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震泽中学七年级上期期期末综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震泽中学七年级上期期期末综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震泽中学七年级上期期期末综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震泽中学七年级上期期期末综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 ” (小背篓)歌曲中的 “吊脚楼 ”起源于下图所示房屋建筑样式,它是我国古代先民创制的( ) A半地穴式房屋 B干栏式房屋 C客家围龙屋 D土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居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图为干栏式房屋,所以选 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轰动了洛阳城,大家纷纷传抄,以致出现了 “洛阳纸贵 ”的局面。为纸成为
2、物美价廉书写材料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 A黄帝 B秦始皇 C汉武帝 D蔡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科技成就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东汉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码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被称为 “蔡侯纸 ”,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 D赤壁之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史学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汉武帝时
3、,司马迁写成纪传体通史史记,主要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司马迁和史记 “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 ”“因果报应 ”等经典名言出自(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思想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佛教史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因果缘由,主张人死后转生来世等,“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 ”都是佛教中的人物,所以选 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
4、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两次战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 B这两次战役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C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 208 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与曹操)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官渡之战曹操获得胜利,而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所以选 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这种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情况开始于( )
5、 A西汉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融合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而许多中原人为了躲避战乱,逃亡江南地区。所以选 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不相关的( ) A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B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北方先进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江南地区开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B、 C、 D都是江
6、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而 A选项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与江南地区开发二者一北一南,没有关系,所以选 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兰亭集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写有齐 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所以选 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舞
7、动的北京 ”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 ( ) 书法 雕塑 杂技 舞蹈 绘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208年奥运会会徽为一个带有小巧篆书 “京 ”字的活力图案,形似一个奔跑冲刺的运动员,又如一个载舞之人欢迎奥运会的召开;既代表奥运会举办地为北京,同时又极富中国东方的神韵。 “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相结合,分析可见,其并没有体现杂技的内容,所以选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传统文化(一) 文字与绘画、雕塑和舞蹈艺术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
8、义 西汉建立 秦始皇 “焚书坑儒 ”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的时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西汉建立于公元前 202年,秦始皇 “焚书坑儒 ”发生于公元前 213、公元前 212年,汉武帝 “推恩令 ”发生于汉朝建立以后,汉武帝统治时期。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秦王扫六合 ” 巩固统一的措施;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伐无道,诛暴秦 ” 陈胜吴广起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一统的汉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 两汉时期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 友好往来做出贡献的人有( )
9、 张骞 卫青 霍去病 班超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东汉班超经营西域,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属于民族冲突,不是民族友好往来,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汉通西域哈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与破釜沉舟有关的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末农民战争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 年,项羽采用破釜沉舟的策略激
10、励士气,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即巨鹿之战,所以选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伐无道,诛暴秦 ”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最早开始于(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正式设置 C丝绸之路全面开通 D西域物产大量传入内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张骞通西域的影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选 B。
11、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有人说: “秦始皇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汉武帝则开创了一个巩固的新时代。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混战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秦 始皇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C汉武帝推行大一统措施,使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D汉武帝从思想、政治到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大多继承照搬秦朝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秦皇汉武 ”历史贡献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A、B、 C表述正确, D项汉武帝并非完全照搬秦朝制度,如货币方面,汉
12、武帝统一铸造五铢钱;政治上的 “推恩令 ”、内外朝制度(内朝由皇帝亲信组成,外朝即原三公九卿),所以选。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秦王扫六合 ” 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巩固统一的措施;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一统的汉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 礼记记述说: “天子和诸侯都把世袭当作礼,用城郭、护城河来维护国家的稳固 ”。第一个借助世袭之 “礼 ”登上王位并治理国家的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朝的建立和兴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所以选 D。
13、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 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关系示意图,此图反映的内容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等级制 D分封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西周的分封制 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改革;他审时度势,提出 “尊王攘夷 ”;他坐享东方,拥有鱼盐之利,终 成春秋五霸之首。 “他 ”是
14、( ) A楚庄王 B晋文公 C秦穆公 D齐桓公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五霸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齐国通过管仲改革,国富兵强,公元前 7 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殷商博物馆要求选出最能体现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文物,下列最应该当选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代青铜文明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商代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是最能体现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文物,图片 A为司母戊鼎,所以选 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
15、高超工艺 2011年 1月 13日,孔子青铜雕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低调面世,孔子正成为国内关注的新热点,孔子之所以历经千年仍受到广泛的敬仰,主要在于( ) 提出的 “仁 ”与 “礼 ”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言行生活中 创立的儒家思想曾经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 首创私学,在教育领域提出了许多经典主张。 写作的论语等成为中国流传千年的思想经典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政治上提出 “仁 ”和礼,在教育上创办私学,提出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等许多经典主张,创立的儒家思想曾经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而孔子的
16、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正确, 错误,所以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以下是不同历史时期出土的生产工具的图片,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工具革新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 B、 C都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史书记载 “蜀人旱则借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 ”,以至出现了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谓之天府 ”的局面。这个
17、被 “蜀人 ”充分利用的水利设施是( ) A水经注 B河姆渡 C都江堰 D灵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因而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称,可见该水利设施是都江堰,所以选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的时代 著名的都江堰 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是:( ) A夏 B商 C周 D战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朝代时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夏朝约公元前 2070年至约公元前 1600年,存在约 470年,商朝约公元前 1600年至公元前 1
18、046年,存在约 554年,周朝分西周、东周,从公元前 1046年至公元前 221年(秦统一),存在约 825 年,战国从约公元前 475 年至公元前 221 年,存在约 254 年,所以选 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 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下列词汇中最能将 China与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雕塑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 ) A司母戊鼎 B都江堰 C赵州桥 D秦始皇陵兵马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文化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
19、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所以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 “秦皇 ”的主要贡献应该是( ) A击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 B实现并巩固国家的统一 C打败项羽,建立西汉政权 D统一货币,巩固政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千古一帝秦始皇的 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例如在政治上建立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中学 年级 上期 期期 末综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