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东台市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Ⅲ)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东台市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Ⅲ)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东台市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Ⅲ)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东台市灶镇中学初三下学期中考系列化模考训练( )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家庭电路中,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A彩色电视机的正常工作电流为 0.1A B电子手表的工作电压为 220V C电饭煲的电功率为 8KW D挂壁式空调机正常工作电流约为 6A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彩色电视机的功率约为 130W,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0.1A不符合实际,故 A错误; B、电子手表的工作电压是 1.5V, 220V不符合实际,故 B错误; C、电饭煲的电功率约为 800W=0.8kW, 8kW不符合实际,故 C错误; D、窗式空调机的功率约为 1300W,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
2、为, 6A符合实际,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电流的大小;电压;电功率 点评: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设计了下面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A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让两球置于乒乓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把两球向墙掷去,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
3、的大小有关,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 B、让两球置于乒乓球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时,它们反弹的高度能说明其弹性的大小,所以此方案可行; C、用乒乓球拍分别打击两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除去与它们的弹性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 D、用手捏乒乓球,它们的硬度不能反映弹性的大小,所以此方案无法比较; 故选 B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一个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一定采用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注意保证其它因素是相同的 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当开关 S闭合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 A灯亮,电动机不转动,电铃响 B灯亮,电动机转动,电铃响 C灯不亮,电动机转
4、动,电铃响 D灯不亮,电动机不转动,电铃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图,左侧为控制电路,当开关 S闭合时,电磁铁具有磁性,向下吸引衔铁,使上端触点断开,下端触点接通,故灯不亮、电动机不转动,电铃响对照选项可知 D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点评:对此类题的分析,找出控制电路后,重点观察电磁铁的作用使工作电路中接连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哪里形成了通路、哪里形成了断路,最终做出准确的判断 某用电器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如图示,其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电流分别为 U、I .若其实际电流为 I/2时的功率为 P1,实际电压为 U/2时的功率为 P2,则下列关于 P1和 P2大小关
5、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1 P2 B P1= P2 C P1 P2 D无法比较 答案: C 试题分析:( 1)由图象可知,电压的变化量大于电流的变化量, 根据 可知,用电器的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电压和电流的减小而减小; ( 2)当电流变为 时,如果电阻不变,那么电压也变为 ,但是这里电阻也变小了, 根据 可知,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小于 , 所以,根据 可知,此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 ( 3)当电压变为 时,如果电阻不变,电流则为 ,但在这里电阻也变小了, 根据 可知,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大于 , 所以,根据 可知,此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 综上所述可知: 故选 C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
6、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判断出电阻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难点是会假设电阻不变来判断电阻变化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发光时乙灯丝电阻大 B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多 C两灯串联在 220V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 D两灯并联在 220V电路中甲灯更亮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灯泡铭牌知,两灯的额定电压 ,灯泡的额定功率 , , ,由电功率的变形公式 可知,故 A错误; B、由 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消耗的电能,除了与灯泡额定功率 P有关外,还与灯泡的发光时间 t有关,现在不知道灯泡发
7、光时间,无法判断灯消耗的电能多少,故 B错误; C、两灯泡串连接在 220V电路中,通过灯的电流 I相等,已知 ,由可知,实际功率 ,甲灯更亮,故 C正确; D、两灯并联在 220V电路中,灯泡正常发光,灯泡的额定功率 ,乙灯更亮,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额定功率;实际功率 点评:由灯泡铭牌找出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是正确解题的前提,熟练应用电功率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熟练应用串联电路 与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一个边长为 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
8、的大小 F和铁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以下表面) h关系的图像是答案: A 试题分析:铁块在没有完全浸没时,根据公式 可知,物体所受浮力随浸没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为浸没的深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变化,不管浸入多深,所受浮力将不再改变 故选 A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深度的 关系,关键知道完全浸没前和完全浸没后的区别,还要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科学进步来自奇思妙想,小明学习物理知识后进行了一些假设性猜想,其中错误的是 A如果物体不受重力,轻轻一跳就可离开地球 B如果没有摩擦力,珠穆朗玛峰就不会存在了 C如
9、果空气中声速只有 0.1m/s,生产的汽车都没有喇叭 D如果光速只有 0.1m/s,地球就不会有昼夜之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因为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人能够站立在地面上;如果重力消失,人轻轻一跳就能离开地球此猜想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陆板块学说认为,珠穆朗玛峰是在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向上抬升的产物如果没有摩擦力,板块就不会推动珠穆朗玛峰上升此猜想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在 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而当声速变为 0.1m/s后,则会使声音无法及时传输到我们的耳朵里,传播时间变长了,汽车有无喇叭没有实际意义了此猜想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球上的昼夜之分是光的直线
10、传播形成的,与光速快慢没有关系此猜想错误 ,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物理学方法 点评: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要素科学探究各个要素在整个思维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探究过程中侧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站在绝缘物上不会触电 B开关要接在火线上 C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D熔丝烧断是电路中电流过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人站在绝缘物上,如果发生同时接触零线和火线的情况,也 会发生的触电事故,故 A错误,符合题意; B、从火线出来的线
11、必须先接入开关,再接入用电器,这样能够起到防触电作用故 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用电器外壳带电,否则会危及人身安全故 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保险丝的作用就是在电路中电流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自身熔断切断电流,故 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安全用电原则 点评:( 1)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 2)触电原因是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 ( 3)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 一定接地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A测木块长度 B测木块质量 C熄灭酒精灯 D测液体温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测木块长度时,刻度尺
12、要放正,故 A错误; B、用天平测木块质量时,要左物右码,且不能用手拿砝码,故 B错误; C、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要用帽盖灭,故 C错误; D、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没有接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物理常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刻度尺、天平、酒精灯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苏科版八下物理课本的质量是 240g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 5m/s C洗澡水的温度是 70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36伏
13、答案: A 试题分析: A苏科版八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 200g,故 A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 1m/s,故 B不符合实际; C洗澡水的温度约 40 ,故 C不符合实际;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 36伏,故 D不符合实际; 故选 A。 考点:质量、速度、水温的估测;安全电压。 点评: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正确是估测,是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更能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 “声纹锁 ”,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D某些路
14、段 “禁鸣喇叭 ”,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无论什么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不会发出声音,故 A错误;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正确; 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 “声纹锁 ”,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C错误; D某些路段 “禁鸣喇叭 ”,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声音具有能量;声音的产生;音色;噪声及防治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物理现象的分析能力,看到一个物理现象,我们要能够从中找出相关的物理知识,并能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相关现象得到新的知识 小明对自动感应门很感兴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阅有
15、关资料后得知,自动感应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应装置接受到人所发出的红 外线,将门打开;另一种是感应装置发出微波来感知向门移动的物体,将门打开以下设计方案能探究某自动门是哪种类型的是 A速度相同的两个人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B人以两种不同速度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C门打开后,人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观察门的反应 D白天和黑夜让人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如果人站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感应装置可以持续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始终将门打开;而利用微波工作的感应装置只感受向门移动的物体,则在接收反射微波的时候,认为门前没有移动 的物体,一段时间后会将门关闭 由
16、此可以判断门的类型 故选 C 考点:红外线;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实例的理解能力,需要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实验题 为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选用如下器材。其中电源是两节新干电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10 lA”。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 2) B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特别亮,原因是: 。 ( 3) C同学调节滑片 P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他应将滑片 P向 ( A /B)端移动 ( 4) D同学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
17、功率为 W。 ( 5) E同学分析 D同学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后 ,他发现灯丝的电阻 。 答案:( 2)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太小(或其他) ( 3) A ( 4) 0.75W ( 5)变大 试题分析:( 1)把灯泡、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 (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特别亮,原因是:滑动变阻器阻值未调到最大值; ( 3)由图乙知,电压表示数是 1.6V,小于灯泡的额 定电压,要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向 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增大灯泡两端的电压,直到灯泡额定电压为止; ( 4)由 I-U图象知,灯泡额定电压 对应的电流 , 则灯泡的额
18、定功率 ; ( 5)由 I-U图象结合欧姆定律可知,随电压增大,灯泡的电阻增大,原因是:在灯丝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考查了连接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求灯泡的额定功率、影响电阻的因素;考查内容较多,是实验的常考内容,要掌握;物理学上经常用实验描述物理规律 ,要学会由图象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华用了 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 “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
19、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 10cm,确定出焦距 f= 。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华将光源移至光具座 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 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填 “放大 ”、 “缩小 ”或 “等大 ”)的实像;如果他将光 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填 “左 ”或 “右 ”)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 3)小华用一张白纸将凸透镜上半部分挡住,成像性质将 (变化 /不变化);像的亮度 (变亮 /变暗 /不变化)。 答案:( 1)最小最亮的亮点 10cm ( 2)缩小 左 ( 3)不变化 变暗 试题分析:( 1)小华将凸透镜
20、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为止,此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 10cm,确定出焦距 f=10cm; ( 2)凸透镜焦距为 10cm,光源移至 30cm时 ,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果他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根据物距增大,像距减小的原则,这时光屏应向左移动; ( 3)用一张白纸将凸透镜上半部分挡住,透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所以像的亮度变暗,但不影响像的性质。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点评: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首先要调节光源、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成像规律为: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 东台市 中学 初三 下学 期中 系列化 训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