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宜城市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湖北省宜城市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湖北省宜城市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湖北省宜城市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 ”,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 ”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能传声 D “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响鼓也要重锤敲 ”,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说法正确; B.“震耳欲聋 ”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 B错误; C.“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能传声,正确; D.“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声音品质,可以根据音色
2、来判断声源,故 D正确。 故选 B。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点评:关键是掌握乐音的三要素的特征,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这部分的内容,做到熟能生巧 下面是小强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凸透镜能实像,也能成虚像,成虚总是放大的,成实像时,可以放大、缩小、等大, A错误; 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各种颜色的光正确 C、凸透镜能使所
3、有的光线会聚 C错误 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 D错误 故选 B 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点评:掌握光的三原色、同时注意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的其它现象等 寒冷的冬天 ,小明看到了一些现象 .下 面是他对这些现象的分析 ,其中正确的是: A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这是凝固形成的 B冰冻的衣服不经过太阳照射也能自动晾干,这是熔化现象 C太阳一出,大雾就渐渐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D屋檐下悬挂的冰柱,这是凝华形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是由于水蒸气凝华产生的; A错误; B、冰冻的衣服不经过
4、太阳照射也能自动晾干,是由于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升华产生的, B错误; C、太阳一出,大雾就渐渐消失,是水珠蒸发为水蒸气的缘故是汽化现象,说法正确; D、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凝固形成的,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凝华现象;凝固;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升华现象 点评: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如右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 F 甲 、 F 乙 、 F 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甲 F
5、 乙 F 丙 C F 甲 F 乙 =F 丙 D F 甲 =F 乙 F 丙 答案: D 试题分析:木块无论是平放还是侧放,压力等于重力,所以其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变化的是接触面的大小,而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所以这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相等;在木块上加放一个重物后,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变大;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点评:关键是清楚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说法错误的是: A高原反应 大气压和海 拔高
6、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 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 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高原反应是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小,而造成的不适,故 A 正确;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利用了流体压强一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故 B正确;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而不是压强的关系,故 C错误;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是因为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故 D正确 故选 C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
7、流速的关系 点评:关键是学生对相关力学知识的的掌握,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大气压、压强、浮力都是中招的热点 如图所示电路,两只灯泡 L1和 L2上分别标有 “8V 4W”和 “4V 1W”,将它们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后加在 8V的电源上,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从b端向 a端滑动时,假设两灯的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 a滑动时,通过灯 L1的电流大于通过灯 L2的电流 B因为灯 L1的额定功率大,所以灯 L1始终比灯 L2亮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在向 a移动过程中,两灯的功率始终相同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移动到 a时
8、,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征:电流处处相等,所以 A错误; B灯泡的亮度决定于实际功率,而不是额定功率,具体见 C, B错误; C L1的电阻: ; L2的电阻: ,又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 根据 ,两灯的功率始终相等,故 C正确; D因为电源电压为 8V,当滑片 P移动到 a时,两灯两端的总电压为 8V,因为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即两灯的电压和为 8V,所以每一个灯电压都小于 8V,不会正确发光,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关键是欧姆定律的应用,知道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较关键 实验题
9、 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 _来比较 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若 A、 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高度的关系是 hA_hB; 若 A、 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关系是 mA_mC。 答案:木桩陷入沙坑的深度( 1分);小于( 1分);小于( 1分) 试题分析:铁块的重力势能越大,则木桩陷进沙坑的深度越深,所以通过观察木桩陷进沙坑的深度,比较策略势能的大小; 由图可知, A与 B比较: B把木桩打进沙坑里的深度比 A深,所以 B的重力势能比 A大,而重力势能与质量
10、和高度有关。由于它们的质量相同,所以 A的高度小, B的高度大; A与 C比较: C把木桩打进沙坑里的深度比 A深,所以 C的重力势能比 A大,而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由于下落高度相等,所以 C的质量更大。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的探究实验 点评:关键是掌握和利用转换法及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这两个方法是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应加深理解 某同学在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 u和像距 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30cm处移到 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 ;(选填 “大 ”或
11、“小 ”) 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 8cm处时,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 “能 ”或“不能 ”) 答案:( 1分);大( 1分);不能( 1分) 试题分析:( 1)如图,当 u=20cm时, v=20cm, 所以, 2f=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 f=10cm ( 2)物体从距凸透镜 30cm处移到 15cm处的过程中,根据物距缩小,像距增大,可以判断,像距逐渐变大; ( 3)物体放到距凸透镜 8cm处时,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点评: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并能应用到解 决问题中,本题的关键是从图像信息中得出凸透镜
12、的焦距。 在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 5伏,电阻大约为10欧,有两个规格分别为 “10 1A”、 “50 2A”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 6伏。 本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图 4中已有部分电路联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某同学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灯泡的亮度很暗且不变,可能的原因是 。 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了多次测量,其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 率为 W。 完成实验后,该组同学又找来了几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代替小灯泡继续 “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得到的实验数据
13、如上表,该组同学做完第 2次实验后,用 15的电阻代替 10的电阻,闭合开关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端移动(选填 “A”或 “B”),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完成第三次实验。 答案: 、 2A( 1 分);连接电路如图(评分说明:只有全部完成才能得分)( 1分) ;将滑动变阻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了电路( 1分); 0.6( 1分); B( 1分); 3( 1分)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 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故选择 “50、 2A”滑动变阻器; 电路图: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负接线住接小灯泡左端,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电流表 “0.6”接线住接滑动变阻器 “C”接线
14、住,如图: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灯泡的亮度很暗且不变,说明电路已通,亮度暗原因是电路中电阻较大,电流小造成的,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将滑动变阻器下面的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了电路。 如图:电流表示数 0.24A 由同学做的第 2次实验知电压: 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调整滑 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3V不变,用 15的电阻代替 10的电阻,闭合开关后,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阻所分的电压也将变大,所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阻值变大的方向( B端)端移动,使滑动变阻器所分的电压变大,则电阻两端电压变小为 3V,完成第三次实验。 考点:测量小灯泡电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湖北省 宜城市 九年级 中考 适应性 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