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八年级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八年级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八年级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八年级下学期 5月阶段检测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张某行为侵犯了他人 A人身自由 B社会经济权利 C隐私权和通信自由 D名誉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来往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题文中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和通信自由,是违法行为,因此答案: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隐私权和通信自由的含义。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这句歌词说明了
2、( ) 中华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又具有共同的特征 当前我国已不存在民族问题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差别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 当前我国已不存在民族问题,说法本身是错误的,也与题文没有关系。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差别,说法错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各有各的特点,不是没有差别的,所 以答案: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 中学生张某平时举止文明,明辨是非,乐于助人。一天放学回家路上,张某发现并及时报警,协助民警抓获了正在偷窃电动车的不法分子,这一事例说明 A道德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
3、 B道德水平低的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C对于违法犯罪分子必须给予刑罚处罚 D公民道德水准提高了,有利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张某平时举止文明,乐于助人,说明他思想道德素质高,具有优秀品质。张某及时报警,并协助民族抓获不法分子,说明他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所以答案:选 D。 A 说法本身是错误的,不会约束基本的行为。B说法与题文没有关系。 C说法本身是错误的,所以排除。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小刘同学在观看世博会的路上骑车闯红灯。如果让你去劝告他,可以运用的法律知识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具有自愿性 B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权
4、利,也要自觉履行义务 C立身需要自尊,人格不可辱 D要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我们在社会生活国,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题文中小刘看世博会是依法行使权利,闯红灯说明他没有自觉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所以劝告他要履行义务,因此答案:选 B。 A 说法错误,权利和义务是法定的,不是自愿的。 C说法正确,但与问题不符。 D是道德方面的,与问题不符。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A小李出于好奇心未经许可拆看了同事的信件 B小张购买了一本关于某明星私
5、人生活的自传 C热心群众李某擅自窃听犯罪嫌疑人家庭电话 D某公司职员私自在网络上出售客户的个人信息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隐私权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公民有权自己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将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写成自传,公开自己的信件等。 ACD都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B自传不是个人隐私,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隐私权的含义。 人们在遵守公共秩序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主要是 A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
6、护法 C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D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因此答案: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本规则的内容。 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来保证对它的遵守,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说明了道德和法律 A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B表现形式不同 C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D实现方式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道德和法
7、律实现方式不同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是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题文的意思体现了实现方式不同,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利用职务之便 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收受他人巨额财物,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对此,小刚说: “刘志华是国家高级干部,因此,不应该判处他这么重的刑罚。 ”小刚的这种说法,主要是没有认识到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和道德是有区别的 C一般违法与犯罪是有区别的 D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主要表现在哪里?
8、A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B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题文中刘志华虽然是国家高级干部,违反法律,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所以答案:选 D。 ABC说法与题文不符。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认识法律的特征。 2010年 4月 l 4日,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玉树居住着约十万民众,其中九成以上是藏族同胞。大灾面前,各族同胞英勇顽强,无分藏汉、无分僧俗,积极自救,各族同胞手挽手,团结互助,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合力抗灾的动人之歌,书写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
9、精神,中华民族的伟 大核心是 A自强不息 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 D团结统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核心是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民族精神的含义。 2010年 3月, “两会 ”期间,各民族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事,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这充分体现了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公民有同破坏民族团结作斗争的义务 D我国已实现了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题文中各民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省 东台市 年级 学期 阶段 检测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