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中考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中考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中考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中考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商鞅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体现他这一思想的事件是( ) A辅佐齐桓公 B商鞅变法 C管仲改革 D晋文公改革 答案: B 试题分析: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 这句话体现了商鞅的变革思想,公元前 365年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B符合题意。辅佐齐桓公、管仲改革、晋文公改革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争霸而实施,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商业变法。 点评:商鞅变法包括土地买卖、奖
2、励耕战、建立县制等内容。其中。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这个措施影响重大,到秦始皇时期,进一步推行郡县制,天下分 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 ”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阴谋夺权 B逼蒋抗日 C投靠日本 D炫耀武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在民族生死关头,蒋介石坚持 “攘外必先安内 ”的主张,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因此,1936年张学良、扬虎城出于民族大义,发动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他们实施兵谏,扣押了
3、蒋介石,逼蒋抗日。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西安事变。 点评: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全面抗战的局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达 “本宁愿全国化为焦土亦不屈服之决心,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表现中华民族自强自立之伟大能力与精神。 ”李宗仁的抗战志向与决心在哪次战役中得到体现( ) A血染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血战台儿庄 D百团大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血染卢沟桥是指 1937年
4、7月 7日夜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平型关大捷是指在抗战中八路军 115师于 1937年 9月 25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第 5师团 21旅团辎重队,歼其 1000余人的战斗,这是中日开战以来共产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血战台儿庄是指 1938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展开的一场激战,中国军队在此役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 点评: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
5、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 至不敢相信。 1938年 4月 9日路透社电讯说; “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所以,英赞扬此战胜利的评论。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强了有利条件。 语汇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与右图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语汇是 ( ) A开天辟地 B星火燎原 C当家做主 D改革开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这是 1949年 10日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
6、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天辟地是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星火燎原是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改革开放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开国大典。 点评: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包括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两个方面的内容,该知识点是常考内容,出题形式变化多样,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结束于哪个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 重要的意义是什么?等等,因此,学生要高度重视。 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 ) 宣传土地政策
7、农民分得土地 土地房产所有证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 “大跃进 ”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 1950年 1952 年的土地改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 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是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土地改革。 点评:本
8、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理解能力。本题需要特别指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次土地改革实施私有制,而不是公有制。 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 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实施了 “一五 ”计划 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9、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如:建成一大批现代化大型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建立了许多过去没有的新工业部门。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轧钢厂建成投产, 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解放牌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建成投产等等。这主要得益于实施了 “一五 ”计划。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建国初期,毛泽东曾经感慨地说:
10、“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 施( )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 “一五 ”计划 C开展 “三大改造 ” D发动 “大跃进 ”运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方针。以下方针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是 20世纪 20年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北伐战争, “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是 20世纪 3040 年代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战争; “抗 美
11、援朝,保家卫国 ”是 1950年到 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20世纪 80年代以后,邓小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可以根据每个事件发生的年代和时间来作为答题依据,上述事件的发生都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难度不大,属于送分题。 第 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说: “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 ”以下属于邓小平在祖国统一方面的思路是 (
12、 ) A初级阶段理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构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是要抓住 “邓小平在祖国统一方面的思路 ”这句话。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提出解决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 “一国两制 ”构想 , 一国两制 ”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一国 ”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两制 |”是指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故选 C项。初级阶段理论是是邓小平关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但不是祖国统一方面的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就提出来的
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提出来的,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点评: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 义。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恰当主题应当是(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乔冠华开怀大笑 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C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D两岸交流日益密切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一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
14、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图二是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反应中美关系的史实,中美建交从 1971年基辛格访华开始,到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图三是 1971年 10月 25日,在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乔冠华因此开怀大笑。这三幅图都反应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 点评: 19世纪 70年代在外交方面取得巨大成交,如中国建交,原因是尼克松总统迫于苏联的压力,在冷战初期处于劣势,加上中国的日益强大,压制中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他和中国和解,承认中国,并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后,日本紧期后,首相田中角荣访
15、华并和中国发表建交声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纷纷来与中国建交。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说的 “伟大传奇 ”是指( )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句是 “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 ”。秋收起义是 1927年 9月 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与战略转移无
16、关。井冈山会师是指 1928年 4月 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从而开辟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从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目的来看,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执行了失利,使得中央苏区丧失殆尽,红军失去了落脚点,只能进行转移。在最初的转移中,因为采取大搬家的政策,部队行动缓慢,结果敌人步步紧逼,几乎断送了红军。后来为了寻找出路,挽救红军,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因此是“伟大的奇迹 ”。跃进大别山也是重大的战略转移,但不是工农红军的 转移、而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转移。故选 C项。 考
17、点:本题考查红军长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多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路线:江西瑞金 湘江 遵义 四渡赤水 乌江 金沙江 大渡河 泸定桥 夹金山 嘉陵江 草地 六盘山 陕北吴起镇 甘肃会宁。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 “百年呼喊,彰显 民族贲( f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就辛亥革命所铸就的 “民族丰碑 ”是 ( ) 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
18、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帝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可知, “民族丰碑 ”是指结束了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其次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 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并没有把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错误;中国依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错误;他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非整个封建制度。 C也错误,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
19、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习俗也发生很大的变大。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19世纪 60年代 -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 A主张走 “实业救国 ”的道路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D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答案: B 试题分析:所谓近代化就是经济实现工业化 ,政治实现民主化的过程。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因为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
20、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主张走 “实业救国 ”道路的是张謇。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是洋务运动的具体做法,它不具有概括性。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洋务运功。 点评: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近代化的另一层含义,所谓近代化,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还包括政治 上的民主化,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的事件是戊戌变法。 作为 “千古一帝 ”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 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采用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东省 济南市 中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