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甘肃武威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 A 300万年 B 200万年 C 170万年 D 70 20万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谋人,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 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古老的原始人类。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传说中的尧、舜、禹,在我国 历史上深受人们的爱戴,下列对他们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B舜宽厚
2、待人,以身作则 C禹曾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他们都是通过世袭制而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C都评价正确, D评价不正确,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制而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禅让制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 在某一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 “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它应是( ) A四羊方尊 B编 钟 C青铜立人像 D司母戊鼎 答案: D 试题分析: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重达 832.84公斤,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是世界
3、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誉 “镇国之宝 ”美誉。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屈原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最主要依据是他( ) A主张改革变法 B创造出新体诗歌,著有离骚 C提出 “仁 ”的学说 D主张 “兼爱 ”、 “非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出自法家学说, C出自儒家 学说, D出自墨家学说,屈原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最主要依据是他创造出新体诗歌楚辞,著有离骚。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 答案: A 试题分析: 齐桓公(公元前 716年 -
4、前 643年 10月 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 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 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 “尊王攘夷 ”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 “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 ”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 A庞涓 B孙武 C韩非 D孙膑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句话出自孙子 谋攻,孙子兵法又称孙
5、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 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的首领是( ) A黄帝和尧 B黄帝和炎帝 C黄帝和舜 D黄帝和禹 答案: B 试题分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
6、人,唐朝以 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 “民以食为天 ”,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玉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据现在考古的发现,我国早在新石器的早期,就已经开始种植了粟、稻。 粟:现在我们称之为谷子,脱壳后叫小米。是由一种野生的狗尾草培育而成。粟耐旱能力强,自生能力也很强,是黄 河流域黄土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在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新石器时代的文
7、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炭化了的粟粒和粟壳。说明距今五、六千年前粟已经在我国北方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稻:一般称作水稻,是从野生的稻经过人工栽培而成。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由稻谷、稻壳、稻杆、稻叶的混合堆积,平均厚度约四、五十厘米。这是世界上迄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在江淮、江汉地区,太湖和云南滇池周围,广东剑门、海门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籼稻、粳稻粒。说明那个时期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原始居民, 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 修筑在岷江中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
8、世界文化遗产 ”,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隋朝大运河 D灵渠 答案: A 试题分析: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四川的一大景点。 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24届大会上,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甘肃 武威市 第五 中学 年级 上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