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等五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等五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等五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等五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伐薪烧炭南山中 ”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 “伐薪 ”和 “烧炭 ”各指的变化是 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伐薪 ”指的是把树木砍划下来,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烧炭 ”指的是把砍划下来的树木经过燃烧变为碳,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 A 考点:化学变
2、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KCl( 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B BaSO4( 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uO( 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MnO2 ( 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 2个原则: 1、假如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方法既可以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A、 KCl( K2CO3),加足量稀硫酸, K2CO3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K2CO3+H2SO4=K2SO4+H2O+CO2,生成的 K2SO4又
3、是新的杂质,错误, B、BaSO4( BaCO3),由于 BaCO3会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BaCO3+2HCl=BaCl2+H2O+CO2,再过滤即可得到 BaSO4,然后洗涤、干燥,正确, C、 CuO( Cu),加稀盐酸不行,因为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 D、MnO2 ( KCl),加水溶解、过滤,可以将两者分离,但要得到的是 MnO2 ,所以只需洗涤、干燥即可,如果蒸发、结晶,那得到的就是 KCl,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锌、稀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 B、 C、 D)表示相应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
4、验现象,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有固体物质产生 B无明显现象 C有蓝色沉淀生成 D 有气泡产生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石灰水和稀盐酸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但反应没有现象,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错误, B、石灰水和硫酸铜发生反应: CuSO4+ Ca(OH)2=Cu(OH)2+CaSO4,有蓝色沉淀生成,错误, C、锌与硫酸铜发生反应:CuSO4+Zn=ZnSO4+Cu,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错误, D、锌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Zn + 2HCl= ZnCl2 + H2,产生氢气,所以有气泡产生,正确,故选 D 考点:酸、碱、盐的
5、性质 下列 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B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 D 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 汞原子体积变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充足完全燃烧 ,生成 CO2,在氧气不充足不完全燃烧 ,生成 CO,所以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正确, B、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两
6、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正确, C、化学反应,把物质配成溶液,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因为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所以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正确, D、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由于在受热情况下,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体积增大,并不是汞原子体积变大,错误,故选 D 考点:碳的可燃性,溶液的用途,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某兴趣小组 设计了探究 Zn、 Cu、 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 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 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 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
7、片和银片 C向盛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再向盛 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 D向盛有 ZnSO4溶液和 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可利用 2个原理: 1、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看是否会反应,会反应的看反应速率; 2、利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铜和银都排在锌的后面,故都不反应,只能说铜和银的活动性都比锌弱,但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关系判断比了,错误,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 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银片,锌片
8、加到CuSO4溶液中,会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银片加到 CuSO4溶液中,不会反应,说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可以达到目的,正确, C、向盛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锌会反应,铜不会,说明 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向盛 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会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正确, D、向盛有 ZnSO4溶液和 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铜会与AgNO3 溶液,不会与 ZnSO4 溶液,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是:锌、铜、银,正确,故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制备 NaOH溶液:将饱和的纯碱溶液与适量的石灰水混合后过滤 B检
9、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鉴别 O2、 N2、 CO2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用 CuSO4溶液与 NaOH溶液,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 答案: A、 D 试题分析: A、饱和的纯碱溶液与适量的石灰水混合后,发生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过滤后,可以得到 NaOH溶液,正确, B、检验碳酸根离子,所需试剂: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先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因为物质与稀盐酸混合产生的气体还有可能是氢气,错误, C、鉴别 O2、 N2、
10、 CO2三种气体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不可以,因为 N2、 CO2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错误,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最好选择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否则得不易得出正确的结论,而 CuSO4溶液与 NaOH溶液反应没有产生气体,可以,正确,故选 A、 D 考点: NaOH的制备,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O2、 N2、 CO2三种物质的鉴别,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利用家庭中常见物质,不能完成下列家庭小实验是 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B区别食盐和纯碱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D检验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所谓家庭小实验,就是要根
11、据家中现有的条件,其实就是受到某些试剂的局限, 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盐,所需药品:酸溶液(可用厨房中的白醋),澄清石灰水(可用食品干燥剂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能够完成, B、区别食盐和纯碱,纯碱属于碳酸盐,可加白醋,纯碱与醋酸反应产生气泡,可以完成,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需要用硝酸银溶液,家中一般没有这种试剂,所以不能完成, D、检验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肥皂水,故选 C 考点: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硬水、软水的鉴别 产生下列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 C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 D铜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
12、 “铜锈 ”又称 “铜绿 ”,化学式为 Cu2(OH)2CO3 答案: B 试题分析:实验室有很多药品要密封保存,但原因往往不一样, 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一是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二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增重,同时由于水量的增加而使溶液变稀,正确, C、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先 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会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错误, D、铜制品会产生 “铜锈 ”又称 “铜绿 ”,化学式为 Cu2(OH)2CO3,根据形成“铜锈 ”的化学式,可以推知,铜生锈不仅与水有关,还应该跟二氧化碳有关。错误,故选
13、 B 考点: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蒸发 B稀释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在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错误; D、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连接装置, 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加热,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表气密性好,正确。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嫦娥
14、一号 ”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 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A H2O B SO2 C CO D 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质量 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据高氯酸铵( NH4ClO4)的化学式,其中不含 S、 C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含有 S、C元素的物质,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用 “O”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方程式 2C+O2 2CO可表示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碳是由碳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通过方程式 2C+O2 2CO,微观意义是: 2个碳原子和
15、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2个一氧化碳分子,结合分子、原子的微观图,故选 C 考点:分子、原子的微观图,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 “庄家一枝花,离不开肥当家 “,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硝酸铵 NH4NO3 B硝酸铵 KHCO3 C尿素 CO(NH2)2 D硝酸钾 KNO3 答案: D 试题分析:复合肥:含 N、 P、 K中的两种或三种 A、氮肥, B、钾肥, C、氮肥,故选 D 考点:化学肥料 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实验室必须备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B易燃易爆物不能跟其他物质混存 C不能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
16、D一切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均不要进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化学实验室也是属于公共场所,所以必须备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B、易燃易爆物不能跟其他物质混存,以免发生爆炸时会扩大受灾面, C、实验室有的药品本身就有毒,在加上药品之间可能交叉污染,所以不得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 D、对于一些对环境有污染或会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可以在通风橱里进行,错误,故选 D 考点:化学实验的安全事故 过氧乙酸 (C2H4O3)和次氯酸钠 (NaClO)都是常用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中氯 元素的化合价为 -1 B这两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兴化市 茅山 中心校 九年级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