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 ”等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推行县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分封制的认识,题目中 A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B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王为了巩固统治实行的政治制度, 周王把土地及人民分给王族,功臣和现代的贵族,让他们做诸侯,承担一定的义务, C项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实行的地方制度 -郡县制。 D项行省制是元朝建立后设立的行政制度,因此本题选 B。 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
2、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注意区分题目中的封建和现在的封建不同,题目中的封建是指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这个知识点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教材表述的非常清楚,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右图是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请问西藏和平解放是在 A 1949年 B 1951年 C 1956年 D 1950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认识,题目中的 A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日的史实, B项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
3、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C项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史实,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是朝鲜战争开始的历史史实,本题选 B。 考点:西藏的和平解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西藏的平解放 ,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 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1954年 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会议
4、讨论通过了右图所示文件,请问王爷爷参加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
5、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本题选B。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的颁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步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也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以往的旧宪法有明显的区别, 1954年宪法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
6、题考察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是 “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 1992 年,中共 14大召开,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项和题意不符,本题选 D。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1992年 10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他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变革和实践发展过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我国迎接各种挑战,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中外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思潮是人文主义 B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其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C辛亥革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 力的支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外历史上思想影响的认识,分析题目,要求学生回答表述不正确的,选
8、项 A 正确,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 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C 项错误,辛亥革命形成了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项正确,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 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本题选C。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题目中的几次思想解放的影响清楚,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辛亥革命推翻的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结束
9、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完成的,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对历史问题一定要仔细深入的去探究和理解。 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立法巩固了革命成果。下列有关法律文献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 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B法国大革命 独立宣言 C美国独立战争 人权宣言 D美国内战 拿破仑法典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权利法案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为了限制国王的行为,约束国王的权利,颁布了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去约束和限制国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建立起来。 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颁布了人权宣言, C项错误,美国独立战争颁
10、布了独立宣言, D项错误,美国内战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因此本题选 A。 考点:英国的权利法案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察同学们的识记能力,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一项重要法律,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同学们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只要对基础知识熟悉,就能轻易得出答案:,另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领导者,影响和意义也要好好的把握。 1916年 11月,罗曼 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 “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里所说的 “奔向奴役和毁灭 ”开始于 A 拿破仑执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答案:
11、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一战的认识,题目的关键是 “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根据所学知识,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越演越烈,导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本题选 B。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 1914年 8月 1918 年 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 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所以一战的原因,
12、性质,影响,经过都是出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要好好掌握。 斯大林说: “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达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它 “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 “这次行动 ”最直接的战果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B诺曼底登陆 C世界发法西斯联盟建立 D攻克柏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诺曼底登陆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 “它 “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由此判断这是诺曼底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成功,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本题选 B。 考点:诺曼底登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
13、知识的识记能力,诺曼底登陆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 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 D世界格局多极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根据题目中的信息 “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 ”这说明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逐渐形成,本题选 B.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
14、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该题型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以信息量丰富,考察角度广泛而深受命题者的喜爱,解答这种题,学生需要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学生能够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然后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二是要对相关的基础知识特别熟悉,最后得出答案:。 在 2008年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表现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民族意识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汶川地震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又一次得到了升华。在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民族灾难,也曾一再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下列哪一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的作用最大 A八国联军大举侵略中国 B巴黎和会上中国
15、外交失败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七七事变的认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民族振兴的关键, 2008年的抗震救灾显示了这种精神, 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也显示了同样的精神,根据所学知识, 1937年 7月 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开始,本题选 C。 考点:七七事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史记能力,七七事变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本题以抗震救灾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就是希望学生牢记历史,面向未来,希望同 学们注意去把握。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
16、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正确的是 重 大 事 件 标 志 性 意 义 鸦片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七七事变 全国性抗战拉开序幕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归纳总结,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错误,排除, 正确,本题选 D。 考点:对历史史实的归纳总结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是同学
17、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平时学习中,同学们不妨经常性的把章节或单元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相信对历史学习会有很大的裨益。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 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 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这段发言最适宜存放在 A北伐战争纪念馆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D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分析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题目中给出想关键信息是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 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
18、祈求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根据 ”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 30万亡灵的冤魂, ”判断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罪行,日本占领了南京后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我军民三十万人以上,现在又要否认历史,不敢正视历史,妄想抹杀历史,我们必须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正视历史,所以这段话放在 B项最适合,本题选B 考点:南京大屠杀 点评:就本题来说难度较小,考察的角度也简单,就是要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但本题需要挖掘的还很多,比如现在的日本右翼势力称 “南京大屠杀 ”是 20世纪最大的谎言,本身说明了什么,日本怎样做才能赢得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谅解等等。 右图是耸立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的孔子青铜雕像
19、,它成为天安门地区的文化新地标。 下列有关孔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春秋时期鲁国人 B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C他把自己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D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本题,题中的关键是信息是 “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的孔子青铜雕像 ”,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办儒家学说,提出仁,后来战国时期孟子又提出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分压迫人民,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治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A,B,D三项符合孔子的行为, C项错误,后来,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论整理论语
20、一书,本题选 C 考点:孔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能 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诸子百家的思想都要识记清楚,然后在分析题意,看诸子百家中那个思想符合题意,然后得出正确答案:。这几派的主要思想如下: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主张德治和仁政,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 张以法治国。
21、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 “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 ”乙说: “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 ”丙说: “对腐败分子,要用 德 和 礼 来教育感化。 ”丁说: “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 ”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甲的思想属于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乙主张用严厉的刑法,属于法家思想,丙主张用德治和仁政教育治理,属 于儒家思想,丁主张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属于墨家思想,本题选 C。 考点
22、:百家争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诸子百家的思想都要识记清楚,然后在进行分析,看诸子百家中那个思想符合题意,然后得出正确答案:。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大自由的时期,因为战乱为思想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代表人物及影响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 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实现大一统 D忽必烈建立元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建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经过战国时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 221年秦灭掉最后一个诸侯
23、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本题选 B。 考点:秦的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同学们要注意区分秦国和秦朝,秦国是秦统一前的称呼,秦朝是统一后的称呼,还要知道,秦国灭掉六国的先后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另外秦的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影响也是学生要重点识记和理解的内容 ,秦对统一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一般能直接得出答案:,是送分题。 秦朝以来我国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不断强化。秦朝和唐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确保行政实施的机构分别是 A太尉、中书省 B丞相、门下省 C御史大夫、尚书 D丞相、尚书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兴化市 中学 九年级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