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三(1组)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就(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三(1组)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就(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三(1组)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就(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常州西藏民族中学初三( 1组)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就(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气球爆炸,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2、化学变化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某物质 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 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 40%,含氢元素 6.7%,其余为氧元素。则 R 的化学式为 ( )。 A C5H10O5 B C6H12O6 C C6H6O D C5H10O2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物质 R中碳元素 40%,含氢元素 6.7%,其余为氧元素,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40%-6.7%=53.3
3、%; 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xHyOz; 根据质量分数可得 12x: y: 16z=40%: 6.7%: 53.3% 且 12x+y+16z=150; x=5, y=10, z5 则 R的化学式为 C5H10O5; 故选 A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点评:根据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若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计算出该元素在该化合物的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虽然 CO的密度小于 CO2的密度,
4、但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所以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时, CO2也损失了,没有达到净化的目的,故 A选项错误 B、将混合气体点燃,由于 CO少量,而且 CO2不支持燃烧,不能除去 CO,与题意不符;故 B选项错误; C、 CO与石灰水不反应且不溶于水,而 CO2与水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a( OH) 2=CaCO3+H2O,除去了 CO2,与题意不符,故 C选项错误; D、 CO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气体二氧化碳,除去了 CO而 CO2没有除去,与题意相符,故 D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选择科
5、学的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也称为物质净化或提纯,是物质研究的基础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纯净物和混 合物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点评:此题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考查,把握个概念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此题应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生成物分子中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 A正确; B、变化前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没有改变,可判断原子在化学变化
6、中是不可分的;故 B正确; C、生成物的分子一种为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一种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生成;故 C不正确; D、反应前后都有 1个构成相同的化合物的分子,说明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故 D正确; 故选 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已知 2A 3B = C 3D,用足量的 A和 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 57 g C和 1g D,若 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8,则 A
7、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 B 27 C 44 D 56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A的质量 =57g+1g-49g=9g 设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x 2A + 3B = C + 3D 2x 983 9g 49g 2x: 983 = 9g: 49g 解,得 x=27 故选 B。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实际是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
8、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书法墨宝不易褪色,与书写用力的大小无关,故 A错误, B、纸放在空气中长期会发生腐烂,墨宝不变质,与纸的好坏无 关,故 B 错误, C、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和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 C正确, D、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可以将书法还原,但是改变了原来的本质,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要加以识记 古语道: “人要实,火要虚 ”,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
9、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 “火要虚 ”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 D 试题分析:促进燃烧的方法是:(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增大氧气的浓度 “火要虚 ”就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就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选 D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点评:可燃物燃烧通常需要氧气的支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或氧气充足时可发生完全燃烧,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或氧气不足时则发生不完全燃烧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
10、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 21 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可能是催化剂 B a、 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 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 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 a物质的质量为 3g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 C质量增加了 11克,是生成物; b质量减少了 8克,是反应物; d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还少 3克,所以 a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 a的质量为
11、7g,反应物是 a 和 b,生成物是 c,所以是化合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a和 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 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 光变色防伪油墨中含有 MgF2, MgF2中 F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1 D -2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化合物 MgF2中 F元素化合价为 n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 +2) 1+n2=0,解之得 n=-1;故选 C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
12、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其中未知的元素化合价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决定,故选 A 考点:元素的概念 点评: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的能力,较易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天然气 B自来水 C金刚石 D空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 B、自来水中含有
13、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C、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纯净物;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 C.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通常认为最外层有 8 个电子时(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 2 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 常认为最外层有 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 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可知: A, C, D 为不稳定结构, B的结构稳定
14、;故选 B 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学生应熟悉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能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如何得失电子 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 ln) 和镍(音: ni)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 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 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7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57,说法正确,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故 A正确
15、;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57,说法正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故 B正确;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7,说法正确,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数,故 C正确;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7,说法错误,因为不知中子数,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不可知,况且,一定不是 57,故 D错误 故选 D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点燃
16、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 险操作错误,故 A错误; B、氧气验满:图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了,故 B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 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 1/3,防止沸腾溅出; 试管与桌面成约 45角,故 C正确; D、量取 9.0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 10毫升的量筒,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量容器 -量筒;加热器皿 -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液体的加热方法和酒精灯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果酸的化学式为
17、 C4H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含有 12个原子 B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12 C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41.4% D C、 H、 O 三元素的质量比为 4: 4: 4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苹果酸由苹果酸分子构成,每个苹果酸分子中含 12个原子,而非苹果酸中含有 12个原子;故 A不正确; B、苹果酸 C4H4O4的相对分子质量 =124+14+164=116112;故 B不正确; C、苹果酸 C4H4O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41.1%;故 C正确; D、苹果酸 C4H4O4 中 C、 H、 O 三元素的质量比 =( 124):( 14):( 164
18、)=12: 1: 161: 1: 1;故 D不正确; 故选 C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点评:根据物质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及分子构成,物质的组成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分子中原子个数乘积的比 填空题 ( 14分)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 ; ; (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 请你找出其中一处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 2分);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 3)扎西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
19、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填字母)和 F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 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在两个反应中它起 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4)实验室选用 C和 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方法 ( 2分); ( 5)装置 B、 C都可以用来制取( 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 ,指出 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2分); ( 6)有一名同学欲用 G装置收集 H2,则 H2应从导管口 通入。 答案:( 1)长颈漏斗 集气瓶 ( 2) A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或 E中的导管应伸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常州 西藏 民族 中学 初三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