与化学式的书写,是一道基础题。 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的气体 B氧气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在氧化反应中都有热量放出 D物质跟氧反应都能发光发热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而氮气在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 A正确;氧气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氧气不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正确;氧气在氧化反应中一般都有热量放出,故 C正确;物质跟氧气反应都放热 ,但不一定发光,
7、例如,缓慢氧化放热但不发光, D错误;选 D。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现象。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但氧气不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 A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壁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有多种,主要有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过滤器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气泡减慢过滤速度,与滤液仍浑浊无关;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会不经过滤纸而从滤纸与漏斗
8、的夹缝中漏下,过滤不净; B正确;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可以防止滤纸被弄破导致过滤失败;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壁上,可造成滤液溅起、过滤速度慢,与滤液仍浑浊无关。选 B。 考点:过滤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点评:要掌握正确的过滤操作方法,理解操作注意事项。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量筒读数视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A 错;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 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内壁, B操作正确;取用粉末状固体时的操作为: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
9、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C操作正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D操作正确。选 A。 考点:量筒的使用;固体药品的取用;过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各操作的注意事项;同学们要注意细节。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灯泡中填充氮气 B氧气支持燃烧 C氧气供给呼吸 D氢气用作填充探空气球 答案: D 试题分析:灯泡中填充氮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氧气支持燃烧、氧气供给呼吸都是利用氧气的化学性质;氢气用作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密度小,这是利用其物理性质。选 D。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
10、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汽车使用清洁燃 料 C植树造林 D就地焚烧垃圾 答案: D 试题分析: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汽车使用清洁燃料、植树造林都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就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对空气污染严重。选 D。 考点:空气污染与防治。 点评:环境保护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但难度不大。 近年,卫生部发出通知:从 2005年 7月 1日起禁止在面粉中
11、加溴酸钾,因溴酸钾( KBrO3)会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紊乱,引发癌变。 KBrO3中 Br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1 B +3 C +5 D 1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显 +1 价,氧元素显 -2 价,设 Br元素的化合价是 x,可知溴酸钾( KBrO3)中 Br元素的化合价:( +1)+x+( -2) 3=0,则 x=+5。选 C。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于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
12、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微粒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隙;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大小没有改变, A 错;蔗糖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之间去了, B错;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受压时变小, C错;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的分子通过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D正确。选 D。 考点:微粒的特征。 点评:微粒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隙;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科学杂志评出 2004年十大科技突破,其中 “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 ”名列第一。这一 科技突破与
1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联系最密切的是 ( ) A生命的孕育与维系需要水 B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D水是化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是生命之源, “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 ”名列第一的结果说明了水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水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 B、 C、 D的说法都正确,只是与题干不符。选 A。 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 点评: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爱护水源,人人有责。 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 A Fe B Al C O D Si 答案: B 试题分析:
14、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大到小的次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含量 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l。选 B。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点评: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大到小的次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液氧 B洁净的空气 C鲜橙汁 D澄清石灰水 答案: A 试 题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洁净的空气、鲜橙汁、澄清石灰水是混合物;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纯净物。选 A。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辨别。 点评: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成分单一;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成分复杂。 填空题 ( 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5、( 1)写出装置中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名称: _ _。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填 “字母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_。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原因是 _。 ( 3)实验室制取 O2,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_(填“字母 ”) ( 4)如下图所示, 检验 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判断集气瓶已集满的方法是_。 答案: ( 1) 铁架台 集气瓶 (每空 1分)( 2) A( 1分) KMnO4K2MnO4+MnO2+O2( 2分)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进入水槽中,溶于水而出现紫红色( 2分)
16、( 3) E ( 1分)(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已满,反之没有收集满( 2 分)集气瓶口有气泡逸出( 2分) 试题分析: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固体加热类型的发生装置,即题中 A图装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而验满氧气则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了。 1、题中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名称: 铁架台 集气瓶。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KMnO4 K2MnO4+MnO2+O2。收集完气体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色,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加热时高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湖北省 宜城市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