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物质在变化中会表现出来一些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木炭的稳定性 B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氢气的可燃性 D活性炭的吸附性 答案: D 20 时,把少量生石灰放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下列关于烧杯中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小 B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溶液一定变浑浊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答案: D 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答案: B 能证明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 铜、银、硝酸锌溶液; 锌、银、硝酸铜溶液; 锌、铜、稀硫酸、硝酸银溶液; 锌、
2、铜、稀硫酸。 A B C D 答案: B 向 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蔗糖溶液中加 200g水,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倒掉一半,剩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A 10% B 5% C 2.5% D 20% 答案: B 2011年 “世界地球日 ”的主题是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D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答案: A 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A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了盐和水,可证明该反应
3、一定是中和反应 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海水晒盐就是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粗盐 答案: D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A探究分子的运动 B证明密度比空气大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置 D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答案: A 2011 年 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事故发生时,放射性原子氮 -16可能短期存在。氮 -16的质子数为 7,中子数为 9。下列关于氮 -16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 9 B相对原子质量为 14 C和普通氮原子是相同的原子 D和普通的氮原
4、子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 D 古语道: “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 “火要虚 ”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 D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啤酒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答案: C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金刚石、生铁、碘酒 B液氧、干冰、火碱 C食盐、氧化铝、空气 D白磷
5、、冰、加碘盐 答案: D 填空题 (7分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 A为钠盐 ,B、 C常温下是无色气体, X、 Y均为黑色粉末 ,D为红色金属单质 ,F在常温下为液态氧化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已知 A含有三种元素 ,则 A的俗名是 _ _; F的化学式为: 。 ( 2)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 B + X C属于 反应类型。 ( 3)指出 C的一种用途 _ ,写出 C + Y D的化学方程式_ _ _。 ( 4)若反应 EF为中和反应,应则 E的化学式为 _ _ 。 答案:( 1) 纯碱 ; H2O ( 2) 化合 ; ( 3) 燃料(
6、或冶金) ; CuO + CO =Cu + CO2 ( 4) NaOH ; ( 4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仪器,相信你已多次使用过。 请按下列要求把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 1)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 _; ( 2)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 体时,需要用 _; ( 3)配制溶液,溶解一定量的溶质时,需要用 _; ( 4)蒸发溶液时,需要用 _。 答案: (1) 试管 (2)胶头滴管 ( 3)烧杯 ( 4)蒸发皿 ( 8分)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 。 ( 2)上述装置中的 A和 D组合后,可以用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
7、体的化学方程式: 。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标号)做气体发生装置;如果用 F装置收 集氧气,如何验满 (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备二氧化碳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若用右图的收集装置,则所测 CO2气体的体积_(填偏大 ”、 “偏小 ”、 “不变 ”),同学们经讨论分析后,提出的改进措施是 。答案: (1) 长颈漏斗 (2) H2 ; Zn+2HCl=ZnCl2+H2 ( 3) B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处,复燃则满 ( 4)偏小 ; 将水上部放一层油,进气管置于油层上方 ( 8分)油价的持续 “高烧 ”和环境问题,国家决定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辽宁省 丹东 九年级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