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苏州园区星港学校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苏州园区星港学校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苏州园区星港学校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苏州园区星港学校九年级 10月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A、图中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杠杆的分类 点评:此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
2、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右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 甲 , 乙 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 W 甲 、W 乙 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 A 甲 乙 , W 甲 W 乙 B 甲 乙 , W 甲 W 乙 C 甲 乙 , W 甲 W 乙 D 甲 乙 , W 甲 W 乙 答案: A 试题分析:已知物体升高的高度和物体重力的大小,根据公式 W=Gh可求所做的有用功;已知两滑轮组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和物体的重力,可求拉力的大小,根据公式 W=FS可求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就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物体升高的高度和物体重力都
3、相同,根据公式 W=Gh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 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都是 4段,所以拉力的大小都为物体重力的 ,所以拉力相同; 因为升高的高度相同,动滑轮上绳子段数相同,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 W=FS可知做的总功相同;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评:解 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有用功和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对动滑轮上绳子段数的判断 如图所示,用 10N 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 60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对物体做了 6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 A物体一定受到 10N 的摩擦力
4、B重力做的功一定为 360J C物体一定运动了 lm D物体一定运动了 6m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体受到 10N 的水平推力,且推力做的功是 60J,由 W=FS 变形后,可以计算出物体移动的距离物体受到的力 F=10N,做功的大小 W=60J, ,即物体水平向右移动了 6m 由于物体不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推力与摩擦力不一定相等,故 A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没有做功,故 B错误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点评:做功的两个条件:物体受到力,并且在该力的方向通过距离 如图所示, O 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 G和力 F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第二次杠
5、杆在重物 G 和力 F2的作用下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F1 F2 B F1 F2 C F1 F2 G D F2 F1 G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支点、重力和重力的力臂均无发生变化,变化的是 F的力臂,故能正确找出两力的力臂,即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解第一次杠杆在重物 G和力 F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 F1的力臂为 O 到 F1作用点的杆长 L1,重力 G和重力的力臂 L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1 L1=G L2,又由图可知: L1 L2, F1 G; 当第二次杠杆在重物 G和力 F2的作用下时, F2的力臂为 O 到 F2作用点的杆长为 L1, 由图
6、知力臂 L1 L1,为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 因重力 G和重力的力臂 L2均无发生变化,又 F2力臂 L1变小,故 F2 F1; 考点: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画法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力臂的作图,只要能把力臂作出,则由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求解 如图所示,物体重 G=180N,若将物体匀速提高 h=2m,需要用 F=80N 的拉力,则拉力 F做的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 A 360J 75 B 480J 75 C 320J 88.9 D 480J 133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滑轮组的特点求得拉力的前进的距离,由功的公式即可求出拉力的功;求出拉
7、力做的有用功,由效率公式可求得机械效率物体升高了 2m,则拉力的作用点运动了 L=23m=6m,则拉力的功为 W=FL=80N6m=480J; 有用功 W 有 =Gh=180N2m=360J,则机械效率 ;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功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滑轮组的特点及功的公式,均为中考的重点及热点,应重点把握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 ) A P 甲 P 乙 B P 甲 AC,施加的力分别为 F1、 F2,拉力做的功为 W1、 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 P1、 P2,则力 F1_( )P2 答案: , =, 试题分析:斜面倾
8、斜角度越大,越费力斜面 AB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 AC,所以斜面 AB更省力, 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 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 速度相同, AB AC,所 以物体沿斜面 AC 用时较少,根据公式 ,可判断拉力所做的功的功率大小斜面 AB倾斜角度小于 AC,所以物体沿 AB运动时拉力较小,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 速度相同,物体沿 AC 运动时用时较少,根据公式 可知,拉力沿 AC 运动时拉力做功的功率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功的原理、功率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斜面的省力情况,物体做功的大小以及做功功率的大小,关键是知道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为 0,使用
9、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 OA的中点悬挂一重 G 60N 的物体,在 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F N。保持 F的方向不变,在将杠杆从 A位置匀速提到 B位置的过程中,力 F将 (变大 /不变 /变小)。答案: N, 不变 试题分析:在 A位置如图, OA、 OC为动力 F和阻力 G的力臂,知道 C是 OA的中点,也就知道两力臂的大小关系,知道阻力 G的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动力 F的大小;在 B位置,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找出动力臂的阻力臂,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关系,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 F的大小变化情况。( 1)如
10、图,杠杆在 A位置, LOA=2LOC, 杠杆平衡, FLOA=GLOC, ( 2)杠杆在 B位置, OA为动力臂, OC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 G, OCD OAB, , 杠杆平衡, FLOA=GLOC, 由此可知当杠杆从 A位置匀速提到 B位置的过程中,力 F的大小不变 考点: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了解和掌握,能画出杠杆在 B位置的力臂并借助三角形相似确定其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 240N 的泥桶,动滑轮重为 3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及绳重。若工人在 10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 9m,则泥桶上升 _m,手拉绳子的
11、力为 _N,拉力的功率为 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 答案: m, 90N, 81W, 88.9。 试题分析:从滑轮组的结构图上看出,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 n,s=nh,据此求泥桶上升的高度;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利用求拉力大小;求出了拉力大小,知道拉力移动的距离和做功时间,利用功的公式 W=Fs和功率公式 求拉力功率把泥桶中的泥沙提升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做的功为总功,利用 求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 1)如图,泥桶由 3股绳子承担, n=3, s=3h, s=9m, 泥桶上升的高度: h=3m ( 2)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拉力大小: = ( 30N+240N) =9
12、0N; ( 3)拉力做功: W 总 =Fs=90N9m=810J, 拉力的功率: ; ( 4)提升泥桶中的泥沙做的有用功: W 有 =G 泥 h=240N3m=72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考点:本题考查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功率的公式、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 s=nh、有用功、总功的理解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下列常用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机械的是 (填序号) A扫帚 B老虎钳 C钓鱼竿 D羊角锤 E剪铁皮的剪刀 F缝纫机踏板 答案: BDE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这几种简单机械在使用时可把它们看做杠杆,结
13、合实际生活经验,找出使用时的杠杆支点,判断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就是省力机械,否则就是费力机械扫地用的大扫帚、钓鱼竿、筷子、缝纫机踏板这几种机械在使用时动力臂 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剪铁丝的老虎钳、剪铁皮的剪刀、起钉子的羊角锤这几种机械在使用时动力臂都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机械 考点:本题考查杠杆的分类 点评: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 1kW,它的物理意义是 _-_;两台机器的实际功率之比为 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苏州 园区星港 学校 九年级 10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