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初一上期期末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初一上期期末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初一上期期末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初一上期期末检测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科学家推测古人类 “露西 ”能直立行走,得出这一结论的证据是 A她生活在森林中,脑容量仅 400-500毫升 B她能使用树枝和石块等工具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 C她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 D她生活在 300万年前,有用火的多种痕迹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森林古猿进行的是树栖生活,上肢发达、粗壮,下肢相对不发达,由于地壳运动,使一部分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因此,他们开始在陆地生活,由于生活习性的改变,使得他们的下肢粗壮,髋骨变宽,这样能够直立行走,而上肢则变得更加灵活,故 C
2、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根据下表中的各个验血指标,回答下题: 验血结果 检验 正常水平 病人 A 病人 B BUN 8-26mg/dL WBC 5000-10000/ L 7500/ L Hb 120-160g/L(男性) ( BUN=血液中尿素的量; WBC=白细胞; Hb=血红蛋白) ( 1)病人 A被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那么他的 BUN可能是 A. 10mg/dL B. 15mg/dL C. 35mg/dL D. 26mg/dL ( 2)病人 A的肾功能衰竭是由肾脏的细菌感染引起的,那么他的 WBC值可能是
3、 A. 2000/ L B. 5000/ L C.10000/ L D. 20000/ L ( 3)病人 B肾功能正常,但其患有贫血,那么他的 Hb值可能是 A. 100g/L B. 130s/L C. 150g/L D. 160g/L 答案:( 1) C ( 2) D ( 3) A 试题分析:( 1)病人 A 是急性肾功能衰竭,那么肾脏对尿素的滤过作用受阻,使得血液中的尿素无法排出,故该病人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应该高于正常水平,正常水平范围是 8-26mg/dl,故他的 BUN最可能是 C。 ( 2)病人 B的肾脏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而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的作用,故该病人体内的白细胞数
4、量应该会高于正常水平,正常水平是 5000-10000/ul,故应选 D。 ( 3)血红蛋白氧多的地方具有和氧易结合的能力,从而使得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作用,病人 B患有贫血,那么他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应该低于正常水平,正常水平是 120-160g/l, BCD都在正常范围内,故选 A。 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到达肾脏后,经过一系列的结构才能随尿液排出体外,这些结构不包括 A入球小动脉 B出球小动脉 C肾小管 D输尿管 答案: B 试题分析:尿素分子通过入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球后,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到肾小囊中,随后进入肾小管,然后储存在膀胱,最后通过输尿管排除体外,故尿素分子不经过出球小动脉。
5、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在雅安地震中,小明受伤需要输血,经化验他的血型是 O型,则应该给他输入哪种血型的血 A A型血 B B型血 C AB型血 D O型血 答案: D 试题分析: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小明的血型为 O型,故应该输入 O型血。 考点:本题考查输血 原则,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中医常通过 “切脉 ”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一般插入的是手背上的 “青筋 ”,这里所说的 “切脉 ”的 “脉 ”和 “青筋 ”分别是指 A动脉和静脉
6、B神经和静脉 C静脉和动脉 D动脉和毛细血管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医的切脉是指位于手腕上的桡动脉,桡动脉位置浅,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脉搏跳动,而输液时看到的青筋是静脉,静脉在人体的位置较浅,血管壁薄,血流速度慢,压力小,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血管的类型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得出的观察结果正确的是 A看不到血小板的原因是血小板数量太少 B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红细胞都有细胞核 C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具有细胞核 D白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呈圆球形 答案: C 试题分析:,看不到血小板的原因是血小板体积
7、小,而不是数量少, B:血细胞内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且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D:红细胞成凹的圆饼状,白细胞则呈圆球形。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血液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某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若其内的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最有可能滞留的部位是 A下肢静脉 B肺部毛细血管 C右心室 D肺静脉 答案: B 试题分析:毛细血管是管径最小,血流速度最慢,管壁最薄的血管,只允许单个红细胞通过,血栓体积太大,无法通过而滞留,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血管的类型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血液成分中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
8、作用的是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答案: D 试题分析:血浆的作用是运输血细胞和营养物质及废物,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对人体有免疫功能,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血液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肺泡的损伤会引发肺气肿,这会对全身产生的影响是 A血液中含氧量低 B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 C血液中含氧量高 D没有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肺泡是肺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由于肺泡受损,引起肺气肿,使得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受阻,故血液内的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浓度升高,故选 A。
9、考点:本题考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 86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 96cm,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 84cm,这个人的胸围差是 A 2cm B 12cm C 10cm D 8cm 答案: B 试题分析:胸围差 =深吸气是胸围的长度 -深呼气时胸围的长度,故该人的胸围差 =96-84=12cm,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胸围差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面关于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鼻腔黏膜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B气管壁上的纤毛分泌的黏液,能杀死吸入的空
10、气中的细菌 C气管壁上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答案: B 试题分析: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的顺畅通过,呼吸好还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功能,故 ACD正确, B选项中,气管壁内的腺细胞分泌黏液,而不是纤毛分泌,黏液可以将细菌包裹住,并有纤毛向咽喉方向摆动,然后排出体外,形成痰液,故 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道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面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子宫里 B卵巢是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 C子宫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D胎儿通过脐带与母
11、体完成物质交换 答案: B 试题分析: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内,故 A错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故 B正确, C错误,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与穆图发生物质交换,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女性生殖器官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进入初二,部分男同学开始长胡须,这一特征的出现是哪种器官分泌的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A睾丸 B精囊腺 C附睾 D前列腺 答案: A 试题分析:睾丸是男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能够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故选 A。精囊腺和前列腺能够分泌粘液,与精子一起形成精液,而附睾则是储存精子的器官。 考点:本题考查男
12、性生殖器官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根据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的实验收获,我们可以判断以下归纳或推断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馒头富含淀粉,遇碘后会变蓝 C要想让唾液发挥作用,温度应保持在 37 左右 D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液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探究实验中,加入唾液的试管加入碘液后不变蓝,而加入清水的试管加入碘液受变蓝,说明唾液能消化淀粉,故 A正确,馒头富含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 B正确,相同处理的试管。,放在 0 下的试管在加入碘液后变蓝,而在 37 下的试管则不变蓝,说明 37 中
13、馒头被唾液淀粉酶消化,而 0下的则没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故 C正确。混合液加碘变蓝,说明混合液内有淀粉,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实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面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内有许多胃腺,其分泌的胃液,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C胃是消化食 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小部分位于腹上区,故 A错误,胃壁内有胃腺,能够分泌胃蛋白酶,可以消化蛋白质,故 B正确,小肠是消
14、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 C错误。胃中没有消化脂肪的酶,故胃内的食糜不会出现脂肪酸,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某人患有胆囊炎,下列家常菜中他不应该吃的是 A韭黄炒鸡蛋 B白菜炖豆腐 C芹菜炒肉丝 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答案: D 试题分析:患有胆囊炎的人不能分泌胆汁,胆汁具有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促进肠液对脂肪的消化的作用,故患者不能吃含有大量脂肪的是菜,肥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消化道内对食物的消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小肠的下列结构特
15、点中,与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 5 6米长 B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 C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能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D小肠绒毛壁很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肠很长,可以延长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吸收时间,故A正确,小肠内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增加小肠的内表面积,增加食物与小肠的接触面,促进吸收,故 B 正确,小肠壁很薄,有利于小分子有机物透过管壁,进入毛细血管内,进而被运输到全身各处,故 D正确, C选项中,肠液与食物的消化相关,与吸收功能无关,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小肠与吸收功能相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山东 泰安 泰山 初一 上期 期末 检测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