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黄瓜榨汁 C菜刀生锈 D玻璃破碎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冰块融化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黄瓜榨汁,是物质形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菜刀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的结果,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玻璃破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构建知
2、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左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A Na2CO3 SO3 BaCl2 B NaHCO3 SO2 KNO3 C Fe2O3 CO Ba(NO3)2 DCuOO2HCl 答案: A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银 溶于水、过滤、蒸发结晶 C 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 加盐酸 D 除去生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答案: B 试题分析:采用化学方法物质的除杂有 2个原
3、则: 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 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理手段也可以, A、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通入氧气、点燃,燃烧不起来,错误, B、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银,氯化银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所以可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正确, C、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加盐酸,其中铜、金都不与盐酸反应,不能鉴别出活动性的强弱,错误, D、除去 NaOH溶液中 Na2CO3,滴加稀盐酸,两者都会与稀盐酸,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下图是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4、A 5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B 50 时,把 50 g A放入 50 g水中能形成 75 g A的饱和 溶液 C将 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50 将至 20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BC=A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 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
5、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 A、 5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正确, B、50 时, A的溶解度为 50g,表示在 100g水中最多溶解 50g,所以 50g A物质加入到 50g水中不断搅拌,最多只能溶解 25g,所以形成的溶液的质量 75g,正确, C、由于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 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 D、 50 时 ,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对于 A、 B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会析出晶体,但仍然是 20 的饱和溶液,此时 B的溶解度大于 A,对 C而言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
6、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 质和溶剂质量仍然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仍然保持在 50 时的不变,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BAC,错误,故选 D 考点: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曲线意义,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 (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 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丁酸乙酯是由 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16g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3: 8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 6: 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分子有原子构成,应该说一个丁酸乙酯分子是由 20个原子构成的
7、,错误,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16,单位不是 g,错误,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3: 8,正确,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小脚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个数,所以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6: 12: 2=3: 6: 1,错误,故选 C 考点:根据化学式计算 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全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生活常识 C化学之最 D初中化学的 “三 ” 答案: B 金属钛( 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 Ti可以用 TiO2与 Si共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O2+Si 高温 SiO2+Ti。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 A TiO2 B
8、Si C SiO2 D Ti 答案: B 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并放热 C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盖子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答案: B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白色污染 ”主要是指白色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B “绿色化学 ”是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C产生 “温室效应 ”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 D “酸雨 ”是由大气中含硫和氮的氧化物等溶于水导致的 答案: A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9、A钠原子最外层有 1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2 9/g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 11 答案: D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 A氯化钠 B苯 C干冰 D晶体硅 答案: A 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1、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碱、盐,故选 A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 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Na2SeO3,则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 Se)的化合价为 ( ) A +1 B +2 C
10、+4 D +6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Na的化合价为 +1, O 的化合价为 -2,不难推出硒元素( Se)的化合价为 +4,故选 C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取用固体 C测溶液 pH D振荡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滴加液体,滴管应竖直悬于试管的正上方,错误, B、取用固体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桌上,错误,C、测定溶液 pH的方法: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正确, D、振荡液体,应手腕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省 南京市 鼓楼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