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省盐边县红格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四川省盐边县红格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四川省盐边县红格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四川省盐边县红格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一颗葡萄重约 5 N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 50 g C公交车在市区的行驶速度约为60m/s D汽油机的热机效率约为 90%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一粒葡萄的质量在 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比 5N 小得多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 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 ,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C、公交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超过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目前汽油机的效率比较低,在 30%-40%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考点: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重力 点
2、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如图,开关 S闭合。当滑片 P移至 R3的 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3V;当滑片 P移至 R3 的 的 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9V;当滑片 P移至 R3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 A 8V B 7.5V C 6V D 4.5V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 1 2 解 1、 2得: 滑片 P移至 R3中点时:故选 D。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特征。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能灵活运动欧姆定律,搞清楚题目中的条件关系进行判断。 我市目前已全面开通了 3G
3、手机通信业务。使用 3G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 B 3G手机通话是直接传输声信号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电磁波不能在月球上传播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包括手机上网,符合题意; B、移动电话是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的,并非直接传输声信号,不符合题意; C、电磁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 ,不符合题意;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 点评:不论是普通手机还是 3G手机,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当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未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指示灯与 S并联,但电路不会出现短路, 即电路中有保护电阻; 结合选项可知 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 故选 C 考点:电路图设计 点评:本题利用了对用电器短路时,用电器将不工作设计电路,注意不能出现对电源短路的情况,电阻是保护电阻,可使电路对电源不被短路 如图所示,用水平恒力 F拉着一块磁性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磁性物体到达电磁铁 AB的正下方时,立即闭合开关 S,则磁性物体经过电磁铁正下方时
5、,对其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仍保持匀速 B立即加速 C立即减速 D立即停止 答案: C 试题分析:观察图可知,当磁性物体到达电磁铁 AB的正下方时,立即闭合开关 S时,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 B端为 N 极, 因磁性物体上面为 N 极,所以当磁性物体经过电磁铁正下方时,会受到较大的排斥力,使磁性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摩擦力也跟着增大拉力不变,小于摩擦力,所以立即减速 故选 C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点评:通过观察图中的情形对各个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推理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开关 S的闭合使得电磁铁具有了磁性,从而改变了对磁性物
6、体的压力,进而改变 了摩擦力,这一系列的变化表明了各个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一道立意较新的考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 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 W1、 W2、 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 A W1 W2 W3 B W1 W2=W3 C W1=W2=W3 D W1=W2 W3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 F 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S;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 W1、 W2、 W3,三个功的大小都等于;即W1=W2=W3;
7、 故 C正确; ABD错误; 故选 C 考点:功的计算 点评:深入理解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的图片是生活当中见到的几种情况,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做法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绝缘皮破损的导线不能再使用,会发生触电,故 A不合题意 B、水是电的导体,电线上晾衣服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故 B不合题意 C、家用电器外壳加接地保护,是为了防止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 C不合题意 D、发现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 电线,故 D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点评:此题通过生活中的实际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常识,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将大功率的用电器同时工
8、作,不要将导体与电源接触或靠近 重力相同的 a、 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 s-t图像分别如图 6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 A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前 6秒内, 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 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甲图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说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变小说明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不正确; B、 a货物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B不正确; C、
9、b货物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C不正确; D、由图象可知:前 6秒内, , ,所以根据 可知 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 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平衡力的辨别;平衡力和 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点评:根据图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知道平衡力的辨别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爆米花制作时是将玉米放入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 “砰 ”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
10、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部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部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不符合题意; B、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符合题意; C、玉米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D、玉米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点评:此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对内做功,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 A太空中宇航员对话应用的是电磁波,故 A错误; B改变钢尺伸
11、出的长度目的是改变音调,而不是响度,故 B错误; C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C错误; D超声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电磁波的应用;音调;防治噪声的途径;超声波的应用。 点评:关键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虽有多个知识点,但都是基本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解题不难。 人类生活、生产、学习、研究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下列能源中既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太阳能 C天然气 D核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石油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是一 次能源;不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
12、是不可再生能源,不合题意 B、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是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 C、天然气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是一次能源;不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不合题意 D、核能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是一次能源;但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不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可再生能源的特点;能源的分类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理解来作答,是一道基础题 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 “鱼 ” B用放大镜看到放大的 “字 ” 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 “影
13、子 ”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 “自己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路灯下的身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身体挡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 “自己 ”,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所以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影子、小孔
14、成像、树下的光斑、日晷、日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现象;倒影、照镜子、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现象;透镜、看水下的物体变高,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 14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 8 cm B 6 cm C 10 cm D 15 cm 答案: A 试题分析: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 ,所以 蜡烛距
15、凸透镜 14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 ,所以 所以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故选 A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点评:根据物距和焦距,或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出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O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O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O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O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
16、现象 答案: A 试题分析: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 故选 A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以及凝华现象,对生 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要有所认识 实验题 在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 ”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灯丝电阻约为 8。 ( 1)小明所在实验小组连接的电路如图 37-甲所示,其中有两处错误或不妥。请指出: _; _。 ( 2)将上述错误或不妥改正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出特别耀眼的光,且此时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 ( 3
17、)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37-乙所示,则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_ 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 ( 4)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_(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线错误(反接); 滑动变阻器接线错误(未起到调节电阻作用); (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调到最大阻值处;( 3) 0.34, 0.85 ( 4) 7.35 试题分析:( 1)电流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入,从正接线柱流出,指针会反偏 滑动变阻器都接下面两个接线柱,移动滑片不会改变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 2)灯泡亮的耀眼 电流太大 电路总
18、电阻太小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在最大阻值处,滑动 变阻器不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 3)电流表使用的 0 0.6A,每一个大格代表 0.2A,每一个小格代表 0.02A,电流为 0.34A, , ( 4) 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点评:找出实物图的连接错误,是一个很重要的类型习题,对应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要逐条分析,防止遗漏 如图所示是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 (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 A做 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3)分析图甲和
19、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 F3,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 4)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 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 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 A,使物块 B随 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4,则F4: F3= ;此运动过程中,物块 B受到的摩擦力 fB= N 答案:( 1)匀速直线( 2) 压力 ( 3) 接触面越粗糙 ( 4) 2: 1 ; 0 试题分析:( 1)要测滑动摩擦力,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 2)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压力是不同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摩擦力是不
20、同的,这就说明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 3)甲、丙两次实验压力是一定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摩擦力是不同的,这就说明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即: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4)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接 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丁图中压力是丙图压力的 2倍,所使用的拉力也应该是 2倍的关系,即 ; 物块 A、 B叠放在一起: A和 B是同向同速运动的,即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所以 A和 B之间是没有摩擦力的,故物块 B受到的摩擦力为 0N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
21、验 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主要考查了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及控制变量法,难点是最后一空,物块 B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故不受摩擦力 如图,底面积为 80cm3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 60 cm2、高为 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 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 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与圆柱形物体 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 h的关系。(不计细线重, g取 10N/kg)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h/cm 0 2 4 6 8 10 12 14 16 F/N 9.0 7.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四川省 盐边县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摸底 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