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苏州市相城区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苏州市相城区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苏州市相城区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苏州市相城区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唐太宗认为: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根据这个用人原则,唐太宗任用的人才有 沈括 房玄龄 杜如晦 姚崇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任用的人才。题文四个人物中,被唐太宗重用的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 “房谋杜断 ”,而沈括是北宋时期人物,姚崇是受唐玄宗重用的人物。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 ” 清代旧例: “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 过三年不归者,不听回籍。 ”这
2、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 A友好邦交 B鼓励贸易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史料主要介绍清朝统治者严格限制海外贸易的做法,这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闭关锁国 ” 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在 “瓦子 ”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三国演义 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注意,在南宋时期能够见到的东西,其出现的时间不
3、能迟于南宋。题文所提供的四种现象中,三国演义出现于明朝,红楼梦出现于清朝,南宋时期不可能见到,而瓷器和纸币在南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 克萨之战 ”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 B反抗侵略 C社会变革 D和平交往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归类能力。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都是古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因此,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反抗侵略。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中外
4、的交往与冲突;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有力证明的是 顺治接见达赖五世,正式赐予 “达赖喇嘛 ”的封号 康熙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 “班禅额尔德尼 ”的封号 清政府规定,历世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 “伊犁将军 ” 土尔扈特是藏族的一支,他们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藏的史实。题文所提供的史实中, 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 “伊犁将军 ”、 土尔扈特是藏族的一支,他们为多民族国
5、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明显错误 。因为清政府是设置驻藏大臣管辖西藏的,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不是藏族的一支。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郑和下西洋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日本 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物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题文提供的四个史实中,郑和下西洋和鉴真东渡日本是我国古代外交的史实,不属于民族团结、民族友好的史实。故答案:选 C。 考点
6、: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和同为一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与下图我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相对应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题图片中有 “行省 ”,说明了该图是元朝疆域图,因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 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7、 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 “理性之光 ”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 “思想的牢笼 ”。 “思想的牢笼 ”指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 17、 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 “理性之光 ”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 “思想的牢笼 ”。 “思想的牢笼 ”指的是八股取士、文字狱,这两项措施禁锢了当时中国人的思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君主集权的强化 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鬼怪虚
8、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水浒传是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为创作题材的;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西游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创作的;红楼梦主要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新唐书载(太宗)谓房玄龄日: “ 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等夷意指同行),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
9、、同坐食也。 ”这反映唐太宗的主张是 A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严禁工商业者的技术发明 C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D遏制商人对高利润的追求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史料中,唐太宗认为工商业是杂流,不让从事工商业的做官,也不许他们与士大夫站在一起和一起吃饭,这反映了唐太宗的主张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 之治 ” 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论文成公主对西藏地区的影响 B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C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答案: D 试
10、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四个选项中, D选项明显错误,因为早在明太祖时期就已经废除了丞相,清代时,能与军机大臣争夺权力的只有议政王大臣会议。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君主集权的强化 观察下面三幅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图片,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文化成就出现的时间。三幅图片中,图 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图 是隋朝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图 明朝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由此可见,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
11、化(一);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 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苏湖熟,天下足 蜀锦冠天下 ”等谚语可以归纳出宋元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政权的并立 D专制统治的加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苏湖熟,天下足 蜀锦冠天下 ”说明了南方粮食产量非常高,蜀锦居全国第一,这反映了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
12、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黾犹藏万家室。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黾犹藏万家室 ”出自唐朝杜甫的诗作忆昔,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是李白的诗作,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诗作,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是明朝戚继光的诗作。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
13、世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 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危机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现今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下列皇帝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武则天,因为武则天首设殿试。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的创立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
14、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 “苏湖熟,天下足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四句语句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是歌颂江南风景的,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是歌颂唐朝开元盛世的景象,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 “苏湖熟,天下足 ”是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 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土豪,我们
15、做朋友吧 ”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史称 “开元之治 ”的时代,他能够显摆的物件不可能有 富丽精美的唐三彩 美感别致的冰裂纹瓷器 大气磅礴的清明上河图 高古质朴的赵孟 画作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唐朝见到的东西最迟要在唐朝出现,题文提供的四件物品只有唐三彩出现于唐朝时期,而冰裂纹瓷器和清明上河图出现于宋朝,赵孟 画作出现于元朝。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
16、他选择 A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C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D唐朝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个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四个选项中, A、 B、 D三项明显错误,毕升是北宋人,指南针北宋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火药于唐末开始应用于战争,宋元时期才广泛应用于战争。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宋梅尧臣水轮咏的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描述的是 A隋朝灌溉工具筒车 B唐朝灌溉工具筒车 C隋朝耕作工具曲辕犁 D唐朝
17、耕作工具曲辕犁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宋梅尧臣水轮咏的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提到 “孤轮 ”“水流 ”,由此可见,这首诗描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的灌溉工具筒车。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 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苏州市 城区 年级 下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