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倡导绿色出行,拒绝雾霾生活! ”南通市在城区范围内启动公共自行车便民服务项目,一期投放 3000辆公共自行车,约设置 150个网点,供市民使用。下列做法不符合 “绿色环保 ”理念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D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正确,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正确,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增加了树木的砍伐,影响植物
2、的光合作用,不符合 “绿色环保 ”理念, D、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从而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正确,故选C 考点: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装有足量碱石灰( NaOH和 CaO)的干燥管 B NaNO3( Na2SO4) 加入适量的 Ba( NO3) 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C CuSO4溶液(硫酸) 加入过量 CuO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 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 D 试题分析:采用化学方法物质的除杂有 2个原则:
3、 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 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理手段也可以, A、除去 CO中 CO2,通过装有足量碱石灰( NaOH和 CaO)的干燥管,能除去 CO2,正确, B、除去 NaNO3溶液中 Na2SO4,滴加适量 Ba( NO3) 2溶液,发生反应:Ba(NO3)2+Na2SO4=BaSO4+2NaNO3,能除去杂质,正确, C、除去 CuSO4溶液中硫酸,加入过量 CuO粉 ,发生反应: CuO+H2SO4=CuSO4+H2O,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除去,正确, D、除去 NaOH溶液中 Na2CO3溶液,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发生反应: CaCl2+N
4、a2CO3=CaCO3+2NaCl,生成了新的杂质 NaCl,错误,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 Na2CO3、 H2SO4、 HCl、 KNO3 B NaNO3、 MgCl2、 KCl、 Ba( OH) 2 C NaCl、 Na2CO3、 BaCl2、 KCl D CuSO4、 HCl、 NaCl、 NaOH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Na2CO3、 H2SO4、 HCl、 KNO3中 Na2CO3能与 H2SO4和 HCl都反应产生气泡,可鉴别出 Na2CO3,但 H2SO4和 HCl鉴别不了,错误, B、
5、NaNO3、MgCl2、 KCl、 Ba(OH)2中 ,只有 MgCl2和 Ba(OH)2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 C、NaCl、 Na2CO3、 BaCl2、 KCl中 ,只有 Na2CO3和 BaCl2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 D、 CuSO4、 HCl、 NaCl、 NaOH中 ,根据颜色鉴别出 CuSO4,是蓝色溶液 ,再用 CuSO4与其它三种反应,能生成蓝色沉淀的是 NaOH,再把剩余的两种溶液滴加到蓝色沉淀中,若蓝色沉淀溶解,则为 HCl,不溶解为 NaCl,正确,故选D 考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下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50 时
6、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 C B 50 时把 50gA放入 100g水中能得到 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 C将 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一般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将 50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时,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A=C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 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
7、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 A、 50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 C,正确, B、 50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故把 50gA放入 100g水中能得到 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正确, C、因为 C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将 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一般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 D、从曲线图可知, A、 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 C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将 50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时
8、, A、 B都会析出晶体,成为 20 时的饱和溶液,此时 B物质的溶解度 大于 A,而 C知识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保持不变,仍然处在 50 时的状态,所以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A C,故选 D 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内排放的蛋白质遇到这种加酶洗 衣粉都能被分解而去除。下列衣料 羊毛织品 棉织品 化纤织品 蚕丝织品。其中不 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羊毛织品和 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不可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棉织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化纤织品的主要成分是人选纤维,都可用加酶洗
9、衣粉洗涤,故选 C 考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成分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以下连线对应不正确的是 A相似物质(或微粒)之间的区别 B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C环境问题及对策 D化肥与植物生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体缺铁患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故选 B 考点:相似物质(或微粒)之间的区别,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环境问题及对策,化肥与植物生长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和 “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1 2 答案: C 试
10、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化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错误, C、从反应微观图可看出: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1 1,不是 1 2,错误,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的应用,基本反应类型 某同学的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描述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将 pH试纸伸入 NaCl溶液中测定其 pH=7 B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不溶性物质,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物质 C用熟石灰与某化肥一起研磨,未闻到刺激性气
11、味,则该化肥不可能是氮肥 D对浓硫酸进行稀释时,应将水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氧气可供给呼吸 用于急救病人,并不是因为密度比空气略大,错误,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 作保护气,正确, C、石墨能导电 可作电极,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 用于人工降雨,正确,故选 A 考点: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用于急救病人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 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 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热 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 A 试题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A、氧气可供给呼吸 用于急救
12、病人,并不是因为密度比空气略大,错误,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 作保护气,正确, C、石墨能导电 可作电极,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 用于人工降雨,正确,故选 A 考点: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腐烂 B粗盐潮解 C干冰升华 D蔗糖溶解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水果腐烂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结果,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粗盐潮解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没生成了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干冰升华是有故态二氧化碳直接变为气态二氧化碳,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13、,属于物理变化, D、蔗糖溶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填空题 ( 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 1 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 1)写出硫元素的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 。 ( 2)写出质子数为 1、 6、 8、 11四种元素组成的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物质的化学式: 。 ( 3) 表示一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它们属于同一种元 素的依据是 。 ( 4)图中 He 与 Ne、 Ar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样,但都处在每周期的结尾处,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其原因 。 答案:( 1) SO2或 SO3 ( 2) NaHCO3 ( 3)这
14、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 4)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只能容纳 2个电子,与 Ne、 Ar原子一样,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稳定结构 试题分析:( 1)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 +4、 +6,所以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SO2或 SO3 ( 2)质子数为 1、 6、 8、 11四种元素分别是氢、碳、氧、钠,组成的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物质的化学式: NaHCO3 (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所以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依据是:这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 4)图中 He 与 Ne、 Ar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样,但都处在每周期的结尾处,是因为:)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只能容纳 2 个电子,与 Ne、 Ar 原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省 南通市 崇川区 九年级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