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十六校八年级上期中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 “金噪子 ”(又名 “声波炮 ”)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 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 “金嗓子 ”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金噪子 ”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答案: D 试题分析:声音以声波形式传播能量和信息, A对;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减小了声音传播范围,使声音的能量相对集中,增大了响度,
2、B对;佩戴耳罩可阻止噪声进入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对;即使对 “金嗓子 ”不了解,从 C选项也可看出 “金噪子 ”发出的声音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 D对。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 “金嗓子 ”(又名 “声波炮 ”)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 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考点:声音属性,声音传播特点,噪声防治,声波分类。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 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答案:
3、A 试题分析: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硬纸片振动的频率由高变低,音调由高变低,实验证明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A对;题中未说明实验在真空中进行, B错;题中未说,图中未见人耳贴着固体听卡片发声, C不成立;要验证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可利用光速与声速的不同进行实验,仅仅靠听是无法验证的, D错。 考点: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般声音在固体里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里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里的传播速度,所以 A
4、错,人利用声带振动发声而不是舌头振动发声,所以 B错;人耳能听到声音要满足三个条件: 1.有声源; 2.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 3.到达人耳的声音具有一定的能量,使耳膜振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振动,我们人耳都能听到, C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 D对。 考点: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人发声原理,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C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片中
5、烟的方向可看出风向相左,如果小 车向右运动或静止或向左运动但小车运动速度小于风速,车上的旗都会向左飘;如果小车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则旗向右飘,观察图片可确定甲车状态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可能以小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乙车状态为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对照四个选项,确定选 B。 考点:机械运动,相对运动。 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 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 50 m一定用了 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 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6、8 km/h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明越跑越快,做加速运动说明前后半程各 50m用时不等,且前半程速度相对较慢,用时较多, A错;因为小明加速运动,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不等, B错; , C对, D选项单位错误。 考点:机械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速度单位。 甲、乙两车分别从 P、 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 s-t图像分别如图( )、( )所示,经过 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 甲 ,V乙 , P、Q 间的距离为 s,则( ) A V 甲 V 乙 , s=16m B V 甲 V 乙 , s=8m C V 甲 V 乙 , s=16m D V 甲 V 乙 , s=8m 答案: D
7、 试题分析:同时不同地同向运动相遇说明是数学中的追击问题,观察 s-t图像可知,甲、乙皆做匀速直线运动, v 甲 =8m/12s=2/3m/s,v 乙 =12m/6s=2m/s。 v 甲 v 乙 ,排除 A、 B,s 甲 = v 甲 t=2/3m/s6s=4m, s 乙 = v乙 t=2m/s6s=12m, s 乙 - s 甲 =12m-4m=8m,P、 Q 两点相聚 8m,选 D。 考点: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追击问题,图像信息获取, s=vt 及变式运用。 用一支示数为 39 的体温计,当时的气温为 36 ,则体温计的示数是( ) A 36 B 38 C 39 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 C
8、 试题分析:体温计示数为 39oC,因为体温计有一缩口,虽然当时的气温为 36oC,液体在缩口处被拉断,如果不甩示数只可能增大,不可能减小,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 38 的发烧病人的体温,示数不会增大也不可能减小,还是 39oC,选 C。 考点:体温计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春天,雾绕群峰 B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雪飘 答案: C 试题分析:雾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组成, A错;雨通常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在特定环境下小水滴越聚越大,最后下落成雨, B错;霜是水蒸气遇到 0oC以下气温迅速放热直
9、接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C对;冰封是水放热凝固形成的, D错。 考点:物态变化,液化,凝固,凝华。 今年春季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 9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 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细水管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不直接洒在地面,减少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所以 A对, B错;这种浇水方式对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没有影响,地面上的水温可能由于果树根部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不会升高, D
10、 错。 考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节约用水)。 2013年 1月 11日到 1月 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 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m的颗粒物,单个 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 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2.5m=2.5 m10-6m B 2.5m=2.5 10-5dm C 2.5m=2.510-6cm D 2.5m= 2.5 10-9m 答案: B 试题分析:长度单位换算,因为 1m=10dm=102cm=103
11、mm=106m,所以 1m=10-6m=10-5 dm, 2.5m=2.510-5 dm, B对。 考点:环保,情感态度价值观,长度单位换算。 实验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 ; (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 ; 材料种类 聚酯棉
12、 软木 泡沫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最强 最弱 较弱 (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 ( 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 (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1)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2)吸音性能( 3)聚酯棉( 4)厚度等合理均可 试题分析:( 1)小球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敲击玻璃杯发出声音小球的位置越高,下落时敲击玻璃杯发出声音越大,实验中为控制敲击玻璃杯的力度,必须把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故答案:为: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 2)实验中把不同的材料放在玻璃杯下面,杯子发出的声音大小间接反映了材
13、料的吸音性能因此表格中应该填入吸音性能 故答案:为:吸音性能 ( 3)吸音效果的好坏通过玻璃杯被敲击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反应出来,聚酯棉垫在杯子底下时发出声音最小,因此它的吸音性能最好,适合装修隔音墙用 故答案:为:聚酯棉 ( 4)影响吸音 性能的因素很多,有弹性、厚度、密度、空隙、表面空洞的大小等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点评:本题通过实验的形式探究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考查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并且注重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国庆节期间,小芳和同学们乘火车从襄阳回重庆,当火车行至襄渝铁路大巴山冷水隧道前一段平直轨道时,小芳对其他同学说: “我们能否用手边的器材估测火车的速度? ” 许多同学
14、参加了测量,他们各自的做法如下: ( 1)小强跑到列车驾驶室,回来后笑着说: “我已知道了火车的速度。 ” ( 2)小慧看着自己的手表,问了一下乘务员每根铁 轨长 L,数出 t秒内铁轨响了 N 次,小慧说自己的方法可以测火车的速度。 实验方法交流: 小强测量方法是 ;小慧的测量方法是 ; 答案:小强测量方法是:在驾驶室里观察速度表 ; 小慧的测量方法是: V= 试题分析:由 “小强跑到列车驾驶室 ”可联想到交通工具驾驶室都有速度表,猜想出小强测量方法是:在驾驶室里观察速度表 ;火车经过两根铁轨接头处会发出较大声音, ts内响了 N 次说明火车 ts经过了( N-1)根铁轨,每根铁轨长 L,得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安徽省 安庆市 十六 年级 期中 联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