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转化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匀速行驶的压路机速度不变,质量不变,故其动能不变,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转化,符合题意,选填 A; B 选项:滚摆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故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动能转化为势能,不符合题意;C选项:用弓将箭射出去,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不符合题意; D选项:过山车向下俯冲时,高度降低,速度加快,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符合题意; 考点: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能量转
2、化。 标有 “6V 3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它与一只阻值为 8的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 4V的电路中,则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 A 3W B 3.3W C 3.6W D 5W 答案: C 试题分析:观察图像可见: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 4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由欧姆定律得: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整个电路消耗功率为 P=UI=4V( + )=4V(0.4A+0.5A)=3.6W,对照各选项,选填 C。 考点:图像信息获取与应用,并联电路电压、电流规律,欧姆定律应用。 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 L突然变亮,两表示数都变大,则该
3、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灯 L短路 B灯 L断路 C电阻 R断路 D电阻 R短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若灯 L短路,灯 L不亮,不符合题意, A不可能;若灯 L断路,灯L不亮,不符合题意, B不可能;若电阻 R断路,灯 L与电阻串联,电路中无电流,灯 L不亮,不符合题意;若电阻 R短路,因为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电流增大,灯 L变量,符合题意,选填 D。 考点:电路故障分析 如图所示,电路中 R1的阻值为 6,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1.2A,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0.3A,则 R2的阻值是( ) A 18 B 24 C 6 D 3 答案: A 试题分析:读题知电源电压为 U
4、=( I1-I2) R1=5.4V,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可得 考点: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应用。 如图所示,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 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 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 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比较合理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两开关串联,只有乘客坐下,系上安全带时指示灯才会发光,不符合题意; B、指示灯与 S1串联,与 S2并联,乘客坐下时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指示灯被短路熄灭,并且不会出现电源短路,符合题意,选填 B;
5、 C、指示灯与 S1串联,与 S2并联,乘客坐下时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指示灯被短路熄灭,但出现电源短路,不符合题意; D、两开关并联,无论乘客坐下,还是系上安全带,指示灯都会发光,不符合题意 考点:电路设计评估 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着取自白炽灯的玻璃芯柱加热,灯泡 L会慢慢亮起来。对此,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玻璃芯柱和灯泡 L是并联的 B电压表的示数将逐渐变大 C通过灯泡的电流要比通过玻璃芯柱的电流大 D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观察实验电路 可见玻璃芯柱和灯泡 L是串联的, A选项错误;由题意知温度越高,玻
6、璃芯柱电阻越小,电路中电流越大,灯泡两端电压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来越大, B选项正确,选填 B;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C选项错误;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选项错误。 考点:题文信息获取,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电路连接形式识别,串联电路电压、电流特点。 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有关 C超导体电阻为零,适合做电阻丝 D电路中发光越亮的电灯,它的额定功率就越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需要继续放热,温度保持凝固点不变,内能减小。 A 正确,选
7、填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跟物体吸放热的多少无关,B选项无关;超导体电阻为零,对电流无阻碍作用,不能做电阻丝, C选项错误;灯泡发光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额定功率表示灯泡正常工作时的实际功率, D选项错误。 考点:凝固特点,比热容,超导体特点,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意义。 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下降;水变成冰块是水对低温冷冻室放热
8、凝固,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活塞对缸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来回弯折对铁丝做功,增加铁丝内能,铁丝温度升高;故 B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几个不同,选填B。 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辨别 汽车匀速直线上坡的过 程中,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汽车匀速直线上坡的过程中,速度不变,动能不变,由 s=vt知路程增大,由于高度增加,故重力势能增大。 A图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错误; B图中,路程保持不变,错误; C图中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错误; D图中动能保持不变,符合题意,选填 D。 考点: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9、( ) A 1度电可以使一盏 100W的灯泡正常工作 10h B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 150W C一个重为 2N的皮球从 10米高处下落 3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20J D家用电扇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0.25A,则它的额定功率为 55W 答案: C 试题分析: W=1度 =1kW h, P=100W=0.1kW,由 W=Pt得:, A选项符合实际情况;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所做的功约为 W=Gh=mgh=50kg10N/kg9m=4500J,若其功率为 150W,上楼所用时间为 B选项符合实际;皮球从 10米高处下落3m,重力作用距离
10、为 h=3m, G=2N, 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W=Gh=2N3m=6J,C选项不符合实 际,符合题意选填 C;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电压为 220V,额定功率为: P=UI=220V0.25A=55W, D选项符合实际。 考点:电功率定义式 应用,电功率单位换算,功率估算,功的计算,功率计算时 P=UI应用。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如下图所示,核桃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是省力杠杆;船桨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是费力杠杆;手推车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是省力杠杆;碗夹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是费力杠杆;对比各选项, C符合题意,选填 C。 考点:省力杠
11、杆与费力杠杆辨别 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 ”)调节。 (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 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 B处挂同样钩码 个。 (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其原因是 。 (
12、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是: 。 答案: (1)左 ( 2) 6 ( 3)变大 该力的力臂变短了(此时 A力臂不是 OC了) ( 4)杠杆自身受重力作用 试题分析:( 1)杠杆右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设一个钩码重力为 G,标尺一格长度为 L,在杠杆右边 B处挂 n个相同钩码使杠杆在
13、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应 4G3L=nG2L,n=6故在 B处挂同样钩码 6个;( 3)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力方向不与杠杆垂直则该力的力臂短了,就会使得拉力变大;( 4)若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身重力会对杠杆平衡有影响;因此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 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方法,杠杆平衡条件应用,实验结论评估。 李明等几位同学准备探究 “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同学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和弹簧粗细有关。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放在水平面上,水
14、平面 A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物体 P压缩弹簧到 B点后从静止释放,运动到 C点弹簧恢复到原长与物体脱离,物体运动到 D点停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 1)对同一根弹簧,物体 P压缩弹簧至 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 D点。测量之 间的距离和之间的距离,并改变之间的距离,测多组数据,分析数据得到:弹簧长度变化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 2)对原长相同、只有粗细不同的两根弹簧,物体 P分别压缩弹簧至同一位置B 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 D 点。分别测量之间的距离。改变压缩量,重复试验,分析数据得到:弹性势能与弹簧粗细有关。 答案:( 1) BC AD BC (2)AD 试题分析:( 1)实验
15、探究弹性势能和弹簧长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必须测出弹簧长度变化量,即 BC间的距离;弹性势能通过弹簧推动物体在粗糙表面上运动的距离远近来体现, 所以必须测出 AD间的距离;为了探究弹性势能和弹簧长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应改变弹簧长度变化量,即 BC间的距离,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使结论具有普遍意义;( 2)实验探究弹性势能与弹簧粗细是否有关,必须控制弹簧长度变化量,即 BC间的距离相同,改变弹簧的粗细,测量物体在粗糙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AD间的距离),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考点:实验方法与步骤设计,控制变量法应用。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
16、源电压为 6V 恒定,实验用到的电阻分别为 5、 10、 15、 20、 25。 ( 1)根据电路图甲,将乙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 2)实验中多次改变 R 的阻值,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 I随电阻 R变化的图象。 某次实验中,小海用 5的电阻做好实验后,接下来: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移到端(选填 “A”或 “B”)。然后将 10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为了能够完成整个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 。 答案:( 1)如图所示 ( 2) A 2.
17、5 ( 3) 35 试题分析:( 1)由题意知,电源电压为 6V,所以电压表应选择 0 15V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已接了电阻丝一端的接线柱,应再接金属杆一端接线柱如图所示。( 2)在换 10的电阻前,为保护电路应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应将滑片移至左边即 A处由图丙知,实验时电压表示数U=IR=0.5A5=2.5V所以应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不变( 3)根据题意,实验中最大的电阻阻值为 25,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知识,此时电阻分得的电压最大,则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最小,其阻 值最小当它两端的电压为 2.5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 U=6V-2.5V=3.5
18、V,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R=U/I=35 考点:电路连接,滑动变阻器使用,控制变量法应用,图像信息获取与应用, 在 “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 ”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 1)小明在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在检查电路连接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 A端,目的是 。 ( 2)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 3)小华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她用同一套器材做了三次实验,(她将电压表调到 3.8V,图丙是其中一次实验所调的电压表示数),获得
19、三组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如下表: 实验序号 电流表示数 /A 额定功率 /W 额定功率的平均值 /W 1 0.71 2.698 2 0.69 2.622 3 0.68 2.584 她测得的功率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正确? (正确 /不正确),其理由是 。 答案:( 1)保护电路(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 2) 3.8 0.7 2.66 ( 3) 电压表 3.8V 读数有误差(电流表读数有误差、电表读数有误差) 正确 减小误差 试题分析:( 1)在检查电路连接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 A端,使其阻值最大,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2)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0、 3.8V,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3.8V;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 0 3A,分度值为 0.1A,示数为 0.7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P=UI=3.8V0.7A=2.66W;( 3) 由于在进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时存在误差,所以测得的功率有差异; 因为是用同一套器材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所以可以通过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做法正确 考点:滑动变阻器使用,灯泡正常工作的条件,电流表读数,额定功率计算,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实验方法评估。 在探究 “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实验中: ( 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
21、烧瓶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该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下面的探究实 例中,也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 B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C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实验中烧瓶内液体小明选择了煤油而不是水,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 2)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 30s再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组数据(见表) 实验次数 电流 /A 通电时间 /s 电阻 / 温度升高量 / 1 0.3 30 10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省 南京市 玄武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