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北京市怀柔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度北京市怀柔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度北京市怀柔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度北京市怀柔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图中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国际单位,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 A)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 A;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安培;故 B正确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符号和国际单位,不要将各符号和各单位相互混淆 考点:电流的单位 图中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泡 L标有 “6V3W”(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当开关 S闭合。 S1、 S2断开,滑片 P从 b端滑到某一位置时,变阻器的电阻减小 6,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0.1A,灯泡恰
2、好正常发光;保持滑片 P位置不变,闭合 S1、 S2,电流表的示数又变化了 1.5A。则当 S1、 S2都闭合时,调节滑片 P,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A 2 W B 10 W C 15 W D 20 W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画出出三种情况的等效电路图: (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UI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 2)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图 1电阻大于图 2中的电阻时图 1的电流为图 2电流减去 0.1A,根据电阻越并越 小可知图 3中的电阻最小,电流表的示数为图 2电流加 1.5A,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图 1、图
3、 2的电源,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建立等式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图 3中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 R0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 R0的阻值;当三个开关 S、 S1、 S2都闭合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利用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 P= 求出 R与 R0消耗的电功率,两者之和即为电路消耗总 功率的最小值 开关 S闭合:当 S1、 S2断开,滑片 P在 b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 1所示; 滑片滑到某一位置时,等效电路图如图 2所示; 保持滑片 P位置不变,闭合 S1、 S2,等效电路图
4、如图 3所示 ( 1)图 2中: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灯泡正常发光, 根据 P=UI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2=IL= =0.5A, ( 2) 图 1中的电流 I1=I2-0.1A=0.5A-0.1A=0.4A, 图 3中电流表的示数 I3=I2+1.5A=0.5A+1.5A=2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灯泡的电阻: RL= =12, 电源的电压不变, U=I1( RL+Rab) =I( RL+Rab-6),即 0.4A( 12+Rab) =0.5A( 12+Rab-6) 解得: Rab=18, 电源的电压 U=0.4A( 12+Rab) =0.4A( 12+18) =12V; 图 3中
5、: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I 滑 = =1A,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通过 R0的电流: I0=I3-I 滑 =2A-1A=1A, R0= =12, 当三个开关 S、 S1、 S2都闭合且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 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值: Pmin= =20W 故选 D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图中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 6V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 S1,电流表示数为0.2A;再闭合开关 S2,电流表示数为 0.6A。则开关 S2闭合前后 R1消耗的电功率相差 A 3. 2W B 1. 0W C 1. 2W D 2.
6、 2W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 S1时, R1与 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再闭合开关 S2时,电路为 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 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 R1的阻值;知道开关 S2闭合前后通过 R1的电流,根据 P=I2R表示出 R1消耗的电功率,进一步求出两者的差值 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 S1时, R1与 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再闭合开关 S2时,电路为 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R1的阻值: R1= =10, P=I2R, 开关 S2闭合前后 R1消耗的电功率相差: P=P2-P1=I22R1-I12R
7、1=( 0.6A) 210-( 0.2A) 210=3.2W 故选 A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图中所示,要使灯泡 L1和 L2组成串联电路,则应该闭合的开关是 A只闭合 S2 B只闭合 S3 C同时闭合 S1和 S2 D同时闭合 S1和 S3 答案: A 试题分析:电路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 ( 1)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流过另一个元件,因此各元件相互影响; ( 2)并联电路中有多条支路,所以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当闭合开关 S2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依次经过两盏灯泡,则它们是串联在一起的,如图所示: 故选 A 考点:串联电路 图中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
8、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判断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灯泡亮暗的变化,根据 U=IR判断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由图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变亮;根据 U=IR,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故选 C 考点:欧姆定律动态
9、电路的分析 图中所示,某品牌的微型电脑吸尘器有两个开关,开关 S1控制照明灯 L和吸尘电动机 M,开关 S2只控制吸尘电动机 M。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开关 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 L,开关 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说明,小灯泡 L和电动机 M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再 根据开关的作用,判断开关的位置 A、开关 S1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 S2只控制小灯泡,不合题意; B、开关 S1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 S2只控制电动机,符合题意,该图正确 C、开关 S2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 S1只控制小灯泡,不合题意; D、开关 S1
10、只控制小灯泡,开关 S2只控制电动机,不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电路的设计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 kg ),则质量为 2kg的水,温度由 25降低到 15 放出的热量是 A 4.2104J B 8.4104J C 1.68105J D 3.78105J 答案: B 试题分析:已知水的质量、比热和初温度、末温度,利用公式 Q 放 =cm( t0-t)求出水放出的热量水放出的热量: Q 放 =cm( t0-t) =4.2103J/( kg ) 2kg( 25 -10 ) =8.4104J 故选 B 考点:热量的计算 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家庭电路正常发光的三盏灯突然全部熄灭,经检查保
11、险丝完好,用试电笔插进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插座发生短路了 B进户的火线断了 C进户的零线断了 D某盏电灯的灯丝断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盏电灯全部熄灭但保险丝完好,说明电路中干路上有断路,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孔,氖管都发光,说明两孔与火线是连通的,故只可能是零线断了试电笔能亮,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上本该不亮,但也亮了,说明是进户线的零线开路了,故 C 正确;插座处发生短路,会使保险丝熔断,故 A错;进户线的火线断了,试电笔的氖管不会发光,故 B 错因各灯并联,互不影响,某个电灯的灯丝烧断了,其它灯仍还亮,故 D错; 故选 C 考点:家庭电路的故障 下列有关导体的
12、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 C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D导体都是通过自由电子导电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跟电流和电压无关,不论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导体的电阻是不变的,所以选项 AB说法是错误的;对于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阻是不变的,即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选项 C的说法是正确的;导体在导电是有的是自由电子的移动,比如金属导体,有的是正电荷的运动,有的是正负离子的运动。所以导体都是通过自由电子导电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 C。
13、 考点: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B家庭电路中保险丝可用铜丝代替 C家庭电路中的插座与用电器是串联的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 答案: D 试题分析:测电笔的正确使用:用手接触测电笔的尾部金属体,笔尖接触导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保险丝在电流过 大时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采用电阻就较大,熔点较低的材料制作家庭中各个用电器之间与插座之间互不影响,都是并联的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都要使用三孔插座,避免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A、使用试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相连,不能接触笔尖,
14、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B、保险丝熔断后,不能用铜丝来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不能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C、家庭电路中的插座与用电器是并联的,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要与大地相连,若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导线导入大地,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故选 D 考点:安全用电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炎热的夏天,太阳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在饮料中放入冰块,饮料变凉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
15、功,物体内能减少,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A、在火炉上烧水,水吸收热量,水内能增加,水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B、太阳照射下柏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C、两手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手的内能增加,手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符合题意 D、在饮料中放入冰块,饮料放出热量,饮料内能减少,温度降低,饮料变凉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内能改变的方式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脑 B电熨斗 C电视机 D电风扇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这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如
16、电灯、电炉、电烙铁、电 焊等都是电流的热效应的例子;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电流的这种效果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电离等就属于电流的化学效应的例子;电流的磁效应:给绕在软铁心周围的导体通电,软铁心就产生磁性,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蜂鸣器、电磁扬声器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A、电脑的部分部件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 A错误; B、电熨斗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 B正确; C、电视机也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 C错误; D、电风扇利用电动机带动工作,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电流热效应 图中所示的
17、四个电路中,电路完整且开关闭合后不损害电路中元件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路完整是指用导线将电源、开关和用电器连接起来的;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电源短路是指用导线直接将电源两端相连,会损坏电源;而用电器短路是指用一根导线将某个用电器的两端连接起来,用电器短路不会损坏用电器,但用电器不能工作 A、电源两端被直接用导线相连,故会发生电源短路,损坏电源,故 A不符合题意; B、电路中没有电源,不是完整电路;故 B不符合题意; C、闭合开关,电源与灯泡组成完整电路,故 C符合题意; D、闭合开关后,会对电源及灯泡短路,致使灯泡不能工作,会损坏电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电路 下列
18、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不锈钢尺 B橡胶手套 C塑料笔杆 D陶瓷碗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进行判断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空气等 塑料笔杆 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锈钢尺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橡胶手套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陶瓷碗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选 A 考点:导体和绝缘体 双选题 在探究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电路,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开的,原因是 。 答案:
19、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磁化及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的应用,电磁铁相当于磁体,探究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实验,通常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及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进行考查利用磁 化和磁极间的作用规律进行分析通电后,大头针被磁化,同一端的磁性相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下端分散 考点: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B -18 的冰块由于温度太低可能没有内能 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答案: CD 试题分析:热量是过程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了热
20、量,低温物体吸收了热量,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如果温度高的物体没有和其他的物体发生热传递,就没有放出热量。所以选项 A说法是错误的;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选项 B说法是错误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选项 C说法正确;由于吸热和放热是相同的,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所以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选项 D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 CD 考点:热量、比热容、内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下 18 的液体 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把红墨水滴入热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会看到红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21、D由于液体和气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答案: AB 试题分析: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所以零下 18 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选项 A说法正确;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 B 说法是正确的;分子的运动是看不见的,选项 C的说法是错误的;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选项 D说法是错误的。故 选 AB 考点: 分子的运动 下列关于串、并联电路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的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B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标 第 一网 C并联电路某一用电器断路不会影响其它用电器的正常工作
22、 D通过各用电器电流大小相等的电路就是串联电路 答案: BC 试题分析:根据串联电流电流相等结合公式 U=IR进行分析;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根据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的特点进行分析 A、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当用电器的阻值相同时,由 U=IR可知,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故 A错误; B、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故 B正确; C、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因此并联电路某一用电器断路不会影响其它用电器的正常工作,故 C正确; D、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当各支路用电器的阻值相同时,
23、由 I= 可知,通过各支路用电器的电流相同,故 D错误 故选 BC 考点: 串、并联电路规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一定会产生磁场 B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感线 C 改变电磁铁中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答案: AD 试题分析:电能生磁,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是奥斯特,导体中的电流一定会产生磁场,选项 A说法正确;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看不见的,我们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选项 B说法错误;地磁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改变电磁铁中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能改变地磁铁的南、北极,选项 C说法错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度 北京市 怀柔区 初三 第一 学期 期末 检测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