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海南三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 “十 一 ”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 “十 一 ”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长假的由来。 1949年 10月 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后来就把每年的十月一日作为国庆日。现在的十 一长假就是为了庆祝国庆。故选 A。 考点:
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邓小平同志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 A台湾问题 B港澳问题 C落后问题 D发展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港澳的回归。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这个构想的提出,为港澳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进行中英、中萄协商, 1997年 7月和 1999年 12月,港澳回到祖国的怀抱。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
3、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直 接通邮、通航、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岸关系。 2000年 3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海峡两岸的交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这项基
4、本政治制度是 A册封达赖、班禅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周恩来说: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 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 与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重返联合国
5、D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成就。 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 “颠覆 ”活动。针对此,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下图是一张 1971年拍摄的珍贵历史图片,图片中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A印度和缅甸接受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 B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开始正常化 C联合国大会
6、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1年 10月,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任理事国的席位。 11 月 15 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大会,心情激动,仰天大笑。故选 C。 考 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 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下图为该周刊 20世纪 70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 “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尼克松访华意味着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
7、美正式建交 D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尼克松访华的意义。 1972年 2月,美国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晤,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外交事业的发展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A长征 1号 B长征 2号 C东方红 1号 D神州 5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的科技成就。早在 50年代,毛泽东就发生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 1970年,我国用长征
8、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 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是 A发明 “侯氏制碱法 ” B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成功研制原子弹 D成功发射东方红 l号卫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的主要科技贡献。袁隆平从 20世纪 60年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被称为 “东方魔稻 ”。袁隆平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杂交水稻之
9、父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 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珠海 B深圳 C海南 D浦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 4月,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
10、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 “自由放任 ”的经济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城镇 B大中城市 C农村 D沿海地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内改革的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
11、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后来,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它 “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 ” 这里的它是指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同纲领的作用。 1949年 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
12、称为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它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 “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回归 C澳门的回归 D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在团结。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
13、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斗争的开展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掌握了经济命脉 D巩固了新中国国政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为了遏制中国革命,1950年 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并把战火蔓延至中国边境。为了保家卫国,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同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运动要摧毁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人民政权。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最可爱的人;土地改革 第 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
14、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3年开始执行。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
15、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到 1956年底,我国国家基础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础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6、,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它是一个伟大的转折,也是一个伟大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这里所说的 “它 ”是指 A中共八大 B新中国的成立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的建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
1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国两制 ”的构想 D “两个凡是 ”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先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在会议闭幕时,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解放思想,开支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海南 三亚市 实验 中学 年级 下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