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式比赛的篮球架的篮板高约 2.0m B常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 1.2m/s C一盏家用白炽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约 2A D物理书的质量约 1.8kg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正式比赛的篮球架的篮板高约 3.0m,故 A错误; B.常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 1.2m/s,符合实际, B正确; C.一盏家用白炽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约 0.2A,故 C错误; D.物理书的质量约 0.18kg,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长度、速度、电流、质量的估测。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
2、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将灯 L1接在 12V的电路中,功率为 12W.若保持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再在电路中连入灯 L2,使电路的总功率为 18W.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两灯泡串联后,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之和为 12V,实际功率小于各自的额定功率,所以总功率小于 18W;故 A、 D错误; B中灯 L2的额定电压为 6V,电源电压为 12V,接入以后就烧毁了 ;故 B不合题意; C中灯 L2的额定电压为 12V,电源电压为 12V,额定功率为 6W,所以;两灯并联后的总功率为 故 C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
3、点:电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关键知道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个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在铁架台上固定一个由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绳子末端用竖直方向 0.8N的拉力使 2N重的物体匀速上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3.3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6.7 C绳端移动速度与物体上升速度相同 D绳端移动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两倍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构成的滑轮组中,可由 2段或 3段绳子承担物重; 由于 ,即 ,得: ,所以应
4、由三段绳子承重, ; 因此绳端上升的速度为物体上升速度的 3倍,因此 C、 D错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所以 A正确、 B错误 故选 A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评:此题只告诉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以及拉力和物重我们需要根据滑轮组的基本知识来判断绳子的段数,从而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电磁铁通电,铁块及弹簧在图中位置静止,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b端滑 动时,关于电流表示数和弹簧长度变化情况是 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弹簧的长度增加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弹簧的长度减小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的长度增加 D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的长度减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滑片向 b移动时
5、,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变大,故电流表示数变大; 螺线管磁性增强,故对铁块向下的引力变大,因铁块受重力、磁力及向上的弹簧的拉力,向上的磁力变大,故弹簧的长度将会变大 故选 A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关键是掌握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有关,故可以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从 a 端滑到 b端的过程中 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减小 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滑片 P向右移动
6、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根据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 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故选 C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关键在于明确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再由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变化即可进行判断 许多同学都看过杂技演员表演的 “水流星 ”,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演员抡起绳子,杯子就做圆周运动 .不管演员怎样抡,水都不从杯里洒出,甚至杯子在竖直面内运动到最高点时,已经
7、杯口朝下,水也不会从杯子里洒出来 .演员的精采表演,每每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如图为一杂技演员正在竖直平面内表演“水流星 ”,杯子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其中的一只杯子说法正确的是 A受平衡力作用 B重力 势能保持不变 C机械能在不断改变 D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 1)水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 ( 2)一个水杯,质量不变,高度不停变化,重力势能变化 ( 3)速度不变,方向不停变化,运动状态不断变化,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故机械能在不断改变。 故选 C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 点评:( 1)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
8、响因素 ( 2)平衡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泥鳅身上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 C斑马身上的条纹 D蛇身上的粗糙鳞片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泥鳅身上的粘液,相当于在身上涂了一层润滑油,减小了身体与泥之间的摩擦,便于泥鳅在泥中穿行故 A正确 B、壁虎身上的刷状肉垫,增加壁虎脚面的粗糙程度,增加了其与墙壁之间的摩擦,便于其再墙壁上行走故 B错误 C、斑马身上的条纹,是一种保护色,是为了防止被其他肉食动物发现故 C错误 D、蛇身上的鳞片,增 加了皮肤的硬度,是为了保护其在爬行时,不被划伤故 D
9、错误 故选 A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动物身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题目有很多:如啄木鸟的嘴尖而长、骆驼的脚掌面积非常大等等如何将其结构特点与物理知识联系在一起,是这种题目的难点 研究能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 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能源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进行不同分类 .下列四组能源中,能归入图中所示阴影部分的一组是 A煤炭、地热能、沼气 B太阳能、风能、海洋能 C水能、木柴、天然气 D石油、海洋能、核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地热能不是太阳能,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风能、海洋能都是来自太阳能的可再生能源,此选项符合题意; C、木柴不是新能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10、核能不是太阳能,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能源的分类 点评:知道能源的不同分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下列生活的情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B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C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 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金属勺在热汤中热量会由汤传递给金属勺,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食品在冰箱中,热量会由食物传递给冰箱,食物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D、弯折铁丝时,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
11、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 是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透过树林的阳光,表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倒影为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海下的冰山是光线经折射被人眼看到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点评: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直线传播,都是基本的光学知识,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非常多,我们应该学
12、会辨别;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解题的关键 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 于 A汽车的大小 B汽车对公路的压强 C汽车的速度 D汽车的惯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超载汽车对路面的压强是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决定的在受力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汽车超载,增大了压力,从而增大了压强,造成了路面的损坏而汽车的大小、速度、惯性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无关 综上分析,故选 B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由路面变形而损坏联想到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是此题的解题思路 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 “银行 ”,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 “手纹 ”
13、、 “眼纹 ”、 “声纹 ”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 .这里的 “声纹 ”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每个人发声的特点都不同,即音色不同,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进行辨别不同人的说话,所以 “声纹 ”记录的是主人的音色; 故选 C 考点:音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例子具体分析 实验题 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 A 处和 B 处开始向下
14、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 (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 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 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 来表示物体动能的大小 . 答案:( 2) 速度 速度 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15、 控制变量 纸盒移动的距离的大小 试题分析: 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从而研究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与动能的关系 . 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同一小球,质量不变,从不同高度滚下,速度不同, 所以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结论是: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就是用纸盒移动的距离的大小来表示物体动能的大小 . 考点:研究动能与什么因素的实验。 点评:本实验关键是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和牢记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用图甲所示装置 “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 ”.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
16、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 (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 (选填 “多 ”或 “少 ”) . ( 3)能否仅由 “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 ”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 答: ;其原因是: . 答案:( 1) 98 ( 2)多 ( 3) 不能 没有控制变量(质量不等或温度变化不同等) 试题分析:( 1)如乙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温度计示数为 98 ,所以水的沸点为 98 . ( 2)因为实验中使用相同酒精灯加热
17、,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多 . ( 3)不能得出结论,因为要得出结论,应控制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而实验中的体积相同,因为密度不同,所以两种液体的质量不等;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说明升高的温度不同,所以没有控制变量,不能得出结论。 考点: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 点评:关键是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和比热容含的理解。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 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 为 cm. (
18、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 答案:( 1)最小(最小最亮) 10 ( 2) 物距小于焦距(物距等于焦距)( 3)上 试题分析:( 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 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 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 2)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
19、仍不能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此时成的是虚像或不成像即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 (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由于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即像和物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以成的像将靠近光屏的上方所以应向上移动光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点评:考查了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关键是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同时考查了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两个问题,在平时遇到问题要善于分析原因 同学们在学习 “阿基米德原理 ”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甲所示) .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A、B为两
20、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 C为重物, 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 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 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 G为铁架台 . (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 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 A的示数 ;弹簧秤 B的示数 (选填 “增 大 ”、 “减小 ”或 “不变 ”);比较弹簧秤 A的示数变化量 FA和弹簧秤 B的示数变化量 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FA FB(选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 ( 2)对比图甲、图乙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兴化市 中学 九年级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