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带解析).doc
《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带解析) 选择题 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标志,其中有不少包含着物理知识。以下对图中标志中所含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人通过安全通道时,人的重力做了功 B图乙是在声源处减小了噪声 C图丙中的搬运工人用的小车可以省力 D图丁中安全帽可以减小重物砸在头上时产生的压力 答案: D 如图所示电路中, 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当滑片 P在某两点之间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0.5 1.5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3 6V。小丽通过推算,得出四个结论: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范围为 212 定值电阻 R的
2、阻值为 3 实验中 R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 2V4.5V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约为 3.75W 11.25W请你对小丽的结论进行评估,结论是: A只有 正确 B只有 正确 C只有 正确 D 都正确 答案: D 一个边长为 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 F和铁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以下表面 )h关系的图像是: 答案: A 小明一家搬进刚装修完的新家的这天晚上,小明闭合床头灯的开关准备坐在床头看书,可是发现房间的日光灯也亮了,他断开床头灯的开关,两盏灯都熄灭了;他过去闭合日光灯的开关
3、,床头灯不亮,但日光灯更亮了。小明很想知道他的床头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奇怪现象 ”?关于小明家的日光灯与床头灯此时的连接电路图是:答案: B 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有三条线,其中一条接火线(通常标有 L字样),一条接零线(通常标有 N字样),第三条线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通 常标有 PE字样),插座上对应插孔的导线应该与室外的大地相连。如果你家中插座上第三条线对应插孔的导线没有接地,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会增加 B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C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会缩短 D人接触家用电器外壳时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答案: D 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当开关 S闭合时
4、,工作电路的情况是: A灯亮,电动机不转动,电铃响 B灯亮,电动机转动,电铃响 C灯不亮,电动机转动,电铃响 D灯不亮,电动机不转动,电铃响 答案: D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 “转换法 ”。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研究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方法相同的是: A通过测 100张纸的厚度来测 1张纸的厚度 B人们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 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控制电阻 (电压 )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 )关系 D学习电压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 答案:
5、B 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 “吸 ”起卷入空中,如图所示,龙卷风能 “吸 ”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A龙卷风内部的气压远小于外部的大气压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了 D龙卷风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答案: A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主题,全方位的展示了当今世界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以下与物理有关的论述不正确是: A高碳动力设备(内燃机)的工作效率均高于电动机 B电瓶车内的电动机是利用磁场对电流作用 的原理工作的 C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原理是把太阳能转变成电能 D大量使用氢能源可以降低 “温室效应
6、 ”的程度 答案: A 最近两年,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人员伤亡。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答案: C 在水泥路面的道路施工中,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大约每隔 8m的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再趁水泥还未完全固化时,用带有齿的轮子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道道的
7、横线(如图所示)。对于这样的做法进行分析,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A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是为了使路面更加美观 B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横线,是为了减小路面的摩擦 C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是为了防止由于热膨胀导致路面损坏 D将水泥路面割断成 一块一块的,是为了节约铺设路面的水泥材料 答案: C 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又遭遇了低温雨雪恶劣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 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图( 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图( 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图(
8、d)中竹子被冰雪压 “弯了腰 ”,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答案: A 实验题 小华同学想用天平和量杯测一石块的密度。 (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 ”)端调。 (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若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 g,若用量杯测量出石块的体积为 15.8cm3,则石块的密度是 g/cm3。 答案:右, 47.4, 3 如图所示,是 “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
9、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 答案:小球推动木块前进的距离,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请你回答: (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_ ( 2)图乙中 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 _ ( 3)小丽同学评估小宇同学所画的图像时指出:图像中的 EF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小丽陈述其中的奥妙? 答案:, BC, 0,略 我们都做过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 10cm处,屏 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
10、,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_cm 评估实验的方案 方案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 f和二倍焦距 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乙: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 2f的某一位置,大于 f小于2f 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丙: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 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 f和 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案丁:与丙不
11、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 以上四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 _(甲 /乙 /丙 /丁) 解决实验中问题 ( 1)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_(上 /下)调节 ( 2)小丽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不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请你写出 两种可能的原因: _ _ 答案:,丙丁,上,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或蜡烛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点上 在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 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九年级 中考 物理试题 解析
