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泰兴市实验初中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苏泰兴市实验初中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苏泰兴市实验初中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苏泰兴市实验初中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 “驱散乌云见太阳 ”指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开始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完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相关事件。阅读题文,找出与设问有关的关键词语: “藏族歌唱家、百万农奴翻身、驱散乌云见太阳 ”可知与西藏的史实有关,选项中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开国大典 袁隆平能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因为他 A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杂交玉米成功 B在导弹方面
2、的突出贡献 C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在火箭方面的突出贡献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我国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点。据题意要求选出袁隆平能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在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出籼型杂交水稻,选项中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科技文化教育 科技成就 一位资本家这样说: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 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 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段话描述的史实是 A “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C
3、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通过材料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材料找出关键信息: “资本家、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国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选项中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版八 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世界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1986年,我国为加快高技术的发展,开始实施 A “863”计划 B “希望工程 ” C “科教兴国 ”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我国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点。根据题文材料所给信息,1986年我国为加快高技术的发展,开始实施的科技计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8
4、63”计划。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科技文化教育 科技成就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击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 “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 ”其中的 “新局面 ”是指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城市改革的相关知识点。据题文给出的信息: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新局面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我国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了城市
5、改革的步伐,正向着现代企业制度迈进。选项中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 “打破铁饭碗 ”,是对改革开放中某项制度的形象比喻。那就是 A就业制度改革 B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C住房制度改革 D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方面的改革内容。阅读题文材料,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就业制度发生了变化。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A .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保障体系的建立 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写着 “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
6、(见下图 )。这说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点。从图片和题文中所给信息: “国旗上写着 “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 ” 可知沙特阿拉伯主要信奉的宗教是伊斯兰教。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古代文明的传播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目前已知的世界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产生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巴比伦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而制定的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第一部成文法
7、典。据题意可知,目前已知的世界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产生在古巴比伦,选项中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欧洲中世纪最大的封建主是 A国王 B贵族 C教会 D商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中古欧洲的相关知识点,据题意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点可知欧洲中世纪最大的封建主是教会,选 项中 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故选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中古欧洲社会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
8、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开展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考查我国农村改革的相关知识点。阅读材料可知通过凤阳前后经济情况的变化对比分析变化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选项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 (见下图 )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 “一夜崛起之城 ”。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
9、图片材料选择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点。据题文材料给出的信息,可知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 “一夜崛起之城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选项中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 2014年 3月, “两会 ”在北京召开。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我国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 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构,宪法的制定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决定的,据题意要求选出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的会议,选项中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向工业化迈进 辽宁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 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信中的 “这个梦想实现了 ”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实行 B农业合作化的实现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完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选 择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题文中农民给毛主席写信,可判断时间在五十年代,农民的梦想获得土地得以实现是在土地改革之后,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新中国的成立和
11、巩固 土地改革 我国公私经济所占比重出现下表所示局面是 A土地改革的结果 B三大改造的结果 C工业化的结果 D改革开放的结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为图表型选择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点。观察图表,私有制和公有制所占比重,可以看出公有制经济比重占主体地位,由此可知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制度,其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最早出现的是 A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 ” B “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 C “食堂巧做千家
12、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D “还是互助合作好,多打粮食好吃饱 ”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通过对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题文中要求选出对联中最早出现的史实,选项中 A折射的历史是新中国的成立, B是改革开放的史实, C是 “大跃进 ”时的史实, D是三大改造时的史实,据题意要求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开国大典 歌曲小燕子作于 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 “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 里!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
13、“一五 ”计划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 “大跃进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考查我国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从题文材料中可知 “1957年,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 ”,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内容,题文要求选出是背景的选项, A正确,故选 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向工业化迈进 中国要避免十年 “文革 ”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根据所学知识十年文革造成了个人崇拜。冤假错案等主要原因
14、在于民主与法治的缺失,这也是所应吸取的教训,选项中 D符合题意要求,故选 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十年文化大革命 20世纪 50年代 ,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 “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 ”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 “大跃进 ”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 通过材料考查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材料可知:时间是 20世纪 50年代,农民作家创作,内容是 “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 ”的民歌,考查创作时代。据所学知识可知是 “大跃
15、进 ” 时期的作品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008年 3月 5日是周恩来诞辰 11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他影响了几代人。据新浪网调查,认可周总理的网民高达 98.7%。下列事件与他无关的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 出 “求同存异 ”方针 C中美关系破冰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通过材料考查人物周恩来的事迹。据题意要求选出与周恩来无关的事件,选项中 A 、 B、 C都是周恩来在外交上的重大贡献, D与他无关,所以 D 是正确的选项,故选 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国
16、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以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 ”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要求选出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的会议 ”,根据所学可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选项中 D正确,故选 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伟大的历史转折 综合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
17、女不变的追求。回答下列问题: (8分 ) (1)上图分别是 和 行政区的区旗。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 和_的侵占。 (4分 ) (2)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这一构想是谁提出的? (2分 ) (3)为加强大陆与台湾的交往,维护统一,我国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1分 ) (4)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 5个民族自治区,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 (1分 ) 答案: (1)香港 澳门 英国 葡萄牙 ( 2)一国两制 邓小平 (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4)民族区域自治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问答题。考查祖国统一的相关知识点。分设四个问题进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泰兴市 实验 初中 年级 下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