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省华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福建省华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福建省华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福建省华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图 1所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正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我们看远处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的全身。正确答案:为 B. 考点:地球的形状 下列地图类型中,最能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图的种类可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当然它还可以分为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
2、图、平面示意图等,其中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 A、等高线地形图是由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组合而成的,它不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题意 B、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形象的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故正确 C、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用以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它不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故不符合题意 D、平面示意图只能表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故不 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地图的种类。 关于世界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描述正确的是 ( )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C四分陆地、六分海洋 D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
3、试题分析:地球的海洋所占的比例是 70.8,陆地所占的比例是29.2,正因为如此,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用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来表示。故选A 考点:世界的海陆分布大势。 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半岛 B海峡 C岛屿 D群岛 答案: B 试题分析:面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有多个岛屿组成群岛;大陆向海洋伸出的狭窄部分为半岛,因此 A为半岛、 B为海湾、 C为岛屿, D为群岛。 B选项错误。 考点:陆地的有关知识 “沧海桑田 ”这个成语,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 ( ) A时间的流逝 B人世间的沧桑 C海陆变迁 D围海造田 答案: C 试题分
4、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C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海陆变迁。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一事例说明 ( ) A古人可以在海底钻井取水 B海底本身就有河流 C人类的起源来自海洋 D海陆是在不断变迁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这一事例说明了海陆是在不断变迁的根据题意故选: D 考点:
5、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故选 C 考点: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魏格纳 C哥白尼 D哥伦布 答案: B 试题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 -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 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
6、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B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中提出,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拼接吻合的两个大洲是 ( ) A亚洲、非洲 B欧洲、南美洲 C非洲、南美洲 D南美洲、北美洲 答案: C 试题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 -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所以 C选项是正确。 考点:大陆漂移的证据。 下列四个小图中表示当今海陆分布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解答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认为,很早以前,地球表面的各大陆是连
7、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分裂,慢慢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状况故选: C 考点:海陆分布概况。 当地震发生了,又来不及撤离的时候,采取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 A躲在桌底下 B躲在被子里 C靠近门边 D躲在大树下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平时要掌握防震措施,千万不要惊慌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根据题意故选: A 考点:地震的防御知识。 在地球
8、表面,海拔 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区被称为(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们通常把陆 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坦荡广阔,起伏小;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 200米海拔 500米以上,范围宽广,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的地形是高原。故选 A. 考点: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征 下图中所示地形部位名称排字与图
9、序相符的是( ) A 山脊 山谷 鞍部 山顶 B 山谷 山脊 山顶 陡崖 C 山谷 山谷 山顶 鞍部 D 山脊 山谷 山顶 鞍部 答案: C 试题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凸向低处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因此 和 表示的是山谷, 处等高线外低内高为山顶, 处表示的是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故选 C.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 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 A 6375千米 B 6371千米 C 6378千米 D 6336千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层次,关于地球的数据我们必须要记住的三个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赤道的长度是
10、 4万千米。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地球的有关数据 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B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地球仪上共有 360条经线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点并与纬线垂直的线为经线,所有经线的长度相等, A正确。经线是半圆, B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错误。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线, D错误。 考点:经线的性质。 从赤道上某一点,向北走 100 千米,再向东、向南、向西依次走 100 千米,此时该人位于 ( )。 A原出发点 B原出发点正北 C原出发点正东 D原出发点正西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
11、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北向南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在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地球上所有经线都等长,分析题干,从赤道上某一点,向北、向南沿经线各走的 100千米长度相等,向东走 100千米处的纬线短,向西走 100千米处的纬线长,故应在原出发点以东 C正确。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在地球仪上, 0经线与 0纬线相比 ( ) A正好相等 B O纬线的长度约是 0经线两倍 C 0纬线稍长 D 0经线稍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球仪上一
12、个正球体。在地球仪上。 0经线上半圆,而 0纬线是圆,圆的长度等于半圆长度的两倍。所以 B是正确的。 考点: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的长度比较。 下列地点符合 “北半球 ”、 “东半球 ”、 “中纬度 ”三个条件是 ( ) A 10N, 180 B 40N, 15W C 35S, 10W D 35N, 165E 答案: B 试题分析: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西经 20和东经 160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从西经 20向东一直到东经 160的范围为东半球。中纬度的范围是 30-60.综合得知, B是正确的。 考点:半球的划分以及纬度的划分。 根据下面图极点俯视图(图中 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13、判断甲点应位于( ) A北半球和东半球 B北半球和西半球 C南半球和东半球 D南半球和西半球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并且是北逆南顺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并且是北逆南顺,可判断甲位于为南半球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也是 0纬线,以南是南半球,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为 0经线,以东为东经,西经 20和东经 160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从西经 20向东一直到东经 160的范围为东半球。甲点位于 45S,45E,所以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故 C正确 考点: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福建省 华安县 年级 上学 期期 质量 抽测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