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盐城市第一初中八上期末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盐城市第一初中八上期末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盐城市第一初中八上期末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盐城市第一初中八上期末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俄罗斯、加拿大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 B与巴西相比,我国气候更炎热 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海洋性更显著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位于北温带,而俄罗斯的纬度位置比我国高,相对来说,气候更寒冷;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而蒙古是个内陆国,所以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日本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黄河与长江都是
2、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 “啊,长江!你从雪山走来 ” ,长江之歌中的 “雪山 ”位于(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小题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里的 “海 ”是指( ) A渤海 B东海 C黄海 D南海 【小题 3】下列语句描述符合长江特征的是( ) A “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 B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 C “一碗水,半碗泥 ” D “黄金水道 ”、 “水能宝库 ” 【小题 4】长江与黄河的相同之处是( ) A都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B上游水能资源都很丰富 C都有凌汛和结冰
3、现象 D最终都注入东海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4】 B 试题分析: 【小题 1】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 “世界屋脊 ”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河的重要水源。 【小题 2】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等 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渤海,所以 “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里的 “海 ”是指渤海。 【小题 3】古籍中常以 “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及 “黄河斗水,泥居其七 ”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
4、状况,故 A不符合题意;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是黄河地上河的景观,故 B不符合题意; “一碗水,半碗泥 ”是黄河含沙量大的写照,故 C不符合题意;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 “水能宝库 ”之称,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 “黄金水道 ”的盛誉,故 D符合题意。 【小题 4】长江源自唐古拉山,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故 A错误;长江、黄河都流经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 B正确;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河流无结冰、无凌汛现象,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黄河有凌汛现象,故 C错误;黄河注入渤海,长江注入东海,故 D错误。 考点:该题考查长
5、江的概 况。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森林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矿产资源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资源;土地在人类加以保护的情况下,是可以永久的利用的,属于可再生资源;森林是可以人工栽种可以循环的,属于可再生资源;水资源通过海水蒸发、降雨而再生;矿产资源是在千万年以至上亿年的漫长地质年代中形成的富集物,在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所以我们判断只有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故选 D。 考点:该题考查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划分。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
6、,不正确的是( ) A耕地比重 小,不利于农业生产 B土地类型多样,比例合理 C山区面积广,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D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林地所占比重较小。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 B过度放牧、牲畜超载导致草场退化 C人为滥砍滥伐,地面缺乏植物保护 D降水量减少导致草类生长衰减 【小题 2】漫画反映的问题,在下列哪个地区突出?(
7、) A塔里木盆地 B珠江三角洲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漫画中发现,羊多草少,小草发出哀求,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是草场超载放牧,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小题 2】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牧区有 1/3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在牧区要确定合理的载畜量,或划区轮牧,设法保持草地的生产力。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环境问题。 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的是( ) A北方水土资源丰富 B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南方水土资源丰
8、富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 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 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 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 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资源的分布。 北京的梅梅高兴地说: “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 ”她说的 “长江水 ”来自下列的哪项
9、工程( ) A引黄济青 B南水北调 C引滦入津 D西气东输 答案: B 试题分析:南水北调工程把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四大河流连接起来,该四条河流与南水北调的三条南北路线形成了 “四横三纵 ”的格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该线主要从湖北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都以解决华北地区的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为主;东线调水是借用京杭大运河河道输水,大大节约了输水成本。 考点:该题考查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我国东西方向最长的一组铁路干线是( ) A陇海 兰新线 B京包 包兰线 C沪杭 浙赣线 D湘黔 贵昆线 答 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现已形
10、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 -焦柳线、宝成 -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 -滨绥线、京包 -包兰线、陇海 -兰新线、沪杭 -浙赣 -湘黔 -贵昆线等。 考点:该题考查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 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合理的是( ) A 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 ,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B一吨活鱼从洪泽湖水产批发市场运到盐城市区 ,选择铁路运输方式 C汶川地震时 ,重症病人急需转送到上海做手术 ,选择航空交通运输方式 D送几百千克的葡萄到市场出售 ,选择水运运输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 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应选择长江航线进行水
11、运,故 A错误;一吨活鱼从洪泽湖运到淮安市区,应选择公路运输方式,故 B错误;汶川地震后,重症病人急需转送到上海做手术,选择航空交通运输方式,故 C正确;运送几百千克的葡萄到市场出售,应选择公路运输方式,故 D错误。 考点:该题考查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作物是 “南麦北稻 ”的分布格局 B糖料作物是 “南甜北甘 ”的分布特点 C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 江流域为三大棉花生产区 D秦岭 淮河以南以旱田为主,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有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谷物人均占有量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 盐城市 第一 初中 期末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