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题(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题(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题(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题(带解析) 选择题 学过先秦时期的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题中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创立者 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与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削弱 D战国时期富国强兵的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先秦历史阶段的认识,先秦时期是指从有人类历史到秦朝建立以前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西周建立后,对同性子弟,功臣和现代贵族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诸侯国纷纷进行了改革,著名的有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其中效
2、果最显著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所以 A,B,D三项正确, C项春秋时期处于争霸战争时期,周王室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统一六国后建立的,与题目中的先秦历史史实不符,因此本题选 C。 考点:先秦时期的历史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阶段的识记和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先秦历史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先秦阶段,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灿烂的 文化,解答此题,一要求学生对先秦历史的大致起止时间清楚,二是要对有关先秦历史的知识点识记熟悉,三是要对这些知识点有分析判断的能力。 蒋经国在苏联求学时期曾在日记中写道: “午饭后 我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去买东西。莫斯科没有大的商店,满街都
3、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 ”据此可知当时苏联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农业集体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俄国新经济政策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知道,三年内战结束后,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通过一定限度内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恢复商品贸易,使俄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A项是苏俄紧急状态下实行的制度, C,D两项是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本题选 B。 考点: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具备两点:一是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需要对材料信息提取分析,二是对新经济政策的识记能
4、力,只有两点都具备了才能解答好此题。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下降 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 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 2/3,美、德、法、英共有 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 3000多万,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这段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哪一特点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破坏性特别大 C波及范围特别广 D对工业影响最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的认识,从题目的信息看,资本主义的世界工业生产和贸易大幅度减少,根据所学知识, 1929年 10月 24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股票抛售的狂潮,几 天之内
5、,股票价格连续暴跌,经济危机从此开始,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批的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社会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因此本题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方面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另外,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也是考察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对这些内容掌握。 如果要撰写有关二战历史的小论文,应该选择的 内容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A B
6、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二战的认识,分析题目,题目中的 都是二战的内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苏德战场的重要战役,反法西斯同盟是为了应对共同的法西斯建立的联盟, 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是一战时期形成的军事集团,排除,本题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被卷入,给世界经济和世界人民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它使我们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今天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妄想复活军国主义,必然会引起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警惕,让我们团结起来,共
7、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而努力。 1945年 2月,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以下会议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雅尔塔会议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45年 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了会议,主要 内容是 1、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 2、战后成立联合国 3、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诺曼底登录,开辟第二战场是在德黑兰会议上确定的,本题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
8、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 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更是绥靖政策又一次发展到高潮的标志。同时也通常被看成冷战的标志。 “(美国)总共支付了 125亿美元。 这一巨大的投资帮助欧洲生产和生活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材料指出了二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 B美苏争霸的有利形势 C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欧洲国家高素质的劳动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马歇尔计划是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
9、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通过美国的援助,西欧各国大部分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本题选 C。 考点:马歇尔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马歇尔计划是 “冷战 ”政策的具体运用,于此相关的冷战政策也是学生要求理解识记的内容,冷战政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维护和巩 固资本主义秩序采用的手段,其特点就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采用除战争外的任何手段。冷战 政策的(内容)及标志: 1揭开冷战序幕标志 :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说 2政治方面: 杜鲁门主义 ( 1947)全球扩
10、张,全面冷战(宣言书), 3经济方面: 马歇尔计划 ( 1947)资本主义稳定欧洲,控制欧洲, 4军事方面:北约集团成立( 1949),与 “华约 ”对峙,造成世界不安宁,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 下图是 20世纪 60年代在东西柏林边界上修筑的 “柏林墙 ”,它是东德人和西德人难以逾越的障碍。柏林墙的修建,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 B美苏冷战 C东欧剧变 D领土争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美苏冷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德国在二战期间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 1949 年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而苏联占领区则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在此情况下,柏林也
11、因为被四国分别占领而分裂,美英法三国管制下的西部称为西柏林,与苏联控制下的东柏林相对峙。战后的经济恢复发展中,西柏林得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援助,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因而吸引了大量的东德人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德。民主德国在受到了巨大损失之后, 在 1961年采取了建筑隔离墙的办法阻止东德公民进入西德,而这道防护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柏林墙 ”因此,本题选 B。 考点:美苏冷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柏林墙于 1961年被筑起后作为德意志民族分裂和冷战的见证,而在 1989年民族即将统一的时候又被拆除作为友好象征,促进了东西德国的统一它见证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它就像一道无
12、法消除的伤疤,永远提醒着柏林人不要忘记当年的血泪和创伤。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 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该是 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 全球化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 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全球化实现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
13、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全球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 ,南北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本题选 A。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分析理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
14、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是要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微博上有个著名段 子:迄今为止,有 3个著名的苹果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美国苹果电脑创始人, IT产业的先驱)手中。和后两个苹果有关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工业革命 B相对论第三次科技革命 C万有引力定律第三次科技革命 D进化论第二次科技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从苹果落地得到启发,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从而创造了
15、万有引力定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有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苹果电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因此本题选C。 考点:牛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万有引力,说明了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生活实践,提醒我们以后对任何事都要多观察、多思考,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大道理。 2008年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 “革命的城市 ”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 “革命的城市 ”,因为它是 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十月革命的认识,
16、根据所学知识,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梦想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 1918年11月 7日,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停泊在涅瓦河上的 “阿芙乐尔号 ”巡洋舰炮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 “十月革命 ”的开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本题选 A。 考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17、的解放斗争。另外同学们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性质意义和影响都要识记理解清楚。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17至 18世纪,有一批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并提出民主、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大力倡导科学理性。他们燃起的思想火花是 A人文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启蒙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启蒙运动的认识,题目中的 “17至 18世纪 ”和 “提出民主、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大力倡导科学理性 ”判断是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大力倡导人权,法制和民主,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A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B是社会主义思想 ,C是
18、空想家们提出的思想,本题选 D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该题首先要知道人文主义 ,马克思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和启蒙运动的内容,然后在进行分析对照, A,B, C选项都和题目的时间和题意不符,但是学生对于它们的背景,性质,意义,影响都要进行深入的识记 和理解。 一战前,意大利加入到德奥阵营;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却在英国的利诱下背叛了他的盟友,宣布对奥作战。意大利的前后变化,充分说明 A英国的强大 B意大利预见到德国的最终失败 C奥匈帝国外交的失败 D国家利益是外交出发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一战前后意大利对战争态度的变化
19、,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前,意大利加入了德奥同盟阵营,但战争爆发后,意大利考虑到多种情况却宣布对奥作战,这说明了在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外交中,国家利益始终是一个国家考虑的重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本题选 D。 考点:一战 前后的意大利的战争态度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英国首相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任何时候,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的重点,利益高于一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未来都不会改变。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
20、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建立后,嬴政创立了皇帝制,设置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几个古印文看都是秦朝的小篆,秦始皇把秦朝的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 都对本题选 D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秦朝虽然短暂而亡,但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郡县制的实行有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我们至今仍然在实行着县制,秦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大汉天子 是近几年的一部热
21、播电视剧, “大汉天子 ”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汉武帝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都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思想上,汉武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根本,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整体思想,也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根本,本题选 A。 考点:汉武帝的治国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 识的识记能力,汉武帝雄才大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西
22、汉王朝的统治,尤其是经济上的西域都护的设置,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汉 与亚洲非洲的经济文化 的交流,思想上把儒家思想变成我国封建社会的的正统思想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同学们对汉武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要识记和理解清楚。 下图为西汉 “丝绸之路 ”示意图,图中 “ ”处应为 A长安 B咸阳 C临安 D广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根据图片信息,图中 “ ”应该是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根据所学知识,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在转运往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运往中国。因此本题选 A
23、。 考点:丝绸之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同学们对于于此有关的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新疆地区的正式归属,丝绸之路的路线图经过的地区等等要重点识记,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 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小周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史书,目录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司马迁史记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昆山市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